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 深藍】坊間曾流傳這樣一個故事:當年英國人把香煙帶到上海灘時,中國人并不買賬,這使得哪些準備在中國大賺一把的英國煙草販子們極為光火。但光火歸光火,錢還是要想法子賺的。今天看來,英國煙販的法子其實很簡單:他們雇傭了一批閑漢,讓他們向路人免費發放煙卷品嘗。貪便宜是大部分人的普遍弱點,既然不要錢,嘗一嘗又何妨?就這樣,英國人培養出中國的第一批煙民。接著就輪到煙民們光火了:因為當他們發現抽煙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時,贈香煙的閑漢們卻早已作鳥獸散……
在商界,類似的故事枚不勝舉。于是,就不斷有人在諄諄教導我們:天上不會掉餡餅,天下不會有真正免費的午餐,等等。事實也如此:縱觀古今商史,成功的商人,往往是善于讓顧客自覺從口袋里把錢掏出來的高手。如今的周鴻祎無疑算得上是其中一個高明的運營者。
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吧,當熱鬧的互聯網上出了個周鴻祎,把360安全衛士和360殺毒軟件免費送出時,立刻有人站出來示警:當心被他套住——他周某人并非活雷鋒,憑什么倒貼銀兩為你免費開發軟件?平心而論,說這話的人多半有眼紅之嫌。
不過,如果說“免費殺毒”之舉僅僅是讓人有些擔心“被套牢”的感覺,那么,本月20日的一則新聞則更讓人難以理解:日前,周鴻祎低調的公布了360安全衛士的一條新的修改計劃——360安全衛士將很快推出一個沒有任何廣告的新版本,原有軟件頁面上的僅存的文字廣告已經被拿掉,而這部分廣告價值至少是每年5000萬。地球人都知道:廣告收入是互聯網廠商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連廣告都不做了,喝西北風去?記者為此致電360內部知情人士,證實消息來源真實可靠。
上次周鴻祎與金山的“微博大戰”,讓金山一夜之間賠了6個億;這次360由“白送”改“裸奔”又是意欲何為?業界人士對此看法不一,其中不少人認為周鴻祎在制造噱頭吸引人們的眼球,并借機打壓競爭對手。其實但凡有些頭腦的人都能認清一個道理,打壓對手的方式很多,上次的一次微博口水戰已經讓金山損失六個億,此次周鴻祎何苦自斷一臂,損失5000萬來賠本賺吆喝呢?對于普通用戶來說,江湖恩怨、商場紛爭與我何干,絞盡腦汁猜度360的真實意圖,更無太大意義。因為360作為一家商業公司,如何進行商業策劃,那是他自己的事情。用戶最關心的是:360是不是最理想的為其的電腦“看家護院”的殺毒軟件。
在商言商,無利不早起是商人們的普遍特征。因此,要回答360軟件是否存在免費陷阱,關鍵是要搞清楚免費的360軟件能否給360帶來更大的商業利益。如果能,我們就有理由相信360軟件的“誠意”,因為免費軟件做的越好,用戶群體越大,360獲得的商業利益越大,何樂而不為?
事實上,做這種“免費”營生的,360在殺毒界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但是在整個IT界,騰訊,126郵箱,還有搜索引擎(百度、谷歌)、淘寶的免費開店等等,這些都是免費的,現在活得都很好,而且越做越大。這說明他們雖然沒向普通用戶收錢,但肯定會向另外的人收錢,也就是說,存在著一個由免費支撐起的盈利模式。這個模式與免費模式相輔相成,呈良性循環,免費做的越好,用戶忠誠度越高,盈利就越大,這使得商家能夠始終保持做好免費的內在動力。以騰訊為例:免費的即時通訊工具QQ給它帶來數以億計的忠誠用戶,就是憑借著這些忠誠的用戶,僅移動QQ一項,就給騰訊帶來了巨大的盈利(通過與通訊運營商分成)。(查最近的數據加上)因此有人戲稱,馬化騰造了一只“永動的企鵝”。這也許只有在數字化的網絡時代才可以做到:數字化產品的成本取決于用戶數量,當用戶群體不斷壯大時,成本會迅速攤薄。騰訊、百度、126免費郵箱等證明了這種商業模式是可行的。
所以,360免費殺毒是成立的。至于它是否能夠長期存在下去,應取決于兩點:一是它的免費軟件應是優質的、可靠的,只有這樣才能贏得用戶的忠誠度并不斷壯大用戶群;二是必須有相應的增值模式支撐,否則免費大餐就難以維系。目前看來。周鴻祎正一如既往的走在他為自己規劃的“免費之路”上。按照這個思路,為了贏得更多用戶,一年扔掉5000萬廣告費,未必劃不來。至于360的增值模式會有哪些,在360未將其面世之前,大概只能設法撬開周鴻祎的抽屜了。
進入論壇>>(責任編輯:原野)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近日,在阿里巴巴云計劃平臺上一則名為“和兄弟合伙創業剛開始就被拋棄”的帖子引起了極大的關注,網商們熱烈的討論吸引來了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的關注。 近日,在阿里巴巴云計劃平臺上一則名為和兄弟合伙創業剛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殺毒廠商廣告背后的秘密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8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