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谷歌中國通過內地ICP牌照年檢獲得官方確認之前,谷歌率先在其中文主頁上公布了一項基于“云技術”的音樂服務Google Music。與此同時,再次向巨鯨音樂網增資近百萬元。
所謂“音樂云計算”,簡單的講就是用戶通過音樂軟件,可以將存儲在云端的音樂內容在手機、PC和電視等多種設備上進行播放、分享,無需用戶再費時費力從電腦存儲器中拷貝到其他終端設備。
百度也在提供類似的音樂解決方案,比如百度的音樂隨心聽,通過一個音樂軟件播放不同類別的音樂。
不過,鑒于目前在Google上搜索音樂指向的是由MySpace Music提供的音樂播放服務,以及Twitter和其他信息,此前曾有消息人士確認稱,谷歌此次還將效仿競爭對手蘋果公司的iTune,提供與其搜索引擎相連的收費音樂下載服務,全球第一款能夠支持Android音樂同步功能的手機預計將于2010年末亮相市場。
外界認為,這是谷歌借力巨鯨網進一步搶占內地音樂市場“組合拳”的第一拳。
巨鯨音樂網是由姚明、姚明經紀人章明基以及音樂業內人士陳戈共同參股成立的正版數字音樂發行商,至目前為止擁有310萬音樂資源,同時也在積極研發基于云計算的音樂產品。伴隨此前谷歌搜索界面無法打開,巨鯨借助于谷歌的音樂搜索自然也處在癱瘓狀態,巨鯨之所以對研發依舊看好,正是借助于蘋果、谷歌等IT巨頭在“音樂云計算”上的戰略逐漸清晰。
這無論從蘋果于去年12月份收購音樂網站lala公司,谷歌在今年5月份收購手機流媒體音樂服務公司Simplify Media,惠普在6月份宣布收購了音樂服務提供商Melodeo公司中,均可見端倪。
實際上,各大國際IT巨頭正在緊鑼密鼓地通過增資、收購等方式,把音樂發行商、網站等納為旗下IT產品的內容提供商,今后或將通過下載收費的方式,抑或在基于自身系統的手機終端,甩開移動運營商對于數字音樂收費環節的分成環節,分得更多利潤。
不過,“音樂云計算”這一嶄新模式會否在中國數字音樂市場形成一定程度的洗牌,目前看來前景尚不明朗。在市場份額方面,據相關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國內主要的數字音樂服務商已經被QQ音樂、百度音樂、新浪樂庫占據大片江山,為此代表的網絡在線音樂正是數字音樂市場的主流形式;在收費方面,由于在線音樂受困于盜版問題和滯后的消費理念,再加上運營商及版權提供商對SP的雙重擠壓,尚未形成清晰成熟的商業模式
另一方面,畢竟Apple Store免費應用程序的比例僅為28%,而Android Market中應用程序57%是免費的,相較于蘋果粉絲習慣于Apple store 的收費模式而言,吃慣了免費午餐的Android系統簇擁者能否對這片云買賬?
進入論壇>>(責任編輯:沐木)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華爾街券商考夫曼兄弟公司的分析師在一份投資者報告中表示,美國網絡廣告市場規模在去年第三季度下降5.8%,而今年第一季度增長了7.5%,網絡廣告市場的復蘇帶來了更多市場需求,同時谷歌也可以索要更高的廣告價格。 7>>>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9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