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江南春做了一筆賠本的買賣,其實不然。
8月3日,分眾傳媒(以下簡稱“分眾”)與美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銀湖投資(SilverLake)完成一項收購交易,后者以1.24億美元現金購得分眾持有的好耶62%股權。并購速度實在進行得太快——僅在4天前,分眾才對外宣布將向銀湖投資出售所擁有的好耶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的股權。
好耶成立于1998年,其官方網站顯示,它是中國網絡廣告行業中最大的代理商。2007年,好耶被分眾收購,成為分眾旗下的互聯網廣告業務部門。當年3月1日,分眾宣布已同好耶達成最終協議,將以7000萬美元現金和價值1.55億美元的分眾普通股收購后者全部股份。
按照協議條款,由于好耶在2007年4月1日到2008年3月31日的12個月里達到特定的收益目標,分眾在2008年又向其支付了大約價值7465萬美元的普通股。
按此計算,分眾購買好耶花費現金加股票的累計金額近3億美元,遠遠高出售出價1.24億美元。因而,有部分人士對這筆交易感到不解,認為江南春做了一筆賠錢的買賣。不過,有知情人士私下里告知《IT時代周刊》,分眾董事會主席兼CEO江南春是在短短幾日內即與銀湖投資達成協議的,而且他對交易價格比較滿意。
好耶上市一路坎坷
有業內人士認為,江南春出售好耶,一方面為了更加聚焦主營業務,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好耶遲遲未能實現上市。
2008年9月19日,分眾對外宣布,好耶已經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秘密提交了上市申請草案,計劃發行美國存托股份(ADS)。
當時,國金投資顧問CEO林嘉喜表示,從資本層面分析,好耶上市計劃應是在與分眾交易時就敲定的。他認為好耶上市有助于進一步增強分眾的整體實力。而據本刊記者的了解,在被分眾收購之前,好耶本來打算在2007年晚些時候登陸納斯達克。
天不遂人愿,分眾披露好耶啟動海外上市后不到10天,金融危機席卷而來,好耶上市計劃擱淺。
3個月后,分眾與新浪達成協議,欲把旗下與傳統的樓宇電視、框架廣告以及賣場廣告等業務相關的資產出售給新浪,保留互聯網廣告、影院廣告以及戶外廣告牌業務。
對于這樣的安排,江南春當時曾表示,“過去幾個月,我們一直想讓好耶單獨在美國上市,但目前資本市場面臨著非常困難的形勢”。因而,在與新浪網的交易中,“我們留下了互聯網廣告業務,基本相當于讓好耶單獨上市了”。
然而,現實又和江南春開了個玩笑。在好耶赴美上市流產一年后,分眾與新浪業務合并事宜也以流產告終。
去年底,國內投資界傳出消息,稱分眾尋求分拆好耶在國內上市。“實際上,早在今年5、6月份,在獲悉和新浪達成交易基本無望的情況下,分眾已經開始著手讓好耶在國內上市了。”有知情人士在當時進一步披露。
在易觀國際總裁于揚看來,分眾與新浪業務合并流產后,它再度面臨戶外廣告、互聯網廣告等業務并存的狀況,造成其重點不突出、估值不高,所以,分眾仍考慮分拆好耶上市很正常。
分眾方面對《IT時代周刊》介紹,分眾收購好耶是為了殺入互聯網廣告市場,然而由于好耶主要從事互聯網廣告代理業務,與分眾的主營業務——媒體業務契合程度不高,不同業務的混雜也常常受到投資者的質疑。
另一方面,好耶歸于分眾系后,由于其代理業務的利潤率偏低,整體上拖累了分眾的利潤率。
2009年,好耶應收賬款將近分眾整體的30%,但貢獻的利潤不到10%。回顧好耶近3年的毛利率,2007年為31.4%,2008年為22.3%,2009年為8.5%,一直處于下滑勢態。
江南春自己也表示,當年分眾主業做大后,試圖通過一系列收購探索多個領域,但最后發現取得巨大成功的還是主業,而從事互聯網廣告代理業務的好耶利潤率太低。
有知情人士透露,在好耶最近籌劃上市的過程中,進入中國不久的銀湖基金看中了好耶并決定收購它。“考慮到銀湖的技術背景會對好耶今后的發展有幫助,江南春最終決定出售好耶。”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責任編輯:小齊)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
推薦閱讀
馬云:每個老板在請員工的時候要想清楚幾個問題。你如果對客戶、產品沒有夢想,覺得你的產品就是一個簡單的產品,不要寄希望員工有夢想。員工的夢想很現實,他必須要生存。 精彩推薦 編者按: 談到創業,阿里巴巴董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分眾1.24億美元甩賣好耶 江南春戰略收縮回歸主業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6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