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閉幕的WWDC(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舉世矚目的iPhone 4遮掩住了另一位角色的光芒,它就是蘋果自家瀏覽器Safari 5。特立獨行的蘋果,在瀏覽器領域又將帶來哪些新特性?讓我們一起來揭開Safari 5的面紗。
淵源 Google瀏覽器的表哥
每個瀏覽器都有自己的“引擎”,負責將網頁的編碼或內嵌小程序還原為頁面,顯示給用戶。目前較為流行的瀏覽器引擎有三種,IE占一種,Firefox占一種,蘋果的Safari和Google的Chrome共用一種,就是Webkit引擎。這個引擎,是蘋果公司根據Linux操作系統中的部分代碼開發而來,因此也遵循了同后者一樣的開放源代碼協議,Google也因此能夠與關系越來越僵的蘋果公司共用瀏覽器引擎。同時,在二者競爭的手機領域,iPhone與gPhone也分別使用基于Webkit的瀏覽器。因此,盡管在桌面領域,IE和Firefox占據了八成以上份額,但在智能手機領域,總是能看到Safari獨特的界面。
使用 界面簡潔速度飛快
啟動Safari后,會發現界面出奇地簡潔,沒有菜單欄,沒有工具欄,甚至沒有Windows程序標配的滾動欄。小小的地址欄和搜索欄并列在一起,使可視面積最大化。
Webkit瀏覽器引擎的一大特點是Java運行速度飛快,所以在一些Web2.0網站上,能擁有極好的瀏覽體驗。使用Safari打開豆瓣一個上百回復的帖子,瀏覽順暢,并未出現IE常出現的假死狀況。打開Gmail、Facebook等大量運用交互網頁技術的網站,雖然并未感覺到像宣傳那樣比Chrome、Firefox快多少倍,但也的確不需要IE那冗長的等待時間。
此外,從Safari 5開始,蘋果也在自己的瀏覽器中加入支持擴展插件的功能。擴展是一種起源于Firefox的技術,第三方技術人員可通過公開的接口,為瀏覽器編寫出完善各類功能的插件,由用戶自行安裝。在Safari的“偏好設置”/“高級”中,可以打開“顯示開發菜單”功能,然后在頁面菜單上即可啟用擴展插件。遺憾的是,目前Safari還不像Firefox那樣有自己統一的擴展中心,需要用戶自行去互聯網搜索。但以蘋果經營Appstore的經驗,這方面遲早將會完善起來。
特色 閱讀器功能好用
Safari 5最大的功能改進就是增加“閱讀器”功能。
無論是視覺還是習慣上,人類最優的閱讀體驗仍然來自于紙質閱讀。
“閱讀器”功能即來自于這一返璞歸真的現象。當訪問一些分頁頁面時(就是頁面下帶有1、2、3、4…鏈接的網頁),地址欄右側會出現“閱讀器”字樣的圖標;點擊該圖標,瀏覽器的背景會變為半透明的黑色,一張“紙”浮現其中。而網頁上的文字、表格、圖片、視頻,則以更符合閱讀習慣的方式,書寫在這張紙上。最方便的是,原來需要逐一點擊的分頁鏈接,現在已經全部被讀取到這張“紙”上,只需滾動鼠標,就能完整地閱讀這篇文章。
這個功能,對那些經常閱讀大量博客、圖片的用戶無疑是個福音。Safari自動將所有分頁一次性放到“紙”上,讓讀者省去了一次次點擊分頁鏈接的麻煩;同時,在用戶界面和打印技術方面有深厚造詣的蘋果,將諸多印刷元素應用到“閱讀器”上,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讀者的閱讀感受。
測評/本報記者 陽淼
進入論壇>>(責任編輯:嫻子)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
推薦閱讀
《測繪法》新政的頒布,使谷歌在中國的發展問題又被推到風口浪尖,這次命懸一線是谷歌主要營利產品谷歌地圖。作為一家外資在線地圖服務巨頭,谷歌地圖在中國占據前三的市場份額,谷歌地圖一旦退出中國,對于國內廠商>>>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0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