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團購悄然成為當下時尚。近日,在杭州舉行的“2010中國網絡團購行業高層研討會”上發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國內初具規模的網絡團購企業數量已達到1215家。然而,伴隨著網絡團購的風起云涌,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如影隨行。
315電子投訴網統計顯示,網絡投訴已占十大類投訴之一。中國消費者協會投訴部有關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團購投訴今年攀升三成以上。前不久,北京市工商局公布的今年8月投訴情況顯示,團購已成為當月投訴熱點。拖延郵寄、服務縮水等成為投訴的主要內容。
團購欺詐陷阱多多
據了解,消費者關于團購的投訴,小到日用品,大到家用電器。從反映的情況看,有的是團購網站,以低廉的價格為誘餌吸引購買者下訂單,隨后以貨源緊張等理由遲遲不發貨,最終關閉網站玩失蹤;有的是商品或服務質量縮水;有的是夸大其詞大玩文字游戲。
錢一騙到手便消失。王女士向315電子投訴網投訴稱,今年8月13日,她在“7天團購”網站訂購“相宜本草紅景天幼白精華水120ml原價89團購價39全場包郵”的產品3瓶,采用支付寶方式支付,涉及金額117元。根據該團購網的介紹,該貨物應在團購結束后一至兩天發貨,王女士至今未收到產品。再次登錄該團購網時,發現并沒有她本人的交易記錄。在支付寶交易記錄發現,該交易形式為即時到賬交易,交易已結束。而該團購網中的相關聯系信息均為空。
張先生等人通過“糯米網”團購了三里屯一大廈的“GAMEPARK熱玩俱樂部”游戲幣,但之后發現該電玩城已經停業,導致消費者無法消費。
出售假貨騙你沒商量。黃先生于2010年9月10日在“團購999”網站用180元購買了一雙哥倫比亞的登山鞋。曾抱著一絲懷疑詢問網站客服此鞋的真偽,回答稱絕對是正品,支持專柜驗貨等等,結果收到商品發現是偽劣產品。
袁先生在“漂亮團”團購網站上購買了一條LEE牌褲子,收到貨后發現質量很差,根本就不是正品。隨即聯系客服,卻被告知不是正品,是所謂的“原單”商品。而網站上無任何地方注明該商品并非正品。
一位名為liub530的網友稱,其在尚吉世團購網購買了三瓶蘭寇小黑瓶樣品,但收到貨后經與自己先前所買正品相比較,無論從氣味、膏體的形狀等都不相符,于是與客服聯系要求他們按網站所承諾的7天無條件退貨,客服卻稱退貨流程太繁瑣,不予退貨,除非拿到驗證是假貨的證明才予退貨。之后就不再答復。
偷工減料服務縮水。陳先生參加了“新浪團”9月1日的活動:“原價264,折扣4.8折,僅售126元的蕉葉(三里屯店)泰式風情雙人套餐并贈送50元代金券。”根據團購介紹,其中有咖喱皇炒蝦,原價128元(店家日常規格,含8只蝦)。
次日,陳先生到蕉葉(三里屯店)就餐,并使用了該團購券,發現“原價264,折扣4.8折,僅售126元”,實際上原價也就是176至196,折扣僅是6.4折至7.1折。而店家菜單中“咖喱皇炒大頭蝦”原價128元,選用的應該是大頭對蝦,但上菜一看,卻是8只普通小海蝦,原來店家把大對蝦換成了小海蝦。之后用餐完問店家要50元代金券,結果服務員一聽一頭霧水,稱根本不知這件事。
夸大其詞玩文字游戲。某團購網9月13日推出一款團購活動:136元!享原價538元北四環“順景溫泉”“中秋國慶雙節全家總動員”主題套票!套餐內容包括:溫泉門票一張(原價238元)和溫泉300元房券代金券(三張100元房券)包括棋牌室、沐足房、住宿房。
而當天記者致電順景溫泉得知,溫泉的票價實際為198元。而仔細推敲,所贈溫泉300元房券代金券,不過是擺個噱頭。因為誰沒事會在下棋室、足療室里閑呆3小時,而要下棋、足療就得另交錢。
團購行業監管存真空
針對網絡團購詐騙及承諾“水分”日漸增多,出現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中國互聯網協會政策與資源委員會委員、盛峰律師事務所律師于國富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目前團購網站大量出現,同質化嚴重,“百團”大戰已迅速發展為“千團”大戰,并超過了市場容量,由于競爭殘酷激烈,特別是團購網站行業門檻低,經營者良莠不齊,行業信用堪憂。
此外,管理部門和用戶都缺乏團購相關知識,針對團購產生的問題,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規范,各方權利義務非常不明確。
于國富認為,團購網站仍然屬于電子商務行業。根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目前管理團購行業的相關政府部門主要有:工商部門和通信部門。
工商部門主要是管理市場銷售和公平交易等;通信管理部門主要是管理經營性互聯網站審批等。但是,目前工商機關對于電子商務行業領域的知識嚴重不足,甚至沒有參與過任何團購活動。他們無法做到“知己知彼”,缺乏對監管對象的了解。而通信管理局目前對經營性互聯網站的管理僅僅局限于頒發ICP證時的審查準入管理,對網站經過審批投入運營后的日常監管,非常缺乏。
針對目前時常埋下陷阱的團購網站,于國富建議,消費者參與團購時,仍然是在進行消費,因此,要注意選擇交易對象,這里的交易對象不僅包括團購組織者——團購網站,也包括團購商品或者服務的提供者。
此外,要注意保留消費憑證。團購活動比一般的B2C、C2C電子商務活動更加復雜,消費者需要注意自己參與的團購活動,其義務人到底是哪一方,以及自己付款后能夠得到的商品和服務的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千萬不要貪圖便宜而上當受騙。
而一旦發生團購糾紛,要注意及時主張自己的權利,必要時可以聯合其他的團購參與者一起向團購組織者,或者商品服務的真正提供者主張權利。還可以尋求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的幫助,或者起訴到法院尋求救濟。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首席代表若干名,每個省市的專門收費人員估計在20至30人左右。收來的錢直接進北京賬號,他們開臨時收據,我們再開發票把臨時收據換回來。”朱永德強調,對于那些執意拒絕繳費的網吧,影著協在宣傳無用的情況下,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我國團購欺詐陷阱多面臨監管真空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3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