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病毒疫情高發期,近來,媒體頻頻曝光全國各地相繼爆發無形體病、紅眼病、登革熱等多種疾病,由于部分疫情已經導致多起死亡案例,引發國人空前關注。來自百度百科的數據顯示,9月以來,該平臺中與疫情相關的詞條累計點擊已超過數百萬次,相關詞條的更新頻次也呈現激增的趨勢。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波來勢兇猛的疫情并未引起網友的恐慌,分析認為,與2003年“非典”信息高度不對稱相比,7年后的今天,人們已經可以通過百度百科這樣的權威、全面、及時的知識平臺,對疫情爆發狀況和防治方法了然于心。
本輪疫情以蜱蟲引發的無形體病的危害最大,百科詞條解釋,蜱是許多種脊椎動物體表的暫時性寄生蟲,是一些人獸共患病的傳播媒介和貯存宿主,蜱的幼蟲、若蟲、雌雄成蟲都吸血,宿主包括陸生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有些種類侵襲人體。據媒體報道,到目前,山東已累計發現病例182例,死亡13例,而河南發現病例557例,死亡18例。此外,江蘇、安徽、四川等省也發現病例,并有死亡報告。禍不單行,在蜱蟲危機尚未解除的時候,紅眼病、登革熱、手足口病、、恙蟲病等疾病疫情也進入頻發期。
記者在百科平臺發現,本輪疫情相關詞條的內容十分全面、詳盡,除了疫情事件最新進展,還包括發病機理、臨床表現、防治方法等。如“蜱蟲”詞條多達近2萬字,并且圖文并茂地展示了蜱蟲的生長發育過程和生活習性;在“紅眼病”詞條,網友甚至提供了治療的偏方;在“登革熱”詞條,關于該疾病的中西醫治療專業度堪比醫學專業典籍;而在“恙蟲病”詞條,這一剛剛興起病癥的流行病學、特征、臨床表現以及診斷方法都已經詳盡列出。
與H1N1甲流爆發時類似,網友出于自身和家人安全的考慮,開始大規模搜尋疫情進展狀況和背景知識 ,其中百科平臺最受信賴,成為疫情信息的第一來源。記者在百度百科看到,“蜱蟲”詞條的點擊次數已達170萬次,而“手足口病”的瀏覽量更達270萬次,在“洗蝦粉”事件中開始被公眾留意到的“橫紋肌溶解”本是個冷門名詞,現在的點擊量也達11萬次。
讓人欣慰的是,公眾在面對突發疫情時已不再恐慌。分析指出,其根本原因在于疫情相關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已比幾年前大為改觀。記者留意到,在本輪疫情爆發的媒體報道中,很多都頻繁引用百度百科詞條的內容,這顯示了基于網友集體智慧的結晶已獲得了傳統媒體的廣泛認可,借助更廣泛的媒體通道,百科權威、全面的疫情知識正在造福于社會公眾。更重要的是,億萬網友在經歷了H1N1、過期疫苗、霸王事件等多次關乎健康的公眾危機后,已經形成了一遇到類似事件,立刻登錄百度百科關注事件進展、了解背后真相的習慣。此外,作為開放、協作的集體創作平臺,在公共危機爆發時,海量網友都樂于第一時間在百度百科中更新事件進展,完善相關信息。以“蜱蟲”為例,該詞條在短短半個多月已被編輯100多次。
誕生四年以來,百度百科一直致力于“彌合信息鴻溝,共建知識社會”的使命,截至目前已收錄了250萬個詞條,在魚龍混雜的互聯網信息平臺中脫穎而出,建立了空前的權威感和信任感,讓無數網民產生知識依賴。其體現的社會價值已不僅限于作為焦點事件風向標,更進一步成為化解公眾危機、獲取事件真相、表達草根民意的平臺。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團購模式被正式引入中國,然后爆發式擴張至千家網站,僅僅不到1年時間。快速膨脹的背后動因除了本土山寨文化的強大外,還受益于中國服務業的互聯網化需求的驅動。雖然之前分類信息站點已經將觸角伸及服務業,但是單純>>>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內疫情頻發 百度百科平臺打消網友恐慌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4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