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眾傳媒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江南春
8月30日消息,分眾傳媒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江南春在上周五(8月27日)做客盛大全球互動娛樂專家講壇。在回顧分眾發展歷程時,江南春表示,過去的快速擴張是因為“眼紅別人”,希望能像別人一樣在資本市場上獲得更多的認可。而現在他已經從投資人導向轉向客戶導向,“只要以服務為目的,就一定能賺錢”。在未來的三五年,分眾將聚焦在樓宇、框架、賣場三大主營業務上,專注向縱深發展。
眼紅別人 打造數字媒體帝國
“過去收購公司的問題,表面上是整合不利,實際上是價值觀出了問題”。2005年帶領分眾登陸納斯達克之后,江南春很快發現,自己的利潤比其他公司高,但市盈率卻不高。國外投資人對分眾所提出的“生活圈媒體”概念(即圍繞都市人生活空間的媒體,比如電梯、賣場等)不熟悉也不感興趣,他們還認為分眾發展存在“天花板”,即當中國所有的樓宇、賣場都安裝上液晶屏之后,分眾的升值空間也就沒有了。
“我得把自己打扮地更性感一些吸引投資人”,江南春想到一個新的概念“中國最大的數字媒體集團”(China largest digital media group)。在他的設想中,數字媒體包括:LCD屏、互聯網、手機、數字電視。這些對投資人而言更熟悉,而且意味著無限的增長空間。接下來他開始通過一系列的收購來填充這個數字媒體帝國。
以2006年收購當時國內最大的手機廣告商凱威點告(即分眾無線)以及2007年收購互聯網廣告技術提供商和代理商好耶為代表,分眾逐步進入手機以及互聯網廣告領域。隨后分眾的市值也隨著收購而不斷攀升。
2008年315晚會對垃圾短信的曝光,直接導致分眾無線業務關停。更嚴重的是,讓分眾快速并購的隱患開始爆發。
“其實長什么樣就是什么樣,不能裝。”江南春反思道,“原本收購的目的就是錯的,是為了市值,為了企業家的野心,不是以廣告主的價值和消費者的需求為出發點。以賺錢開連鎖為目的,結果就是倒閉;而以服務為目的,結果反而能賺錢。”
回歸客戶導向
2009年初江南春重新出山擔任分眾傳媒CEO,現在他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廣告主和消費者身上。
在樓宇業務上,分眾開始一二線城市的高清升級,把一二線城市更換的液晶屏填補到三四線城市中,擴充三四線城市的覆蓋,滿足一部分廣告主渠道下沉需求。在播放內容上,更多地考慮娛樂化、互動化,江南春最近還在琢磨將RFID技術與液晶屏結合起來,讓消費者在看到廣告的同時就可以通過手機終端體驗、消費。
在電梯框架廣告上,分眾現在的更新周期是15天,周期越長,一方面可以降低分眾在更新上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從廣告主那里獲得更多的廣告費用。江南春提出,這個更新周期應該縮短。在他看來,如果消費者看3遍記不住,那么看10遍也一樣記不住,多放的天數對廣告主而言并沒有意義。“我們愿意以增加勞動的損失,給廣告主提供更大的價值。”
在賣場也一樣,現在購買分眾的賣場廣告會在整個賣場播出,江南春則認為應該分區域播出,比如在化妝品專區播放化妝品廣告,這樣可以降低廣告主的經濟壓力。“如果劃成三塊,廣告主就只用付1/3的錢。”這一建議也遭到分眾銷售抱怨,為了達到和以前一樣的銷售業績,他們需要去尋找更多的廣告主。江南春則認為,“從廣告主的角度把價值最大化,他們就會逐漸把在其他媒體渠道投放的錢轉而投放給分眾,今天少了3億,明天一定會把這3億補回來。”
未來三五年聚焦主營業務
對于分眾的調整和未來發展,江南春還在思索中,也盡量婉拒媒體的采訪。在未來三五年內,他表示,分眾將會聚焦在樓宇、框架、賣場三大主營業務上。
那么分眾的再次回歸如何面對“天花板”的問題?江南春的答案是,“現在我們拓展了160多個城市,今年計劃拓展300個,以后還可能是500個,中國的縣城一共有2000多個。”除了更多的網點覆蓋外,包括高清升級在內的一些措施,也將提高分眾的收入。江南春認為這三大主營業務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手頭最要緊的事情就是在這些領域深耕。
對于微博等社交媒體以及移動互聯網一些領域出現的新機會,江南春也還在關注,但他表示短期不會涉足。(牛千)
相關報道:
江南春談出售好耶:分眾阻礙了好耶的發展
江南春日前首次向外界解釋了為何出售好耶。他說,好耶管理層希望有更多的投入和調整,而分眾作為上市公司有業績壓力,這阻礙了好耶的長遠發展。出售是好耶管理層的決定,而他選擇尊重這個決定。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快錢CEO關國光詳細介紹了快錢的監控系統,其中包括反洗錢可疑交易監控以及套現違規行為監控。關國光稱,如果觸達內部指標,就會阻斷交易,而如果觸及反洗錢法,就會向央行報備。 在第三方支付行業即將取得正規名分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分眾傳媒江南春:過去擴張是因為眼紅別人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5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