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臉譜”(Facebook)陷入“股權危機”,有人提刀上門,吆喝這家公司84%的股權是他的。84%是什么概念?就是老板變丘二(方言,指打下手的人。編者注),外人堂上坐。不過,諸位看官,請莫見怪,這一切皆是“因果輪回”的孽緣。
由商業(yè)歷史學家大衛(wèi)·基爾克帕特里克撰寫的《“臉譜”效應:打通世界的公司內幕》一書揭示了一個“驚天秘密”:全世界最熱門社交網(wǎng)站“臉譜”居然是訴訟起家的,這名80后哈佛出身的“臉譜”網(wǎng)站創(chuàng)辦人、公司CEO馬克·扎克伯格,與其說是IT怪才,倒不如說是個打官司的能手。對于中國讀者而言,記憶猶新的恐怕是“臉譜”訴中國公司的域名糾紛。不過,相信越來越多的人會知道這家社交網(wǎng)站的“好訟絕活”:美國制片商把歷時達4年之久的關于扎克伯格和“臉譜”“竊取”別人構思的官司,已經搬到銀幕上了,怕等不到兩個月就可以與全球觀眾見面了。
這樁“臉譜”竊取別人構思的官司,原告皆為扎克伯格的同學或室友,而這些出類拔萃的室友中,居然有一雙孿生兄弟還勇奪了奧運會金牌,另一個也成為某一知名網(wǎng)站的老板,這更具備了情節(jié)跌宕的劇情感,被電影制片人看中,應該是意料中的事。人們在原告的代理律師所的一份宣傳冊上看到,該所成功使這樁產權訴訟打到和解,讓原告?zhèn)儷@得了6000萬美元的賠償。光看這數(shù)字,是個天價賠償金,但放到“臉譜”的資產平衡表上看,卻僅僅是拔了一根扎克伯格身上的毫毛而已。
纏訴和爭訴,并沒有削弱這家名義上仍屬于私人公司性質的巨人企業(yè)。它從2004年創(chuàng)辦起,就使勁地打官司,而其網(wǎng)站的注冊用戶量也隨著訴訟量激增而扶搖直上。美國一家互聯(lián)網(wǎng)流量監(jiān)測機構Compete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7月,谷歌各網(wǎng)站訪問總量為31.61億次,“臉譜”為31.52億次,并認為“臉譜”流量近期內將超過谷歌。而另據(jù)近期《財富》雜志的評估,這家誕生于大學宿舍的公司,已經市值逼近500億美元。假如“臉譜”果如傳說中的2012年后上市,其資產膨脹的空間依然相當龐大,上市前的機構投機性巨額投資的可能性仍然相當大。目前,“臉譜”已經拉入微軟的上億美元投資,至于其他還有別的什么大型投資者入股,因私人公司與微軟公眾持股公司不同,只要他們以無義務披露財務年表為由,別人休想窺視“臉譜”的股權結構。從另一角度上看,只要能引來投資者,投資源源不斷,又何必費勁費神去IPO呢?
為什么這類Web 2.0環(huán)境下成長出來的社交和搜索等服務網(wǎng)站,總能撩撥投資者的投資欲呢?眾人所好的地方,也就是眾人相爭的地方。如果你去沃爾瑪,你付錢購物后雙方關系就結束了,但你去了“臉譜”,你購得了它的服務,也把思想留給了它,甚至包括你的隱私等諸種個人信息也交給了它,它們有持久與用戶保持商業(yè)關系的精神紐帶,它們總會在某一處用別人的隱私來鼓勵你貢獻更多的個人隱私。最近,“臉譜”推出地理定位服務Facebook places,掀起又一場爭相貢獻個人隱私的運動,這場運動一直到用戶認為個人隱私盡在網(wǎng)上、已經離不開“臉譜”這類網(wǎng)絡之時才會收場。
現(xiàn)在的問題是,如果當初沒有人料想到這家宿舍公司會在短期膨脹成全球影響力公司,而沒來得及有效地控制這家極其容易把觸角伸入政治領域的公司,那么,來一場秘密股權交易是相當有效的方式,例如,谷歌上市之前就傳說接受了美國情報機關CIA下屬的一家公司的天價投資,美國五角大樓屬下的公司也有過類似動作。不過,假如這一招也受阻,那么來一場原始股權訴訟,低成本奪取控制權,那更是劃算得不能再劃算的“維權”。
所以,2010年最令人匪夷所思的訴訟居然會降臨到“臉譜”上。今年6月,有個叫保羅·賽格利亞的紐約人,突然來到扎克伯格面前,要他按照數(shù)年前的合約把84%的公司股權轉讓于他。這樣的訴訟沒有嚇住扎克伯格,這是賽格利亞沒有想到的。到了8月份,見扎克伯格沒有預料中的反應,賽格利亞找出一張支票,聲稱票面上的3000美元能證明當初他對“臉譜”的投資。
有人問這位有過詐騙犯罪記錄的紐約人,為什么當初有這么重要的合約,卻等到這么久才拿出來?紐約人說,他是個不長記性的人,要不是去年那樁詐騙罪把他逼緊了,他就不會翻箱倒柜去找家里還有什么值錢東西來還債務,找著找著,居然從蒙著厚厚灰塵的書堆里找到這么值錢的合約書(這些描述照樣有強烈的劇情感)。合約書上載明,這位紐約人是老板,雇用了哈佛學生扎克伯格為其設計編程,作為合約的另一內容,合約上說紐約人還要投資 1000美元搞個什么The Face Book,與哈佛學生各持一半股份,要其在2004年之前交貨,否則延誤一天就增加1%的股權。這么算來,應該有 84%的股份。
好家伙,1000美元就想博走500億美元。然而,又有一家公司走出來,說紐約人當初受雇于這家公司,他的訴訟受益權應由公司擁有。看來,這是個雙保險的多層次訴訟,扎克伯格肯定在之前的訴訟經驗中是沒有經歷過,光說合約是捏造的,估計不能成為退兵之策。假如背后還有更大的力量在推動這樁“莫名其妙”的控制權官司,只能是社交網(wǎng)站的公司法人中立性已經不復存在的再一次證明。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文化部官網(wǎng)的查詢結果顯示,《魔獸世界(巫妖王之怒)》的審批號為“文網(wǎng)進字[2010]021號”,發(fā)送批文時間為8月6日,即上周五。 網(wǎng)易《魔獸世界(巫妖王之怒)》通過文化部審批 8月9日下午消息,根據(jù)文化部網(wǎng)絡游戲內容審>>>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誰的臉譜:Facebook陷股權之爭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5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