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四大門戶新聞座次基本排定,微博又成為它們爭奪的新陣地。然而,微博之路走起來并不容易。
7月上旬,門戶網站的微博服務集體發生重大“事變”:先是搜狐網的微博服務于7月10日、11日無法進入;第二天,新浪微博的標志旁邊就打上了“測試版”的符號,隨后,網易和騰訊兩家的微博上也跟著出現了同樣的標符?杉幢闳绱,網易微博還是重演了和搜狐一樣短暫“停運”的現象。
呈競爭關系的門戶微博們在同一時間相繼出現同樣的現象,絕非巧合!禝T時代周刊》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門戶網站此舉是受到了監管部門的壓力,“搜狐微博暫停服務是由于審查合規問題,它們的服務中存在非法內容”,該人士透露,新浪微博頁面增添的“測試版”字樣正是體現出對監管壓力的某種妥協姿態。
微博服務自從在門戶網站上推出以來,短時間內在覆蓋人數、用戶訪問次數、用戶瀏覽頁面及瀏覽時間等方面,均保持了高速增長。有相關數據顯示,截止到2010年5月,微博服務的月度覆蓋人數已達8065萬,環比增長16.6%。
然而,微博遭停事件的發生,使得微博這一當前“紅得發紫”的互聯網應用暗生危機,也使業界對微博的前景有了重新審視。
微博之危
事情發生后,各門戶對此事三緘其口。
不過,搜狐網的客服代表向本刊記者證實搜狐微博于7月9日23時至7月12日期間關閉,但只表示是為了“維護”,對業界的“出于監管壓力”之說并沒有發表言論。
其他網站的說法和搜狐如出一轍。新浪網營銷中心副總經理劉奇也否認網站打出“測試版”符號與政府命令或其他競爭者有關,并說用戶不必擔心微博服務會被關閉。
然而,其打上“測試版”符號,是為了新浪微博“一周年紀念日策劃再次啟用儀式”的解釋卻令人覺得好笑。新浪微博于去年8月正式推出,至今卻仍然處于試用階段。但對于新浪微博正式上線的時間,相關發言人自始至終都沒有給出準確答復。
盡管門戶公司的相關發言人對此事的回應極為官樣,甚至避而不談,但公司內部人士卻對此毫不避諱。某門戶網站一名工作人員即坦言,“微博遭停是因為微博的搜索詞沒有過濾,能夠很輕松搜索到敏感詞,言論沒有得到適時的監控和過濾,出現了不良內容。”
果然,新浪微博在事發后即開始內部整頓,新浪網總編輯陳彤發出內部通知,“肯定要被刪除的微博,通知監控部門,需要封殺的用戶,拿不準的再請示我。”
有業內人士向本刊記者解釋稱,門戶微博變身測試版的舉動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小運營壓力,“因為一旦發生問題,網站可以以產品尚未成熟,仍處于測試階段進行搪塞。如果是正式上線的業務的話,相關責任就大很多了。”
這位人士表示,由于微博的集成化和開放化,信息傳播速度快并且廣泛,以及可通過手機或其他外部API接口發布,在對不良信息的監控上勢必難度大增,也給產品運營帶來巨大風險。
幾家網站微博服務所出現的狀況以及對此的表態,讓人不免聯想到此前被關閉的網站。據媒體報道,國內最早的微博網站之一的飯否網,因監控不力而被永久關閉時,它也曾以“網站維護”充當借口。
“事實上,雖然四大門戶的微博業務現在開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在政策方面一直沒有通過審批。”上述人士稱,只要政策不明朗,微博還將繼續面臨嚴峻的考驗。千橡互動集團首席執行官陳一舟在談到微博時就曾表示,考慮到風險難控,人人網不會加入完全的微博。
在國內微博出現集體整頓的同時,網絡監管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重視。澳大利亞新上任的總理在前不久表示“審查網絡和審查電影一樣正常”;德國以泄露用戶數據的罪名把美國社交網站Facebook告上了法庭;面對暴力和不良信息,意大利政府要審查谷歌旗下YouTube視頻網站的每一個視頻……
“當任何一種新事物的影響力擴展到社會各個層面時,就必須加以限制,以保證良性秩序的實現”。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責任編輯:小齊)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
推薦閱讀
阿里巴巴強勁的財報表現主要來源于付費會員的增長和增值服務收入的提高。今年上半年,阿里巴巴在國內市場推出了一些新的增值服務,如精準營銷、詢盤管理等。隨著增值服務的種類不斷豐富,以及越來越多的會員對阿里巴>>>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7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