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記者參加中國創業投資暨私募股權中期論壇,共合網和暢翔網的創始人林東和郭羽當時是一場盛大發布會的明星。
在這次會上,林東和郭羽送給到場嘉賓一瓶有特殊編號的紅酒,并信誓旦旦地允諾在場嘉賓當他們旗下企業上市時,持有紅酒的某些嘉賓將有幸獲得大獎。
兩年后,記者和浙江創投圈的人吃飯聊天,就有在場人毫不客氣地指出暢翔網和共合網是“杭州圈里的一個笑話”。
這如同過山車一樣的評價也許有點殘酷,特別是對暢翔網而言,這家企業曾經一度被亞洲版《福布斯》捧上天,如今變得銷聲匿跡。創始人林東淡出日常管理,創始人郭羽也在琢磨如何做一個專業的投資人。
暢翔網因為專注差旅管理,站到了攜程的對面,但最后“完美模式”沒站穩,更未對攜程形成過真正的挑戰。
針對企業的差旅管理,是不是一個很美的泥潭?
“接近完美”的模式
暢翔網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面向企業和政府的差旅管理服務公司。
公司創立的起因有兩個版本。其一,最初的創意來自浙江網絡風云人物之一的周曉,由林東和杭州瑞豪酒店董事長邵曉東共同出資1000萬元創建。
第二個版本,也是亞洲《福布斯》中敘述的版本。林東起家的綠盛公司一個經理在北京出差時,購買了1200元假發票回來報賬。北京警方破獲這個制售假發票的窩點后找到綠盛,綠盛被罰了2340元。于是林東開始思考一個杜絕假發票,控制差旅開支的方案。
暢翔網的模式看起來是一個共贏的模式。企業客戶在銀行建立一個賬戶,通過銀行授信,向暢翔網的賬戶開放。員工出差的機票和酒店通過暢翔網的系統來預訂,員工通知暢翔網出差的時間和住宿地點,暢翔網也按照員工的級別來規定其出差額度。整個出差過程中,員工不需要支付費用,簽單就可。
企業和暢翔網最后采取月結的模式,酒店和暢翔網之間有一個賬期。每個環節,暢翔都能獲得從容的時間和操作空間。
林東在多個場合曾強調,暢翔網對酒店和企業都提供了一系列“免費”的服務。酒店獲得了更多的客源,而企業整體差旅支出費用下降20%以上,差旅管理成本下降50%以上,大幅降低差旅現金預支。
暢翔盈利點在于,獲取酒店協議價格與銷售給企業的價差。
2008年1月,整個看似多贏的模式還獲得了亞洲版《福布斯》三頁的封面報道,一時間風生水起。
到了5月,暢翔網高調的宣布獲得了凱鵬華盈和清科3000萬美元的投資。6月,暢翔網宣布獲得了杭州市創投引導基金第一單600萬元的投資。
但據記者查閱公開信息,最后凱鵬華盈只投了500萬美元,記者向前清科人士了解,清科曾經確實有投資,但最后投了多少內部也沒有公開。最后連杭州市的引導基金,林東后來提到并沒有到位。
就這一切不利的情況下,暢翔網還宣布到2009年9月30日,要向浙江省企業發行價值1億的機票消費券,推動差旅管理電子商務行業。
其暢翔網首席運營官張強表示,通過暢翔網每預訂一張機票就抵扣30元現金。這一舉動被眾多網友指為“噱頭”。
2010年,據媒體報道,其投資人早在2008年底因不滿林東的經營表現,讓后者逐漸淡出日常管理事務,林東也隨后以大學生導師的身份又活躍于各大媒體版面。而郭羽的身份,一下子成為1億人民幣基金的操盤手。
看起來,暢翔網的輝煌是在突然間已成追憶。其實,事情發展的背面早在2007年下半年顯露出來。
2007年下半年,暢翔網的模式就遇到了阻礙。企業不愿意將自己的賬戶向暢翔網開放,酒店也更傾向于現金結算。于是,林東轉為暢翔網先墊付資金,月底再與企業結算。
事情的發展就急轉直下,暢翔網沒能在客戶資源上攻下城池,但后方卻開始失守。因為頻頻墊付資金,應收賬款不斷增加,壞賬風險驟然上升。到2007年底,資金鏈接近斷裂。
直到2008年3月,暢翔網因無法繼續墊資,與浙江省工商銀行合作,推出聯名信用卡,即由企業或個人按信用來透支差旅費用,再與銀行結算。
很大程度上,由于解決了墊資問題,又加上吸引了包括復星、阿里巴巴等客戶的簽約,幫助暢翔網在2008年獲得投資。
但就在注資后4個月,就有人爆料,凱鵬華盈停止向暢翔網注資,內部實行大面積裁員。這則消息傳播速度之快,讓林東也坐不住了,晚上8點還趕到杭州某報社澄清“謠言”。
顯然,善于造勢的林東這一次沒能遮擋過去。
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圍繞暢翔網商業模式的總結,不少行業人士總結出了很多技術性上的疑點和弱點。
在2008年暢翔網獲得注資之后,環球旅訊網執行主編何芳就曾質疑。
在她看來,暢翔網給客戶免費安裝差旅管理系統,進行信息歸納和授權,在業內只算得是“小兒科”。建立在企業資源基礎上獲得價格優勢,攜程、美國運通等競爭對手也可以應用。
她更為質疑林東所稱的該模式一大閃光點,即銀行系統的加入。“工商銀行為暢翔網客戶提供特定的差旅費用授信額度,暢翔網在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同時并不需要墊付任何費用。這種操作方式在業界早已不是什么創新,在這一利益鏈條中,我們還沒看清楚銀行到底是如何謀利的。暢翔網作為受益方,風險全部留給了銀行和客戶,這種商業模式真的能夠持久?”
按照她對商旅服務的理解,影響業務擴張的關鍵在于如何解決資金壓力,而不在于銷售和預定系統。換句話說,如何解決資金結算問題是決定商業模式最終成敗的關鍵。服務網絡、服務流程以及供應商關系也同等重要。
這個論斷頗有道理。通過暢翔網的發展來看,在資金結算問題上暢翔網摔過大跟頭,應收賬款高筑迫使林東多次自己貼補,或者從銀行拉貸款救急。而客戶方面,那些大牌簽約用戶最終都沒有成為長期客戶。
不過,一位總部在上海的旅游分銷企業董事提供了另外一個角度。他表示,這種模式通常老板喜歡,但底下人不積極。他還直指問題與時下時髦的“灰色收入”話題相關。
林東曾表示,和暢翔網合作后,出差人員的行程、住宿等對所在公司來說是透明的,產生的費用也是透明的。
“如果全面推廣后,那些車站碼頭邊賣發票的小販們估計生意也會少許多。因為出差全程費用透明,出差人員再想通過買發票之類的搞貓膩,貪污出差費用,就很難了。”林東說。
不過,暢翔網的一名前員工也發現,企業老板有意愿用暢翔網的系統,但底下的員工就未必愿意使用,他們甚至會找種種借口加以抵制。
有一種觀點天真的認為,暢翔網的差旅外包系統,給反腐敗工作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假如政府系統也使用暢翔網的差旅外包服務,將差旅消費納入可監控的范圍之內,公務員出差產生的費用無疑將透明和公開,政府機關顯然可以節約差旅方面的財政開支。
一個耐人尋味的事實是,雖然暢翔網一直宣稱自己研究針對政府差旅的方案,也在爭取政府客戶,但事實上一直沒有獲得太多國企和政府的訂單。
其實,無論是政府、國企,還是民企的差旅管理,都有一個灰色的陷阱區。在缺乏誠信精神以及嚴格監督之下,你無法拿走一個屬于多數人的奶酪,得罪一個除了大老板之外的巨大群體。
這是否暢翔網所代表的商務差旅管理行業遲遲未能崛起的重要原因?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2010年10月15日,由IT商業新聞網(www.itxinwen.com)與法易網共同主辦的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座談會,就當前人們關心的“隱私保護、技術泄密、法律、道德與責任”等主題,展開座談,希望從官、產、學、研、法律、用戶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曇花一現的暢翔網 摔倒在完美模式下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3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