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票代的興起,在為用戶提供出行便利的同時,也伴生了虛假機票行程單的泛濫。無資質票代借機渾水摸魚牟取非法利潤,有資質票代也不惜鋌而走險觸動“紅線”,消費者的利益被侵犯,這需要相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
據媒體報道,中國航空運輸協會(以下簡稱“中航協”)近日宣布,在為期兩個月的“打假”活動中,查出了近3000張虛假行程單,并對全國36家違規代理企業進行了處罰。
網上票代的興起,在為用戶出行提供出行便利的同時,也伴生了虛假機票行程單的泛濫。無資質票代借機渾水摸魚牟取非法利潤,有資質票代不惜鋌而走險觸動“紅線”,消費者的利益被當作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虛假機票行程單泛濫已成公開秘密
剛剛過去的中秋佳節與即將到來的國慶長假,讓旅客的出行熱情大增。相應地,旅客的出行高峰也讓各方受益,各大旅游公司及知名景點喜笑顏開自不待言,航空公司也迎來了機票銷售高峰,賺個盆滿缽滿。但與此同時,蔓延行業已久的虛假機票行程單也故態復萌,趁著這一出行高峰開始逐漸抬頭。
據悉,中航協此次打假行動所涉及的36家違規代理企業中,不乏一些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票代公司。不法機構趁機牟利尚在預料之中,但有資質的票代也“自甘墮落”,足見行業亂象已達到何種程度。有業內人士稱,虛假行程單已成為行業內的公開秘密。
電子客票的產生及網上票代的盛行,曾讓不少消費者喜上眉梢,簡單化的購票過程與登記流程以及實時準確的監管,似乎足不出戶萬里行程便可在運籌帷幄之中。然而,實際情況卻遠遠沒有這么樂觀。電子客票的產生,在方便相關部門管理與消費者的同時,也讓不少票代有機可乘,借機賺取灰色利潤。
據報道,9月20日至24日,記者走訪了北京、哈爾濱兩地的23家航空代理售票點,發現電子客票行程單造假在機票銷售代理行業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成為其獲得“超額利潤”的捷徑。同時,全國民航電子客票服務熱線統計出來的數據也反映出問題的嚴重性——自動驗真不符率2008年為39.78%,2009年為43.86%,2010年上半年達到了50.15%。這說明,電子客票行程單造假呈不斷上升的趨勢。
據北京隆暢達科技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總經理助理劉麗艷介紹,去年中國民航旅客運輸量攀升至2.3億人次,正規行程單使用量約1.4億張。而目前相對權威數據顯示,假行程單已占到總量的10%至20%。
虛假行程單滿天飛,已經到了泛濫成災的地步。
黑色利益鏈環環相扣,用戶情何以堪?
表面上看,似乎是電子客票的產生伴生了日漸泛濫的虛假行程單。但事實上,正如一句俗語所言,“世人熙熙,皆奔名去,眾生攘攘,都為利來”,滿天飛舞的虛假行程單背后所隱藏的,是一條環環相扣的黑色利益鏈。“黑票”猖獗表象之下的所凸顯出來的,是一個巨大的灰色暴利空間。
據悉,虛假行程單主要涉及以下幾種情況:一種是銷售收入未納入財務報表,通過逃稅避稅牟利;一種是高艙低開,比如為一些國企客戶購買高價的頭等艙座位,為了符合對方報銷需要,為其開具低價發票,這種情況下,不僅違法票代可以從中賺取一定的利潤,也助長了許多人員的腐敗作風,讓公共利益蒙受損失;還有一種情況是“低艙高開”,也就是說,消費者所購買的機票的實際價格遠遠低于行程單上的價格,這是票代賺取非法利潤的主要途徑之一。
有業內人士稱,鉆電子客票漏洞的現象時有發生,最常見的情況就是票代公司以較低的折扣為旅客訂票,卻在作為報銷憑證的行程單上打印較高的票價,從而賺取其中差價。旅客除非改簽航班或者查詢里程累積,否則很難發現其中的“貓膩”。
當然,在眾多造假行為中,不乏部分旅客為了報銷之利主動索取虛假行程單,但絕大部分虛假行程單的“締造者”,還是形形色色的票代所為。黑色利益鏈的最終受害者,更多地落在了消費者的頭上,如此亂象叢生,著實讓消費者有苦難言,無端淪為別人牟利的工具。
重典治亂斬斷利益鏈,能否大浪淘沙?
利益驅動的虛假行程單背后,反映出來的是票代行業的沒落以及監管所存在的種種漏洞與缺陷。
中航協方面稱,民航局曾對查處的其中400余張行程單進行了鑒定,有300余張為代理人虛開的假行程單,另外100余張則為正規行程單,但價格被調高。“這基本上是有資質的代理商的做法,他們能獲得正規的行程單,但是采用脫機打印的方法,以調高價格,因此仍然可以從中牟利。這比航空公司提供的返點費用要高多了。”有機票代理人稱。
如此看來,重典治理亂象,斬斷黑色利益鏈,已經成了刻不容緩的問題。中航協此次打假活動,力度不可謂不大,也確實讓一些票代公司有所收斂。但虛假行程單的問題由來已久,中航協的重拳力度雖大,但不足以終止其蔓延的態勢。
專業人士稱,電子客票的普及使得銷售與報銷環節分開,而背后的銷售環節是在網上進行的,消費者看不見摸不著,這給不法分子帶來可乘之機。此外,由于機票代理行業門檻低,代理商數量龐大,監管起來也非常困難。因此,要想終止亂象,還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治理。
同時,虛假行程單的肆虐,黑色票代的橫行,也讓整個票代行業的發展受到嚴重影響。屢屢被曝光的黑色票代數量之大,讓業內普遍質疑,票代行業在中國還能存活多久?市場的大浪淘沙,必將讓那些阻礙市場健康發展的企業深埋“海底”,不見天日。票代公司若不加強自律并規范行業內部秩序,無疑會自掘墳墓。與其為了短期的不法利益鋌而走險,倒不如以消費者利益為出發點,提升自己的服務質量,謀長遠發展之道。
另外,對消費者,相關人士也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在訂購機票時,最好直接到有資質的、有信任度的航空公司或大的機票代理點,盡量不要去找中間環節。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許宜銘稱,可能是兩岸的文化環境、心理輔導專業人士跟非專業人士的差異,導致郭氏夫婦在問題的認識上存在分歧。在他看來心理輔導課程中必須要對學員指出問題。昨日下午,騰訊方面向南都記者表示,此事屬于郭先生的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上票代造假牟暴利 黑色利益鏈環環相扣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3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