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知道是不是應該繼續堅守在這個陣地上。”智聯招聘員工李宇(化名)無奈地對記者說,最近發生的事情讓他十分困惑。先是公司因投資人和管理層意見不合而曝出內訌,CEO趙鵬在內的4名高管被投資人解職,“更重要的是現在網站上出現大量的以‘黑中介’為代表的虛假信息,對求職者造成的傷害越發嚴重。”李宇說,看起來形勢越來越不妙。
事實上,自2008年金融危機后,網絡招聘行業一直未從重創中恢復元氣,三大招聘網站(智聯招聘、中華英才、前程無憂)財報巨虧。同質化惡性競爭、商業模式缺乏創新、持續發展遭遇資金瓶頸等一系列的問題正在考驗著整個招聘服務業。
“黑中介”橫行
大學生王杰希望找份兼職,他在智聯招聘上投了簡歷,沒想到第二天一早就接到了一個招聘匯源果汁促銷員的電話。到了面試現場,他發現根本不是促銷員的招聘現場,而是一家中介公司。
涉世未深的王杰在該公司賣力游說后交納了200元中介費并與對方簽訂了一份《商務咨詢委托協議書》,并被要求不許將求職信息外泄。在之后的一個月時間里,王杰未得到果汁促銷員的工作,該中介提供了一個路邊發放宣傳單的工作,被王杰拒絕。
王杰說,他找兼職其實想直接聯系用人單位,但沒想到還是被中介公司以冒用其他公司的名義騙了過去。
在濰坊智聯招聘網站上提供的嚴防陷阱提示中這樣寫道:“通過中介找工作,先要在網上或通過工商部門查詢該中介公司的資質等信息,同時盡量選擇政府部門開設的或其他知名度較高的招聘網站和人才市場,這樣各方面安全均會有保障。”
“這簡直就是一記響亮的耳光!”王杰說。
在記者的調查中,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等多家招聘網站,涉嫌發布的虛假招聘信息無處不在,以所謂的“黑中介”居多。這些“黑中介”沒有介紹、沒有面試、沒有具體聯系方式和地址,只要繳納“確認金”就算應聘成功。
李宇對記者說,招聘網站很難對這些公司發布的招聘信息進行審核,“只能等求職者投訴反饋后,網站才能根據情況進行相應的處理。至于如何處理,還要另說。”
據了解,智聯招聘網站對于用人單位發布招聘信息采用的是會員制方式。最低級別為月度會員,每月收費500元,可發布15條招聘信息、下載30份求職者簡歷。而最高的則是年度B型和C型會員,會費10000元/年,前者可發布150條招聘信息、下載1000份簡歷,后者可發布500條招聘信息、下載300份簡歷。另行購買職位發布僅需20元/次。
王杰在網上向網友描述了自己的經歷,并提醒大家不要上當,網友的回復讓王杰感到無奈:“智聯招聘按照各種不同的套餐收費,如果只是幾百塊的一個小招聘啟事,也需要找人去特地核實其營業執照是否真實,成本是相當巨大的。”
“難道成本高就不管了嗎?”王杰反問。
招聘網站不差錢
中國網絡招聘的基本模式來源于Monster。1997年,中華英才網率先在中國復制了Monster的商業模式。之后,前程無憂和智聯招聘也加入了模仿者的行列。Monster的模式開始被不斷復制,并得到了投資者的追捧。
此后,三家競爭者選擇了一致的策略:通過一切手段迅速打敗競爭對手,之后再盈利。中華英才網原總裁張建國曾表示:“我們甚至會把60%以上(費用)用于市場投入。”“如果這個機會錯過了,市場地位再想爭回來的話,花費將會是4倍以上。”
2006年,引入了戰略投資者Monster的中華英才網,邀請著名營銷策劃人葉茂中做品牌營銷,推出了《超人篇》系列廣告。幾乎同時,在北京建國門地鐵站,中華英才網一口氣將148個廣告牌放在一起,如果按照每個廣告3米的寬度,整個廣告在四五百米之間。
與此同時,智聯招聘找到了黃健翔做形象代言人,之后和徐靜蕾的聯手,曾讓智聯招聘名噪一時。2007年下半年開始,前程無憂也開始有意地增加了推廣費用,第一季度3000萬美元左右,到了第四季度就達到5500萬美元。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由羅家英代言的前程無憂的廣告開始上演。
據統計,2008年,智聯招聘、中華英才、前程無憂在互聯網上的品牌廣告投放金額分別為1.1億元、5000萬元、2000萬元。據尼爾森一份報告顯示,中華英才網、智聯招聘分列2008年Top5廣告主的前三名和前五名,兩者的廣告投入按廣告刊例價計算分別達到了3億元和2.7億元。
在大量燒錢圈地的同時,低價招商成為了招聘網站共同的策略。據媒體報道,智聯招聘在2009年搞傾銷策略,其價格越來越低,比前程無憂、中華英才等同行都要便宜。幾年之內,只見瘋狂的市場投入、激烈的價格戰,公司成本和服務質量都被拋在了一邊。
無法根治的痼疾
“目前三大招聘網站之間的競爭說白了就是:廣告、廣告、再廣告,花錢很多,賺錢卻很少,這可以說是招聘行業20年來一直未變的模式,從而造成了惡性循環。”天際網CEO林廷翰對記者說。
“VC介入招聘行業的時間已經不短了,卻始終沒有看到清晰的回報,尤其是近年三大招聘網站接二連三地換帥,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VC對這一行業的投資信心。”李宇說。
2009年年初,中華英才網原CEO張建國宣布離職;年中,智聯招聘原CEO劉浩離職;年末,前程無憂原CFO呂自強宣布離職。
讓這些CEO們無法解決的問題大量存在:目前的招聘網站缺少差異化,不僅商業模式相同,而且在主要的業務上也大同小異;招聘信息虛假或者過時,影響用戶的求職體驗;缺少技術創新,人才供求雙方無法實現實時在線地溝通和了解等。
今年畢業的徐某在一家招聘網站上注冊提供信息后,本打算找一份合適自己的工作,可沒過幾天,他頻頻收到了很多培訓班、保險公司等機構近乎騷擾的電話,這讓他十分困擾與氣憤,無奈之下只好更換了聯系方式。他懷疑是招聘網站將他的信息泄露給了這些機構。
伍億人才招聘網CEO吳強表示,在網絡招聘行業中,網上信息認證困難、虛假信息和不嚴肅行為的入侵,同樣是目前阻礙網絡招聘發展的極大難題。
進入論壇>>(責任編輯:小齊)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8月26日消息,分類信息網站58同城宣布成立無線事業部,由原51.com網站副總經理崔金峰任總經理。該網站同時宣布,將在近期針對iPhone、Android、Symbian等平臺推出系列無線互聯網產品。 精彩推薦 8月26日消息,分類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黑中介橫行智聯招聘 網絡職介疲態畢露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5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