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游戲熱潮退去后的開心網找到新的支撐點,順利過渡到SNS發展的第二階段,是程炳皓下一步的關鍵任務。
如果不是一進門墻上的明黃色五角星沖著人們開心微笑,大多數訪客肯定不敢相信,這里就是每天娛樂數千萬中國白領的大型社交網站開心網的總部,因為這個像考場般安靜的辦公室,實在無法讓人把它和開心網頁面上的輕松明快、熱烈歡騰的氣氛聯系起來。缺乏喜感的辦公環境似乎在告訴訪客,這個團隊的全部激情都注入到了他們的產品中。

其實,這只是開心網在北京的三處辦公室之一,其它兩個也和這里一樣安靜。但最顯著的不同是,坐在靠窗位置上、那個不起眼的瘦小男人領導著整個近200人的團隊。他就是程炳皓。沒有老板作派,也沒有商賈氣息,言談舉止慢條斯理的他,更像一名程序員──躲在屏幕后面改變世界,對他所相信的產品,有近乎完美主義的苛刻;對送上門來的廣告和好處,卻總要挑三揀四,持一種審慎懷疑的姿態。
但就是這樣一位極客和他創造的開心網,卻一度置身于輿論的風口浪尖,遭到傳媒的口誅筆伐。從侵權案到反廬舍聯盟,從讓廣告商排隊到應對用戶流失的質疑,程炳皓在中國SNS的發展史上算得上一個功過是非還難以評說的人物。而采訪中,程炳皓給人的最深刻印象就是“不著急”,而廣告主、開發者,甚至做投資的人,好像對開心網更“著急”。我們不禁要問,到底是怎樣的信念和信心支撐了程炳皓“不著急”的狀態?
“宅男”程炳皓
如果把程炳皓放到普通人堆兒里,可能很容易淹沒,他屬于不善言談的IT宅男一類。甚至,每次開口應答前他都習慣停頓三五秒,腦子里卻不知進行著怎樣的高速運轉。少年時的程炳皓有100個理由變成一個默默無聞的人。比如,他為了一紙城市戶口而遵從家里意愿沒上大學,而是選擇了冷門的核化學中專專業,1991年畢業后,直接進入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工作,一干就是6年。也正是在那段時間,程炳皓接觸到計算機,掌握了BASIC語言,并發現了自己在編程方面的超常能力。
程炳皓在接受其他媒體采訪時曾稱,“其實寫程序是一件讓人特別愉快的事,也很講藝術,和畫畫、雕塑差不多。寫程序的人其實都是特別簡單的人。”可以想見,那一時期的程炳皓可能苦心孤詣地想做一名編程高手,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和機器、代碼交流,至于現實世界的社交,也許囿于家庭和生活方面的種種限制,被壓抑了許多,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很“宅”。而后來打開他溝通新世界的互聯網,那時候還沒有出現。
抱著做編程高手的理想,程炳皓1998年加盟了新浪網并成為創始團隊中的一員,一路從高級工程師走到代理CTO。這期間負責開發新浪搜索引擎“愛問”近3年,卻被高層一句“無法超越百度”而強行下馬。這對于一個搞技術出身的人來說,是極大的打擊。程炳皓還因為工作過度,患上了嚴重的干眼癥,但3年來的帶病堅持工作,并沒能換來一個好產品的誕生。
“我發現,在大公司要做一件新的事情是非常困難的,這個事實讓我有了心態上的轉變。”一直追求完美的程炳皓意識到,大公司的工作方式讓自己變得非常不開心,他想主導自己和自己產品的命運。人生的事,總是回頭看才能連成一條清晰的線。也許正是孤獨的原子能研究院的工作和不開心的新浪網的經歷,給程炳皓創業──建立一個“讓朋友們可以開心地在一起”的網站埋下了伏筆。
2008年,這個自稱每晚8點準時下班,回家陪老婆孩子的宅男,竟然動用了自己300萬元的積蓄,開始創業。自此,程炳皓調動了自己體內積蓄十多年的社交渴望和娛樂能量,將它們發揮到極致。初創階段的開心網就是程炳皓DNA的復制版,而開心網最大的跨越就是把這種開心社交的DNA復制到數千萬計、有著和宅男程炳皓類似需求的中國白領用戶身上。這使得開心網聚集巨大力量的同時,也使開心網和程炳皓成為了湍流的中心,各種問題接踵而至。

開心網=偷菜?
2008年3月開心網最初亮相時,白領階層普遍認為這是一個在工作之余休閑娛樂、消磨時光的網絡平臺。只要勤勞就能“致富”的網頁游戲;平時工作忙碌,無暇與朋友小聚的職場人;在QQ、MSN上不愿開口與人交流的隱身族,都可以在游戲中與好友進行簡單的互動交流。
身為SNS網站,開心網并沒有逼著用戶進行實名注冊、填寫個人資料。這也是用戶起初能夠接受開心網的一個原因,開心網更寬容,只要你想尋開心、找樂子,這里有填充你無聊時光的游戲。如果你真的想用開心網進行社交,那么相比以請客吃飯看電影的方式維護朋友關系,開心網提供了更低成本的選擇。游戲中善意的惡作劇與互動,讓你每天都可以和朋友打個招呼。
最早推出的爭車位和買房子組件的火爆程度是超乎所有人預期的。這些與現實社會息息相關的網頁游戲需要用戶定時定點登錄進行操作,要想有好車名車組建的車隊進行拉力賽,要想住上高檔小區,就要勤奮地完成各種在線任務。用戶中不乏有愛好鉆研的狂熱分子,甚至制作了Excel表為自己安排偷菜日程。除了個人行為外,還有大量的貼吧和開心游戲攻略網站出現。一時間,滿足了各種用戶不同需求的開心網,成了人們夜以繼日瘋狂熱衷的對象。
而開心網也迅速跟進,為了提高用戶體驗,增強網站黏性,2009年的產品更新速度基本保持在兩三個星期推出一個小東西,一兩個月推出一個新組件這樣的頻率。這種在產品研發速度上的“快”與開心網在商務合作拓展上的“慢”形成了鮮明反差,甚至旁人看來對開心網的這種矛盾關系感到不解。
2008年5月,網站上線短短兩個月后,即有奧美公關找上門來,想幫助客戶在開心網上投放廣告,卻被婉言謝絕。送上門的錢都不要?程炳皓坦言“那時我們真的沒有人手和精力去做,所有的重點都放在發展用戶上了”。開心網不著急,是因為它不能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貿然行動。
但反廬舍聯盟來了。企業開始封殺影響員工工作效率的開心網,開心網不能再憑網頁游戲走天下。開心網也意識到通過網頁游戲黏住用戶的“有效期”十分有限,這個以“和朋友們在一起就很開心”為初衷的社交網站必須找到用戶的下一個興奮點。
按照開心網副總裁郭巍的說法,一個產品在普通消費者心目中,和在公司內部、投資人、媒體眼中有著完全不同的描述。開心網早期的成功,在用戶心中建立了一個等式:“開心網=偷菜”。“用一個不恰當的比喻來說,就好像‘腦白金=送禮’一樣,但在開心網公司內部,還是把它當作社交網絡來運營”,郭巍說。但總的方向是,開心網不可能永遠等于偷菜。
內容這道坎
2009年4月,開心網增添了轉帖功能,這也是其作為一個SNS網站為自己定下的第二階段目標──將用戶從網頁游戲中的虛擬聯系,向更為實在穩固的朋友關系進行引導。通過一鍵轉帖,使得用戶對好友的興趣愛好和價值取向有更多了解,并產生現實層面的更多交流。
“為什么很多人到開心網上看轉帖,而不去門戶網站看新聞?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程炳皓不緊不慢地說道,“其實這就是圍繞朋友關系挖掘的一個新價值。只不過是把朋友關系這個元素加入到閱讀信息的功能中,從而成為一個更好的產品。”這也是游戲風潮漸漸退去后,開心網保持用戶活躍度、夯實關系的一個產品戰略。
資訊轉貼只是第一步,是一個基本功能,但開心網畢竟不是產生內容的媒體,做工具還可以,制造資訊的影響力就很難。而今年上半年火起來的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就明顯具備主流影響力的優勢,分走了許多在開心網看資訊的用戶流量。
最近半年的Alexa數據顯示,開心網的流量呈明顯下滑趨勢,最近3個月用戶量、頁面訪問量分別下降25%和40%,人均頁面訪問量也從春節時的 40個跌至25個左右。但程炳皓對此的回應卻輕描淡寫地像個局外人,“如果一個人是開心網的用戶,后來又有一個挺好玩的網站吸引了他,導致他上開心網的時間減少,這都是有可能的,而且這是他的權利。”
程炳皓自信的背后其實是對開心網巨大潛力的了解。對比“過來人”美國同行Facebook,其創立的第二三年,即2005、2006年也過得比較困難。2007年Facebook高調開放API,吸引了大量第三方應用,用戶從幾千萬增長到2008年1月過億,實現了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開心網目前擁有8000萬用戶,創業兩年半有過兩輪共計2300萬美元融資。過去兩年多發展勢頭實際上比Facebook初創的兩年要好,但同時面臨質的飛躍考驗。
程炳皓面前的鴻溝其實和內容,或者說應用有很大關系。轉帖只是一個基本功能,Facebook用戶增長早期并沒有像開心網借助社交游戲等殺手應用,而是通過提供可隨意留言的“墻”、朋友信息推送“Feed”服務、圖片分享、視頻分享等功能一步步帶動人氣,最后通過開放平臺實現質的飛躍。而目前 Facebook已經迎來5億用戶,它在今年上半年開始做的事情是切割平臺和社交游戲的過強聯系,這也造成用戶黏性下降,用戶流失,但對平臺的長遠發展是好的。
Facebook走的是先工具、后游戲、最后電子商務的路,而開心網的發展正好是Facebook的顛倒版。開心網由社交游戲聚集早期人氣,現在已經面臨熱門游戲退潮的問題,接下來勢必要豐富工具,提高用戶對內容和應用的分享量,同時中長期任務是搭建開放平臺,最終成為有商業價值的電子商務平臺。這也是程炳皓不著急的原因,因為國外SNS的諸多玩法開心網還沒有真正推出,還有很多吸引用戶的組件可以增加進來。
其實開心網今年5月13日就宣布開放平臺,首批推出的11款第三方應用程序,主要分為實用工具和社交游戲,其中既有YOKA時尚推出的團購網,也有個人開發的實用工具。但這只是初步,開放平臺的API還沒有完全梳理完成。程炳皓并不回避分成問題,“將把高比例的分成留給合作方,甚至在對待個人開發者時,開心網愿意再多出讓一些比例”,他毫不掩飾地說。
當然,豐富內容的過程也同樣會面臨和游戲遭遇監管等類似的政策風險,未來的新聞資訊、視頻分享,可能都會觸及牌照問題。但已經完成兩輪融資的開心網相對占據了一個比較安全的位置,所謂問題可能只是前進中的小路障。
廣告:投之有道
去年初,已擁有2000萬用戶的開心網還只有兩名廣告銷售人員,他們甚至無需背負硬性的廣告銷售指標,就已經輕松實現月廣告收入700萬人民幣的業績,更有傳聞說2010年開心網的廣告收入目標是2~3億元人民幣,但開心網內部人員并沒有確認這種說法。不過業內都有常識,開心網到現在的用戶規模和活躍度,要想賣廣告可以立刻盈利;而早點變現還是晚點變現,則跟公司的融資情況有很大關系。
眾多看好開心網平臺的廣告商,幾乎將開心網銷售人員的電話打爆,這就造成了廣告商“排隊”的現象。但程炳皓卻堅持認為,“在我們的產品中植入一個品牌,希望這個過程對用戶體驗是有增強,而不是干擾”。
這就是開心網對于廣告的態度。廣告,這種給商家最大限度話語權,對于用戶來說干擾性最強的事物,開心網卻要將它轉化成游戲中有機的組成部分,不給生硬廣告的泛濫空間。因為一旦觸犯用戶的忍耐極限,將面臨大量用戶流失。
目前開心網的廣告形式主要有硬廣、植入廣告和組件廣告,其中又以植入廣告為首選,因為這樣可以最大限度保護甚至提升用戶體驗。程炳皓為此下了一道死命令,一個游戲中只能植入一個品牌。
而一個廣告從構思到最終上線,需要3個月的時間。開心網擁有一個十幾個人的廣告策劃團隊,“其實商家對SNS植入廣告的接受度比我們通常預期的要快。很多廣告客戶就是開心網的用戶,對網站功能本身就很熟悉,甚至已經有一些初步的廣告構思。”程炳皓解釋道,但每個廣告仍需要十分嚴密的設計,并獲得產品部的同意后方可上線。
憑借著幾近苛刻的標準,開心網的廣告植入并沒有引起用戶的大量不滿,反而獲得了較好的宣傳效果。中糧為推廣其新品悅活果汁,在買房子組件中組織了種植大賽,并實驗性地將開心網作為唯一的推廣渠道。在該活動舉辦的兩周內,開心網用戶在網頁游戲中通過辛勤勞動成功“收獲”悅活果汁6885萬瓶,該品牌果汁線下實際銷售增長了30%。
慢工出細活的開心網始終在控制著廣告投放量和廣告品牌的選擇,“我們的廣告環境特別好,每個頁面上只有一個廣告位,不影響用戶體驗。”開心網副總裁郭巍也深受程炳皓的影響,時刻以用戶體驗為先。目前,開心網雖沒有靠廣告收入實現盈利,但已經能夠維持公司日常運轉,尚無第三輪融資需求。
開心網在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領域中算得上是異類。在這每分鐘都在制造億萬富翁的行業里,在一片融資上市、炒作概念的喧囂聲中,程炳皓卻專注于自己頭腦中SNS的“游戲、內容、電子商務”的三步走路線,不急于將用戶資源變現。他自然是對下一步內容更豐富、游戲也更加規范化的未來,有著清晰的愿景和一筆心中的大賬。就像開心網副總裁郭巍說的,“錢對于開心網的發展非常重要,但沒有用戶體驗做基礎,不能將這個平臺做到足夠大,就只能賺眼前的小錢,而失去未來巨大的財富。”
開心網為什么不著急?或許就是因為在程炳皓眼里,別人都太著急了。
進入論壇>>(責任編輯:列娜 )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王小川表示:“搜狗將首先在市場份額上發力,這將直接帶動搜狗的收入。在此基礎上,搜狗將通過技術和產品創新,彌補百度搜索方面的不足。” 一家是國內最大電子商務公司,另一家則是知名門戶網站,為了同一個夢想電子>>>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商業價值:開心網為什么不著急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7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