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決定命運”,鄧亞萍的選擇還是性格決定的,“競技體育的殘酷告訴了我,人生沒有捷徑,只有靠自己去拼”,她沒有選擇容易的事情來做,而是選擇了對自己來講最有挑戰性的事情來做,實踐證明,她的選擇是對的。
國慶節前夕,昔日“乒乓女王”、37歲的鄧亞萍完成了人生又一次華麗轉身——正式出任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兼“人民搜索”網站總裁,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正廳級女干部。
三年內完成“三級跳”
在眾多轉型從政的女運動員中,鄧亞萍無疑是最成功者之一。鄧亞萍的“當官”跟她的很多前輩不同,她并不僅僅是擔任體育行政管理領域的職務,早在一年半前就她已經進入了國家機關,擔任的職位是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副廳局級干部)。一年后的今天,鄧亞萍又正式調任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兼“人民搜索” 網站總裁,短短三年內,鄧亞萍完成了“三級跳”。
鄧亞萍資料圖 (圖片來源:揚子晚報)
北京奧運會前一年,鄧亞萍正式擔任北京奧組委奧運村部副部長,大家習慣把干練的她稱作“奧運村村長”,應該說那時的鄧亞萍已經悄然開始了從體壇到政壇的角色轉變,但是她的工作畢竟沒有脫離體育行政管理領域,一切看上去就是那么理所當然,在她之前有著太多的類似的“體而優則仕”的故事:比如女排功勛教頭袁偉民(曾擔任總局局長、正部級)、國球名帥蔡振華(現任總局副局長、副部級)、老女排隊長張蓉芳(現任國家排管中心黨組書記、正廳級)……
去年4月,鄧亞萍出人意料地被調到共青團北京市委擔任副書記,團干部的歷練必將讓她的仕途前景更為開闊。在那時,鄧亞萍就多次表示,團的工作對她來說是新領域、新工作、新角色,自己要多向大家學習和請教。自上任時起,她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滿滿的:參加“五四”運動90周年表彰大會,去懷柔、順義、朝陽等區縣與基層團員交流,在“5·12”汶川地震一周年時與志愿者座談,參加中韓大學生交流營活動,與中韓大學生共同植樹,等等。在新崗位一直很忙,加班加點是常事,還經常開會到半夜一兩點,為此鄧亞萍深有感觸地說,“從共青團的工作來講,我們總結了這么一句話,就是‘白加黑’,‘五加二’,就是每周一到五要工作,同時還經常加班加點……”
“盡管非常忙,但我從新集體、新工作中學到了很多東西,擴大了視野。”回憶起剛剛從事共青團工作時那段日子,鄧亞萍感慨地說,從體育系統轉到共青團工作,盡管換了工作,但自己的工作對象還是青年人。“我是運動員出身,不怕吃苦,注重團隊協作配合,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就像乒乓球雙打,你的搭檔如果發揮不好,你一定要鼓勵她,否則她會越打越糟。”
“她總是那么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特別善于交流、溝通。”與鄧亞萍接觸過的一位志愿者由衷地稱贊。的確,鄧亞萍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工作角色轉變速度之快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我在國際奧委會工作多年,國際視野和國際概念使我更了解外國人的思維和文化,這也是我的優勢。這些對于加強團組織對外交流、合作、溝通都很有好處。”她說。在鄧亞萍看來,交流非常重要。作為分管志愿者工作的副書記,她計劃加強北京志愿者組織與聯合國志愿者機構的交流和溝通。而作為一個在中國家喻戶曉、在世界各地都有“粉絲”的名人,她在與人的交流上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去年上半年,鄧亞萍參加中韓大學生交流營活動時,許多韓國大學生認出了她,很多人上前和她交流、合影,氣氛非常融洽。“與體育系統相比,共青團組織更具有社會性和廣泛性,我要真正地面向社會,面向不同的人群,適應他們的需要。我希望發揮自己的優勢,盡可能地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做好,同時帶來新的東西。”
就任團市委副書記近11個月后,今年3月份北京團市委進行了人事調整,鄧亞萍開始接手宣傳工作,她的具體分工包括負責全團宣傳文化建設、青少年思想教育、全團外事與青少年對外交流和志愿者工作,分管宣傳部、國際聯絡部、北京市志愿服務指導中心、北京青少年國學院(籌),并且還協管北京青年報社。這是不是為她日后升遷相關的工作職務打下鋪墊呢?
半年后外界的猜測成為現實。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
(責任編輯:小齊)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 如果你對網站有好的建議請點擊網站建議發表你的建議。
推薦閱讀
互聯網資深分析師表示:“隨著國內視頻網站對影視劇版權的日益規范,影視劇視頻質量都得到了普遍的提升,這無疑是網友選擇假期在視頻網站觀看影視劇的重要原因之一。” 精彩推薦 被喻為史上最長的中秋國慶黃金周剛剛>>>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人民搜索鄧亞萍:三年內完成三級跳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3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