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微博,網上流傳著這樣一段描述:粉絲過百是內刊,過千是黑板,過萬是雜志;十萬以上是日報,百萬以上是大報;粉絲千萬以上,你就是電視臺了。在“快”字當頭的互聯網時代,以“濃縮”見長的微博成為各大門戶與公司的最新發力點,就連其身后的諸位掌門也手癢難耐,紛紛自幕后走出,當眾織起“圍脖”。
對于玩微博的大佬們而言,以擴大影響力、增加粉絲為目標的,只能算作“入門級”玩家;在找到微博贏利點前跑馬圈地、聚攬人氣的,屬于穩健型中級玩家;用微博做“牙齒”炮轟對手、博得商戰上位的,則是老辣的高級玩家了。
在微博的商業價值未被完全發掘之前,以點擊率為代表的“人氣”依然是互聯網的吸金王道。只要博主名氣夠響、博文夠猛,借助微博的影響力,絕對可以在傳播上制造出人浪效應,并給自己與公司帶來潛在的商業效應。于是我們看到,遠至比爾·蓋茨、埃里克·施密特、史蒂夫·鮑爾默、邁克爾·戴爾、埃文·威廉姆斯、凱文·羅斯,近到李開復、馬化騰、唐駿、張朝陽、周鴻祎、朱駿等人,都紛紛加入到這個新媒體的人氣爭奪戰中。
隨著微博影響力的擴大,大佬們的集體亮相使得這場“灌水戰”多了幾重商業色彩。在看似碎碎叨叨、家長里短的白話下面,是一顆顆不甘寂寞的資本之心。然而在網友看來,比起正兒八經的長篇大論,這些近乎自言自語的“嘀咕”才更具親和力。
與國外相比,國內IT大佬們的微博所體現的個人特質更為明顯,并形成不同的風格。
鐵齒銅牙型
代表人物:周鴻祎
周鴻祎微博。(網絡截圖)
縱觀當下,能將公司間的恩怨演變成微博圈的“公眾事件”,并使對手市值損失幾億者,非360董事長周鴻祎莫屬。42篇連環“檄文”提到諸多涉及金山的敏感話題,其曝料之猛、言辭之犀利,引來無數圍觀者與支持者。炮轟的結果,是金山6億市值的蒸發,以及360用戶的激增。而周鴻祎的“嘴漫金山”也因此被稱為微博“第一戰”,成為網絡營銷的經典案例。
博文摘錄
以前,殺毒行業哪里有今天這么多口水啊,大家都在和氣生財呢,用戶一年一年“納貢”,殺毒軟件一年一升級,這錢賺的多爽!360一來,口水量驟然增 多,根子就在于360強調安全免費,推行免費殺毒,干翻了潛規則,讓用戶不花冤枉錢。沒有口水,就沒有真相。----周鴻祎
循循善誘型
代表人物:李開復
李開復微博。(網絡截圖)
離開谷歌自立創新工廠的李開復,其微博也似乎成了創新工廠的一扇窗口。從飲食起居、團隊活動、創業感慨等都一一在列,內容之廣甚至涵蓋了教子之道,平和的文風極具啟發性,也為創新工廠賺足了人氣。
博文摘錄
植物大戰僵尸完后幾個感想:(1)好玩的游戲可以是不分中西、老少咸宜的,(2)還是美國人制作的游戲最有幽默感、創意,(3)ipad上玩游戲可以用多手指觸摸,比鼠標更便捷、直接,(4)商業模式還是美國式的一次性付費,這方面要多跟中國學習。----李開復
謙虛親民型
代表人物:馬化騰
馬化騰微博。(網絡截圖)
如果你想了解騰訊微博的“草根”路線, 騰訊CEO馬化騰的微博是個很好的參考。從給加班的員工打氣加油,到“變身”客服凌晨在線答網友問,這位“最牛產品經理”將親民理念貫穿于點滴。或許,馬化騰也在傳遞這樣一種信號:給騰訊“織圍脖”,你將有機會與我溝通。
博文摘錄
先會員灰度放量,看系統消耗是否過大及是否有新問題產生需要解決,因海量用戶的服務需謹慎對待。如可承受將全員放開。騰訊視之為成本中心,回饋用戶,不會在此做收費。望安心。----馬化騰
煽情教父型
代表人物:唐駿
唐駿微博。(網絡截圖)
有媒體這樣形容唐駿:這是一個喜歡把“影響力”、“標桿”等詞語掛在嘴邊的人。的確,在唐駿的微博中,經常會看到他寫給年輕人的鼓勵。“沒錢有沒錢的快樂”、“自己不能小看自己”,在勵志與噓寒問暖之間,這位“打工皇帝”切換得游刃有余。隨著微博粉絲的不斷增加,勢必將給唐駿第一部電影帶來更多的潛在觀眾。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責任編輯:原野)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
推薦閱讀
谷歌表示,作為一家公司,谷歌的追求是讓用戶隨時隨地訪問到他們所需的信息,包括中國的用戶。這就是為什么谷歌一直在努力地保持Google.cn的運營,以及繼續谷歌在中國的研發工作。這個新做法確保了Google.cn不對搜索>>>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0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