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網絡版今天撰文稱,隨著高齡用戶的增加,Facebook正面臨如何判斷用戶是否已經死亡這一棘手問題。
用戶受到驚嚇
科特尼·普文(Courtney Purvin)上月訪問Facebook時被嚇著了。該網站建議他與四年前在她婚禮上演奏鋼琴的一位老朋友聯系一下?墒牵@位老朋友今年4月剛剛去世。
“把我嚇得夠嗆,”她說,“好像他起死回生了一樣。”
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擁有約5億名用戶。該系統能夠提醒用戶記住好友生日,以及與一些久未聯系的好友交流感情。但是當有用戶去世時,Facebook卻無從知曉。因此當Facebook通過算法自動向用戶推薦他們已經去世的好友時,會帶來一些煩惱,甚至產生一些怪誕的情景。
Facebook表示,該公司已經盡力預防這種推薦“死人”的做法,但他們同時也承認,尚未找到很好的解決方案。
Facebook發言人梅瑞狄斯·切恩(Meredith Chin)說:“這是一個敏感話題?吹绞湃サ暮糜延痔鰜砜隙〞鼙。”但她也補充道,考慮到Facebook的規模,“而且每天都有人去世,我們無法完美地解決這一問題。”
死亡問題凸顯
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通訊學教授詹姆斯·卡茨(James E. Katz)認為,Facebook正在經歷“一個成年的問題”。他說:“Facebook的早期用戶很多都是年輕人,死亡的情況很少見,而且對他們而言,死亡有些過于悲慘。”
但現在,65以上年齡群是Facebook增速最快的用戶。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comScore的數據,Facebook僅今年5月就新增650萬人,較2009年5月翻了3倍。65歲以上用戶的死亡率顯然是最高的,所以今后的問題只會越來越糟。
37歲的科技寫手塔姆·唐森德(Tamu Townsend)表示,他經常會收到與已過世的親朋好友聯系的提醒信息。他說:“有時,他們的面容浮現出來時會令人頗感寬慰。但有時,卻會令人不快。這個服務在讓你與一些無法再聯系到的人重新取得聯系。如果這是剛剛去世的人,或許比較明智。”
普文則表示,當她從最初的驚嚇中回過神來以后,便會為這個提醒感到高興。她說:“這讓我開始談論他,想念他,所以這很好,但的確有點令人毛骨悚然。”
方法與時俱進
Facebook對待死亡用戶的處理方法也在與時俱進。期初,當Facebook了解到某位用戶已經去世后,便會立刻刪除其資料。但切恩表示,Facebook現在已經意識到保留這些用戶資料的重要性。這可以為人們提供一個網上吊唁的場所。
在2007年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發生后,很多用戶乞求Facebook讓他們一同紀念受害者。現在,用戶可以通過Facebook來緬懷已去世的用戶,或者將一些個人信息刪除,并且不讓其再出現在搜索結果中,但好友仍然可以在這些頁面上留言。
盡管如此,Facebook仍然需要找到一些方法來判斷用戶是否已經過世。但是考慮到每名Facebook員工需要為35萬名用戶服務,因此必須要由電腦來完成這些工作。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約什·伯諾夫(Josh Bernoff)認為,對于Facebook這樣規模的網站而言,自動化是社交媒體成功的關鍵。他認為,當電腦無法做出判斷時,可以發動用戶。他說:“一種自動化的方法是添加‘他是否已死?’這樣的按鈕,讓他人進行匯報。”
這也的確是Facebook正在做的事情。想要對某名用戶進行“緬懷”,家人或好友必須要填寫一份表格,并提供此人已去世的證據,比如一個指向訃告或相關新聞的鏈接,以供Facebook員工審查。
但是很多用戶并不了解這一功能,所以就有很多已去世用戶的頁面仍然處于正常狀態,并出現在其他用戶的好友推薦列表中。
被惡作劇利用
切恩表示,Facebook正在考慮用軟件掃描用戶頁面上的“安息吧”或者“我想你”之類的
推薦閱讀
酷6網在世界杯期間的流量新高和品牌影響力提高,引來了個別同行的恐慌及敵視。近日,優酷網連續發表多篇文章,誹謗、挑釁酷6網世界杯期間流量數據造假,并通過各類媒體進行大肆宣揚,對酷6網的商業聲譽造成極大詆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Facebook遭遇煩惱:不知如何處置去世用戶頁面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9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