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在樂購網社區發帖曝光了人人網出售用戶資料一事。根據帖子描述,網友一閣收到一封來自團購網站的宣傳郵件,但是他并沒有注冊過該團購網站。郵件中使用的會員ID是“請使用真實姓名”,正是一閣被封禁的人人網ID。一閣表示,封禁后,他的ID就被管理員修改名字,變成了“請使用真實姓名”。
一閣曾在Twitter上強調,他收到的郵件不是來自千橡旗下的糯米團:“這其實是一件很悲劇的事情,對于用戶來說,所有資料的使用都應該僅限于產品范圍內,如果人人網做了團購產品,那么向人人網用戶發營銷郵件是合理的,但是糯米團這樣一個平行產品是不能使用用戶資料的,因為并沒有得到用戶授權。”
一閣稱,經過查詢發現,發送郵件的網站是一家Alexa排名近百萬的女性網站:“團購頻道應該是最近開通的,并且這一網站與人人網沒有任何關系。”一閣不相信兩家公司之間沒有利益的交換:“更何況將用戶隱私視為兒戲,豈不讓數量眾多的人人網用戶寒心?”
“但是現在人人網居然被用戶抓了個現行,用戶的Emal地址只有人人網自己能獲取,并且使用了用戶在人人網的姓名。”一閣認為,一切證據都將矛頭指向了人人網。究竟是人人網出賣了用戶,還是人人網被員工出賣,一閣表示暫不下定論。
一閣收到的郵件,“請使用真實姓名”正是被封禁的人人網ID(樂購網配圖)
網友一閣在Twitter的發言(樂購網配圖)
對于中國的互聯網公司,一閣認為信任已經變成一件難事:“他們總會埋怨用戶崇洋媚外,翻墻上Twitter、Facebook,使用速度一般的Gmail,他們總是吹噓自己的服務品質,以及對用戶隱私的關注。但事實上的狀況是國外公司總是致力于保護用戶隱私、用戶利益,而這種亂七八糟的事情總是國內最多。如此種種,叫我如何相信你。”
據了解,此前軟銀孫正義投4億美金給人人網(當時的校內網),就有人質疑人人網會出售用戶隱私資料,但當時千橡高層快速予以了否認。
“如果信息保存在自己的硬盤里,即使沒有做徹底的‘數據粉碎’處理,但主動權在自己手里”,相關業內人士指出,在SNS,因為信息控制和保存在別人那里,而且全是用戶的個人社會關系的信息,用戶往往只能望洋興嘆。
此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0)》指出,通過社交網站,商業公司不但可以收集用戶的手機號、MSN賬號等個人重要信息,還可以通過分析用戶的帖子、同學群體等,推測出用戶的消費傾向、婚姻情況和工作情況等十分隱私的信息。這些信息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而騙取網民個人資料用以牟利,則成為一些非正規社交網站利潤的重要來源。
網友的跟帖:
李想:人人網不僅出賣用戶資料,還有可能監視你的注冊郵箱。早年我在外地注冊了校內網,后來又把用戶刪除了,但是最近回到家鄉,一個辦公室的同事注冊人人網的時候,在“他可能在你附近”一欄,竟然出現了我的帳號!我回來之后,從來沒有上過人人網,連人人的網址都沒有打開過。人人網怎么會知道我在附近呢?只有一個解釋,就是人人網監視了我注冊時填的那個網易郵箱,但是我也疑惑這在技術上是怎么實現的?
伍月:收到一模一樣的 spam 一封,直呼真名,在多個SNS注冊過,不能確定是哪個 SNS 出賣了資料,原來是TM的人人網..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欒躍稱,谷歌只是將搜索服務器轉至香港,其他服務沒有改變,而互聯網相關技術都在和開發者一起分享,希望幫中國、全世界在互聯網方面有更多的創新。 精彩推薦 針對近日傳出的谷歌將重返中國市場消息,谷歌開發技術推>>>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5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