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文學公司在上周推出電子書時,該公司背后的作者團隊規模也同時曝光。“我們旗下共有110萬名作者,可以達到每天更新1億字的總量。”該公司相關人士如是說。盛大文學目前占據全國網絡文學90%以上的市場份額。根據它所公布的作者數字,我們看到日漸壯大的網絡文學產業的規模。
伴隨中國互聯網過去十多年的普及進程,網絡作者已經成為一種新職業。這個行當的模式是將文學作品量產并形成“長尾效應”。它生產的是“故事”,但到底有多少人可以靠寫故事謀生甚至積累財富呢?
“爛筆小秀才”年收入10萬元
很想轉做全職作者
“爛筆小秀才”是起點中文網簽約作者,通過寫作實現年收入10萬元。他每天寫作6000字,已經發表兩部小說,作品總字數超過百萬字。網站的編輯形容他“正在上升期”。
在現實生活中,這位小有名氣的作者是一名國企職員。他說:“因為寫字的收入已經超過我的工資,現在我很想轉做全職作者,正跟家里人商量呢。”
“爛筆小秀才”認為,寫作給自己帶來了心理和物質方面的雙重幸福,唯一的煩惱只是偶爾出現的“創作瓶頸”。他的工作狀態通常是這樣的:白天工作,下班后晚上7點至10點寫作,周末則寫得更久一些。“其實寫作這東西是很講究代入感的,那讓我覺得很暢快而不是辛苦,再加上讀者的肯定所帶來的成就感,我愛這份職業”。
更令“爛筆小秀才”欣喜的是收入激勵,“稿費加上全勤獎,一個月可以達到上萬元”。記者了解到,文學網站為作者們制定了一個繁雜的收入體系。由于電子版作品的閱讀要收費,網站可以采取分成的做法,以稿費的形式將這部分收入支付給作者。此外,網站還會給作者提供各種“福利”。例如,每天更新作品達到一定的字數,就給作者發放“全勤獎金”,這看上去很像是公司對員工的激勵。
正是在收入來源穩定的前提下,“爛筆小秀才”的職業規劃多了一個方向:“首先是獨立作者,然后朝出版界發展,或者做影視劇改編。”對于愛好文學的青年來說,這樣的職業規劃比做普通職員更加浪漫和激動人心。
“無罪”年收入30萬元
想要更加完整的權益
并不是每一個作者都像“爛筆小秀才”那么幸福,另一位網絡作者“無罪”由于不滿足于和文學網站之間類似于公司和員工的關系,他和網站展開了博弈。
“無罪”通過寫作實現年收入30萬元。他每天寫作8000字,最瘋狂的時候每天寫作1.5萬字,已經發表7部作品,作品總字數超過800萬字。很多人喜歡他創作的《流氓高手》和《羅浮》。
800萬字是令人咋舌的創作量。“我是學理工科的,和很多人一樣,也是因為喜歡看小說而開始寫作的”。2005年,當“無罪”發表第二部小說的時候,發現自己得到了比在工廠工作更高的收入,因此他毅然轉入全職創作,隨后進入了寫作的全盛期。“我曾經每天寫作8個小時,如此高產連我自己都覺得驚訝”。
去年底,“無罪”離開了合作多年的老東家起點中文網。“我跳槽,只是因為我覺得和作者的付出相比作者應該得到更多。”“無罪”說,自己雖然從網絡寫作中獲益不少,但網站對作品權益的買斷“不夠公平”。如果再干下去,自己得不到完整的權益,給作者的分成比例也不令人滿意。
“無罪”也承認,即便和文學網站已經產生了矛盾,但“這些網站對市場的繁榮壯大仍然起很重要的推動作用。在網站和作者群的集體努力下,我們正身處黃金年代,這一點毋庸置疑”。
黃金年代使“無罪”對自己的職業有更多的期望。他想要更加完整的權益,包括完全屬于自己的網絡游戲和電視劇的改編權以及更高的閱讀收入分成,并且不太愿意自己的作品權益被網站完全“買斷”。他期待的是更加完全的市場競爭,“需要更多的網站參與其中,給予作者多種選擇”。他希望契約的雙方可以實現對等,從而減少作者的煩惱。
市場化的黃金時代不等于
最幸福的寫作時代
“市場化使網絡文學變成了產業,但對作者來說,能心無旁騖、自由自在地創作的幸福日子卻遠去了。”前輩作者、筆名“說不得大師”的邢山虎這樣感嘆說。
他現在是網游公司麒麟網的總裁。在上周開幕的中國游戲展Chinajoy上,根據他的網絡文學作品《傭兵天下》改編的同名游戲被藍港在線推向歐洲市場。
邢山虎表示,目前網絡文學市場正走向繁榮,但市場化也沖擊著作者們的內心,要重復“我們當年的心境”恐怕很難。
被邢山虎形容為“幸福”的是某種單純的創作欲望。他從2002年開始寫作,“寫得很少,每天能寫3000字就不錯了”。有一年他甚至“停工”在家,專職寫作。“五年寫了200多萬字,跟現在的高產作者不能比,但我很快樂。”邢山虎回憶說,“那時候沒有所謂的網絡文學市場,作者和文學網站也都看不到什么收入,我們寫作和編輯推出都是憑愛好。”最后,當大家發現這個愛好竟然能轉化為收入時,都有種無心插柳的欣喜。
現在的情況發生了變化,資本的介入推動了行業的繁榮,網絡寫作成為一種職業。有利益就有刺激,雖有幸福,卻也有紛爭、有煩惱。在大量的作品中,出現了單純碼字以賺取收入的情況,也不乏情節結構雷同的情況。工業化流水生產帶來了制造業的大繁榮,但文學創作也可以重復這樣的道路嗎?
“目前的創作水平仍然是偏低端的。”中國最早的網絡作者之一、筆名“李尋歡”的路金波如是說。他現在的身份是知名出版人。路金波認為,要實現更為理想的市場狀況,需要網站為作者提升服務質量,也需要讀者和作者同步提高對作品質量的要求,但這需要時間,“現在還得熬著”。
至于“爛筆小秀才”和“無罪”這樣的作家,他們難免需要在收入和創作心態上把握好平衡。
年收入超10萬者
僅百人左右
然而,在上百萬的網絡作者中,能夠像“爛筆小秀才”和“無罪”這樣談論收入和職業規劃的只是一小部分人。事實上,市場繁榮和作者增收還并不能畫等號。大部分作者從寫作中掙到的“還談不上是收入,最多是零花錢”,盡管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
“我希望那位‘爛筆小秀才’不要放棄自己的工作,別急著轉做全職。”作者李先生在聽聞同行的職業規劃后連忙擺手如是說。他是位兼職作者,作品曾在文學網站“晉江”上發表,后來出版成書,在多家報紙上連載,并在電臺播出。“這部作品的收入更多的是來自線下,例如版稅,從網上閱讀中沒賺到什么錢。在我所接觸到的作者中,更多的只是愛好,順便賺一點零花錢而已,也許一個月就一兩百元”。
在這位作者看來,文學網站的功能更多的還是給文學青年們提供創作的平臺,至少在目前并不能成為大多數人謀生的手段。“很多人就把他當成個出書的窗口,先吸引人氣、積累名氣,再引起出版社的注意”。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很多人也只是玩玩票”。
“無罪”從他的圈子里獲得的信息是:在最大的文學網站那里,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的簽約作者有100人左右,其中能做到30萬元以上的也就20多人,其中上百萬元在10人左右。這和簽約作者總數比較后可以看出,至少在目前,網絡作者并不是能讓大多數人發家致富的職業。
“我覺得這樣也挺好。”作者李先生說,“互聯網在推動文學成為一種產業,但對于寫作者本身,還是憑愛好寫作最為理想。要不然,很容易變成為了收入而單純地碼字,那怎么保證質量呢?”
進入論壇>>(責任編輯:原野)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昨天,針對此前中航信清理外掛平臺,全國百家機票平臺提出與中航信和解一事,中航信某高層表示,該事件不存在什么“和解”,公司完全是根據中航協的規定清理市場,這些機票平臺必須獲得中航協認定的合法代理人資格才>>>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8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