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2010年第一期互聯網購藥安全警示公告,30家發布虛假藥品信息并銷售假劣藥品的網站被曝光。
時隔一個多月,記者登錄這30家被曝光的網站,發現竟然有24家網站仍然可以登錄,繼續向消費者銷售發布虛假藥品信息、銷售假劣藥品。
記者隨后又登錄此前國家藥監局公布的多期互聯網購藥安全警告,發現被曝光的網站仍然在銷售假藥是個普遍現象,甚至有的網站是“慣犯”,多次被曝光,卻仍然在大搖大擺地欺騙消費者。
為什么這些違法網站屢次被曝光,卻屢禁不止?記者就上述問題進行了調查采訪。
違法網站特點:官員專家齊上陣宣傳
為了騙取消費者的信任,這些網站大都偽造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世界衛生組織、某醫學中心或醫學會等政府部門或組織機構的名義,指定、推薦該“藥品”為治療疾病、康復保健的唯一或者最佳產品等。
同時,這些網站的頁面上充斥大量以“政府官員”、“權威專家”、“患者”的名義,通過使用絕對化、承諾性的語言,對“藥品”療效進行虛假宣傳。
記者登錄一家名為“中國股骨頭壞死醫學研究總院”的網站(網址 :http://www.010ggt.com/zjdp.asp)發現,網站在最顯著的位置標注:世界上第一個能根治股骨頭壞死海洋植物藥品。同時羅列了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關舟等十位官員、中外專家對該藥的評價。
記者向這些政府官員、權威專家所屬單位咨詢時被明確告知,這些人從來沒有對這個產品進行過評價,壓根就沒聽說過這種藥品,這肯定是虛假網站借用官員和專家的名義推銷,而這種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現了。
國家藥監局:只有12家合法藥品交易網站
國家藥監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今年第一期互聯網購藥安全警示公告中,經核實,這些網站都已于2009年被有關部門依法查處,但是不法分子通過變換域名、更改IP地址等手段,仍在違法網站大肆發布虛假藥品信息并銷售藥品,性質惡劣。
那么藥監部門如何處理這些網站呢?這位負責人表示,藥監部門收到消費者投訴舉報后,首先對網站開辦單位的資質以及對網站上銷售的藥品是否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進行核實。
據了解,截至2009年7月31日,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可以向個人消費者提供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的網站只有12家。
工信部:網絡服務商鉆審批備案的空子
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新申請的網站在通過備案審批之前,網絡服務商不允許向用戶提供接入服務,也就是說,在審批通過之前,網站是不能使用和訪問的。然而,很多提供域名和建站服務的網絡服務公司并沒有嚴格遵守這項規定。
本月月初,工信部發出通知,根據通知,7月5日備案系統升級完成之前,不受理任何網站信息提交備案,在7月5日后網站備案信息提交將會上報,同時將必須填寫真實性核驗單和負責人照片。
在一家著名的域名服務商萬網,記者以“中國醫學科學院”為名申請域名建立網站。在整個注冊過程中,記者登記的信息全都是虛假的,該網站服務人員也沒有要求提供相關證明,以核實登記信息的真偽。
申請完畢之后,對方告訴記者,匯款到指定賬戶即可開通使用。記者表示擔心備案會通不過,網站客服告訴記者:“你先把錢打過來,剩下的事情我們做,審核不通過就去修改,不影響這期間網站的使用”。
進入論壇>>(責任編輯:蕭芷)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原紅鼎創投創始人劉曉人涉嫌集資詐騙一案,有了最新進展。昨日(6月29日),記者獨家獲悉,劉曉人因集資詐騙1.41余億元,已被湖州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死緩。 原紅鼎創投創始人劉曉人涉嫌集資詐騙一案,有了最新進展。>>>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0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