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在為止,人事權和財權都已經掌握在外方控制下了,運營目前還是由我們這邊的一位銷售副總裁管理。”一位智聯招聘的員工透露。
在過去的一個星期,智聯招聘的控股方澳大利亞Seek公司罷免了CEO趙鵬、COO雷衛明、高管陳旭和倪陽平四位管理層。盡管當時還是CEO的趙鵬也曾試圖先發制人,但這場對公司控制權的爭奪最終仍以投資方董事會的決議告終。
對于當事人CEO趙鵬來講,這絕對是一場略帶諷刺意味的“災難”:如果說2009年8月突然辭職的前CEO劉浩是因為業績沒有達到投資方的要求,那么趙鵬遭遇的“原罪”也許恰恰是他接掌智聯招聘以來的一系列動作讓公司實現了盈利。
無論如何,在資本面前,一切“人情”都顯得太過蒼白。中國的互聯網創業者在巨額融資的浪潮中又以血的教訓書寫了一段為他人做嫁衣裳的唏噓案例。
被套的SEEK
一位智聯招聘內部員工透露,投資方就像是來“摘桃”的,而且十分迫切。SEEK公司在投資并控股之后一直沒有在實際上掌控這家公司的原因是它還沒有實現盈利,外方也知道應該本地化經營管理。
而現在,盡管智聯招聘2010年一季度才宣布盈利,但半年以來已經具備了持續盈利的能力,只不過沒有那么焦急所以才拖到今年才在賬面上實現了盈利。
已經成立了14年的智聯招聘實在令它的控股投資方等得太久了。
Seek在2006年10月注資智聯招聘的時候只持有該公司24%的股份。在Seek看來,雖然智聯招聘不是當時中國網絡招聘的市場領導者,但中國市場顯然比澳大利亞大多了,另外智聯招聘的業務及模式與Seek十分接近,讓Seek充滿了期待。
然而到了2007年6月30日,智聯招聘的網上收入增加了67%,遠遠超過市場領導者28%的增長,市場份額也有了增長,但它仍然有310萬美元的虧損。
到了2008年6月30日,Seek增持智聯招聘股份到34.7%的份額,智聯招聘的收入也增加到了1223.5萬美元,但仍舊虧損623.1萬美元。
一年之后的2009年6月底,Seek終于通過不斷的吸入股份,達到了持有智聯招聘56.1%股份,成為控股股東。此時智聯招聘為Seek集團貢獻的收入也達到了3366.5萬美元,但虧損也增長到了1725.4萬美元。
Seek公司在其2009年財報中闡述,盡管該公司擁有智聯56.1%的股份——超過了一半,但股東協議上標明seek不管其財務和運營的政策。
這樣不劃算的事對Seek來講顯然是不能容忍的。Seek上市公司的壓力使它對智聯招聘的盈利、上市等預期愈加迫切。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責任編輯:叮當)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
推薦閱讀
Google日前宣布放棄GoogleWave信息及社交網絡服務。此前,Google的NexusOne計劃已經夭折,Android也未能帶來收入,而CEO施密特更為四個月前在中國“犯錯”而懊悔……這家不斷在全球范圍內染指諸多領域卻又傲慢的公司>>>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7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