【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王小利)10月15日消息,在2010中國互聯網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主題座談會上,IT商業新聞網總編輯朱啟明在與現場的領導、專家、律師們溝通時認為,目前,許多網絡用戶正在從過去的軟件受益者演變成現在的軟件受害者! 朱啟明指出,近年來,各種網上黑惡勢力及網絡打手都盯上了隱私信息。根據目前已發生的案例,網絡隱私侵權主要包括非法收集、儲存、傳輸他人資料、泄露他人隱私信息等。據報道,互聯網上只要搜索“購買個人信息”或者“車主名單”等字樣,就可以搜索出幾百家網站公開出售個人信息;在3.15打假晚會上,中央電視臺也曾連續曝光過多個盜竊個人隱私信息的案件,并由此揭出龐大的地下黑色產業鏈。
朱啟明總編與梅紹祖教授(左)探討隱私保護
其中,借助客戶端軟件強勢進入他人電腦、未經許可無故掃描他人硬盤、收集與軟件功能應用毫不相關的信息,被稱之為新時期隱私侵權的“變種”,這種侵權手段更隱蔽、更有危害。企業最初善意許諾以使用新軟件、體驗新技術、提升新服務為誘餌,強行登陸用戶后臺獨立完成功能升級或軟件安裝,在用戶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完成了對用戶電腦的控制,最終達到竊取用戶隱私信息的目的,包括監視用戶好友列表、聊天記錄、電話號碼本、私人商業文件、瀏覽信息記錄、窺視郵箱內容等。互聯網行業的惡性競爭以及對于商業利益的欲望使得一些企業失去了基本的商業道德準則,擅自將企業利益凌駕于用戶利益之上,為所欲為! 同時,朱啟明認為,面對眾多客戶端軟件,用戶將如何科學有效地判斷、選擇和應用這些軟件并防止上當受騙?這是一個難題。由于考慮到信息泄密、隱私出賣等不利因素影響,許多網絡用戶正在從過去的軟件受益者演變成現在的軟件受害者!保證信息安全及保護個人隱私,將是一項緊迫的工作,它將涉及到法律、知識產權、技術、政策、誠信等方方面面,復雜而艱巨,任重而道遠!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中秋節公司放了幾天假,再回到公司上班,誰知公司變成了垃圾堆。”今年剛剛大學畢業的張雪(化名)說,她在萬人團購網任副站長,9月27日一早,她過完中秋假趕去上班,公司值錢的家具和電腦已被搬空,地上到處是散落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朱啟明:隱私侵權“變種” 許多用戶將變成軟件受害者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3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