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市場開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不和諧聲音。動不動就是三四折、一二折的誘惑,真的可以帶來這么大的優惠?這種優惠背后的成本控制在哪里?盈利的模式又是什么?畢竟商家一直是無利不起早的。
如果說第一個吃螃蟹者是團購的楷模,那么隨著越來越多的跟風者進入攪局,那么團購市場就難免不出現問題了。目前團購市場最吸引眼球的自然是大幅度的讓利行為,也只有這樣才能激勵更多的用戶選擇自己的團購網站或者參與進來。但是成本的控制不是沒有限度的,如果說可以憑借一兩次的活動進行宣傳的話,那么沒有持久性的活動支持,用戶的忠誠度幾乎為零。
但是依托什么來持續性地進行低價的誘惑?燒錢真的可以燒的起嗎?如果燒不起了,怎么辦?于是問題就來了,團購背后悄然涌動的風險不期而遇。于是有人在團購之后,網站卻沒有兌現,自己支付出去的款項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有的團購網站把消費者的退貨款退到自己網站給用戶設立的虛擬賬戶中,但是用戶無法把這筆錢返回到自己的支付寶或者銀行卡中,這樣無形中這筆錢最終還必須在網站消費,這其實已經是一種強制消費的逼迫了。有的團購網站在經營不善的情況下,自行倒閉,消費者虛擬賬戶的金額不知道該如何索討?
其實這已經成為網絡詐騙的一種變種。中消協已經不斷接到有關團購的投訴,其中主要的情況是,團購網站以低廉的價格為誘餌吸引購買者下訂單,隨后以貨源緊張等理由遲遲不發貨,最終關閉網站玩失蹤。更主要的是,這些團購網站,無論是在工商部門、網絡監控部門,都沒有任何實質意義上的備案登記,發起團購,一旦出了糾紛,消費者連網站的影子都找不到,更談不上維護自己的權益了。
由于存在著龐大的流量和用戶關注度,現在團購網站的崛起速度非常快,而且由于進入門檻低,團購網站也如雨后春筍一般地涌入市場,百花爭艷,但問題也不少。值得關注的是,一些風投資金也在關注團購網站的崛起。市場預期,到2010年底國內的團購網站的市場規模,應該能夠達到十個億左右。
我們可以看到,國內絕大部分團購網都是模仿美國Groupon的團購網站,2008年11月,Groupon團購網在美國上線,半年后即實現盈虧平衡,其獨特的營銷模式和成功的運作經驗立即引爆了全球團購網市場的興起。截至2010年6月底,國內Groupon模式的團購網站數量已經突破400家。在國內經濟急需擴大內需,擴大全民消費的時候,網絡團購這種新模式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國內的網絡團購很大程度上還出于自發狀態,在現行制度下還存在很多監管上的空白。
由于團購是逢迎一種規模消費需求,大大降低了社會交易成本,有利于促進消費和生產?梢舱驗樗袆e于個體消費,所以團購對中介網站的專業性和資金規模都有更高的要求,如果個人都可以介入其中進行運作,沒有相應的監管來制約的話,那么問題肯定會不斷涌現。這也是目前團購市場欺詐行為越來越多的原因所在。當問題不斷涌現的時候,自然也會引起相關監管部門的關注,而最終團購市場也會大浪淘沙,真正沉淀下來的也不會太多,多數個體的團購網站必然會快速地隕落。
進入論壇>>(責任編輯:沐木)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繼承了西太平洋大學衣缽的米拉馬爾大學教務處掌管學位記錄的福斯特先生證實,唐駿于1995年在西太平洋大學獲得的味電氣工程專業博士學位,并非“計算機博士學位”。 天柱山三祖禪寺主頁稱,釋寬容獲得西太平洋大學哲學>>>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團購市場超低價 成網絡詐騙新變種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9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