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階段,OEM家具企業貼牌加工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國家具加工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資本得到了原始積累。但是,近兩年來,社會大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降低、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反傾銷等因素影響下,中國家具OEM企業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陣痛,直接面臨"生還是死"的問題。從2008年底開始,廣東就不斷有OEM企業倒閉。
專注于家具網絡銷售的美樂樂家具網的負責人黃先生就指出:中國家具企業為了追求短期的利潤,紛紛走上OEM道路,心甘情愿做起了外國企業的幕后加工廠,OEM雖然能給企業帶來短期利潤,但它們卻是中國家具業的潛在隱患,一味依賴別人,缺乏自立自強的創業精神,同時延緩了中國家具業強勢品牌塑造進程,致使中國家具品牌在與國外品牌競爭時毫無競爭力,市場利潤很小。
究竟是誰動了OEM企業的奶酪?
在以前,15%的利潤是正常的事情,加工企業的奶酪雖然不至于很豐富,但是日子還是很滋潤,而目前的加工企業平均利潤能有3%都不錯了,到底是誰動了這些企業的“奶酪”呢?
首先,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工人工資漲價,廠房租金漲價等,對利潤空間少的出口型加工企業是一種沖擊。另外,家具行業出臺的一些措施的影響。《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將加工貿易企業以國產木材為原料生產的板材、家具等列入禁止出口之列。去年9月,政府又發出通知,家具產品的出口退稅率由13%降至11%。
其次,原材料大幅度漲價。今年木材價格半年增幅達30%,原輔料價格也在持續上漲,尤其是板材、海綿、油漆、五金配件等明顯上漲。據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今年第一季度木材進口總量大幅增加,進口總量達770萬立方米,總金額1.3億多美金,與去年同期相比在數量和總金額上分別增長了37%和60%。
最后,家具加工環節產業轉移的影響。興利工藝廠的一位負責人就坦言:她們公司以前的一些客戶選擇了越南或者非洲的加工廠,因為那些國家工廠的成本低,報給他們家具的價格也比我們低很多,我們雖然有工藝方面的優勢,但是這些都不是核心的東西,很容易被學到的。客戶是追求利潤的,哪里利潤多就往哪里走。
據有關專家預測,家具出口退稅可能還會進一步降低。隨著木材資源的日益緊張,今后木材價格上漲趨勢將不可避免。“目前很多的企業雖然減少了奶酪,但是還是有奶酪可享用。但是,中國的家具企業有40%屬于加工型企業,未來的5至10年,破產、兼并、轉移、轉型創品牌將是未來中國家具OEM企業的主旋律。”黃先生擔心的說。
中國OEM家具的出路在哪里?
中國OEM家具的出路在哪里?這是業界非常關心的問題。黃先生說,現在主要看企業的利潤空間大小,利潤空間大的企業,這些因素對它的影響就小,利潤空間小的企業影響就大。一般大的加工企業選擇了“創建品牌”作為出路,而更多中小型企業選擇了“轉移內地”這條出路,但無論是哪條路,都是為了提高利潤空間。
中小型企業--轉移內地
為了降低成本,原本在布吉、龍崗的很多家具加工廠都搬離了,一部分搬走了,去了貴州、湘西等勞動力價格便宜,土地價格便宜的地方,東莞大嶺山也有很多企業搬去了內地。這些企業都是沒辦法才搬的,創建品牌缺乏資金,因此只有從降低成本消耗角度出發,提升贏利空間。因此企業只能遷移,以進一步降低成本,不搬賺不到錢就只能等死。
大企業--創建品牌
中國家具業的研發實力和資金實力普遍不足,產品附加值低,競爭力弱,所以根本無法與國外強勢品牌匹敵。中國的高端市場幾乎都被國外品牌占據,國內品牌只能以低價位在中低端市場徘徊。中國家具業要搶占高端市場,品牌崛起迫在眉睫。
大型的加工企業在資本方面,管理方面都有優勢,所以選擇了創品牌也相對要容易一些。大型企業前仆后繼、一如既往的在創建品牌這條道路上走著。很多牌子打出了知名度,成功了,有了知名品牌,也就在價格方面有了一定的自主權,利潤空間也隨著增大,這是一條光輝燦爛的道路。
大量初級OEM生產企業破產和倒閉,是國內家具業接受洗牌的時刻到了。家具行業只有通過淘汰低端企業,將部分試圖國際化的企業資源整合,推向轉型,才能實現家居行業強勢制造和流通品牌的夢想。中國OEM家具的出路就在這里。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階段,OEM家具企業貼牌加工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國家具加工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資本得到了原始積累。但是,近兩年來,社會大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降低、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反傾銷等因素影響下,中國家具OEM企業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陣痛,直接面臨"生還是死"的問題。從2008年底開始,廣東就不斷有OEM企業倒閉。
專注于家具網絡銷售的美樂樂家具網的負責人黃先生就指出:中國家具企業為了追求短期的利潤,紛紛走上OEM道路,心甘情愿做起了外國企業的幕后加工廠,OEM雖然能給企業帶來短期利潤,但它們卻是中國家具業的潛在隱患,一味依賴別人,缺乏自立自強的創業精神,同時延緩了中國家具業強勢品牌塑造進程,致使中國家具品牌在與國外品牌競爭時毫無競爭力,市場利潤很小。
究竟是誰動了OEM企業的奶酪?
在以前,15%的利潤是正常的事情,加工企業的奶酪雖然不至于很豐富,但是日子還是很滋潤,而目前的加工企業平均利潤能有3%都不錯了,到底是誰動了這些企業的“奶酪”呢?
首先,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工人工資漲價,廠房租金漲價等,對利潤空間少的出口型加工企業是一種沖擊。另外,家具行業出臺的一些措施的影響。《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將加工貿易企業以國產木材為原料生產的板材、家具等列入禁止出口之列。去年9月,政府又發出通知,家具產品的出口退稅率由13%降至11%。
其次,原材料大幅度漲價。今年木材價格半年增幅達30%,原輔料價格也在持續上漲,尤其是板材、海綿、油漆、五金配件等明顯上漲。據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今年第一季度木材進口總量大幅增加,進口總量達770萬立方米,總金額1.3億多美金,與去年同期相比在數量和總金額上分別增長了37%和60%。
最后,家具加工環節產業轉移的影響。興利工藝廠的一位負責人就坦言:她們公司以前的一些客戶選擇了越南或者非洲的加工廠,因為那些國家工廠的成本低,報給他們家具的價格也比我們低很多,我們雖然有工藝方面的優勢,但是這些都不是核心的東西,很容易被學到的。客戶是追求利潤的,哪里利潤多就往哪里走。
據有關專家預測,家具出口退稅可能還會進一步降低。隨著木材資源的日益緊張,今后木材價格上漲趨勢將不可避免。“目前很多的企業雖然減少了奶酪,但是還是有奶酪可享用。但是,中國的家具企業有40%屬于加工型企業,未來的5至10年,破產、兼并、轉移、轉型創品牌將是未來中國家具OEM企業的主旋律。”黃先生擔心的說。
中國OEM家具的出路在哪里?
中國OEM家具的出路在哪里?這是業界非常關心的問題。黃先生說,現在主要看企業的利潤空間大小,利潤空間大的企業,這些因素對它的影響就小,利潤空間小的企業影響就大。一般大的加工企業選擇了“創建品牌”作為出路,而更多中小型企業選擇了“轉移內地”這條出路,但無論是哪條路,都是為了提高利潤空間。
中小型企業--轉移內地
為了降低成本,原本在布吉、龍崗的很多家具加工廠都搬離了,一部分搬走了,去了貴州、湘西等勞動力價格便宜,土地價格便宜的地方,東莞大嶺山也有很多企業搬去了內地。這些企業都是沒辦法才搬的,創建品牌缺乏資金,因此只有從降低成本消耗角度出發,提升贏利空間。因此企業只能遷移,以進一步降低成本,不搬賺不到錢就只能等死。
大企業--創建品牌
中國家具業的研發實力和資金實力普遍不足,產品附加值低,競爭力弱,所以根本無法與國外強勢品牌匹敵。中國的高端市場幾乎都被國外品牌占據,國內品牌只能以低價位在中低端市場徘徊。中國家具業要搶占高端市場,品牌崛起迫在眉睫。
大型的加工企業在資本方面,管理方面都有優勢,所以選擇了創品牌也相對要容易一些。大型企業前仆后繼、一如既往的在創建品牌這條道路上走著。很多牌子打出了知名度,成功了,有了知名品牌,也就在價格方面有了一定的自主權,利潤空間也隨著增大,這是一條光輝燦爛的道路。
大量初級OEM生產企業破產和倒閉,是國內家具業接受洗牌的時刻到了。家具行業只有通過淘汰低端企業,將部分試圖國際化的企業資源整合,推向轉型,才能實現家居行業強勢制造和流通品牌的夢想。中國OEM家具的出路就在這里。
進入論壇>>(責任編輯:秀芪)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2010年企業在外包企業郵箱上的投入預算:根據艾瑞咨詢的調研數據,2010年企業在外包企業郵箱的投入預算情況中,有46.1%的企業表示仍會增加企業郵箱的投入,有44.3%的企業表示企業郵箱的預算與2009年持平;而有7.8%的>>>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0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