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網絡促銷這個對于廠商最具實用價值的課題,全球著名市場研究機構益普索(Ipsos)在2010年5月專門針對網絡促銷方式在內地、香港及臺灣同時展開了一項調研,為商家的網絡促銷提供深入洞察與建議。
當商場“寸土寸金”,實體店鋪變得越來越昂貴,渠道成本變得越來越難以承受之時,互聯網為傳統廠商們帶來了更為豐富且經濟的與目標消費者“多點接觸”的機會;當“網上購物”不再只是一小部分潮流領先人士的嘗鮮行為,而已經成為普羅大眾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時,幾乎所有的廠商都應勢而動,祭起了電子商務的大旗,把越來越多的商品搬到了網上。在互聯網上開店,傳統廠商將激烈的消費者爭奪“地面戰爭”演變為“地面空中雙重出擊”。
表面看來,這種戰場的延伸只是競爭空間的擴展,似乎不會對廠商的競爭手段產生太大的影響,但仔細分析兩種渠道的特點卻發現并非如此簡單。因為實體店與網店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補充,相互影響與相互促動的關系。在實體店當中,廠商往往可以借助大量的銷售人員或產品互動/零售體驗來主動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偏重“推”的方式),像是一種行商的手法。而開網店則更貼近坐商,“店小二”無法主動出擊去“跑”買賣,必須要通過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來坐迎商機(偏重“拉”的方式)。得“關注”者得天下,因此誰能夠在浩瀚的互聯網商海內真正“擊”中消費者興奮點,誰就能夠生意興隆,成為贏家。
對于那些從“地面作戰”擴展到“地面空中雙線作戰”的廠商來說,促銷無疑是他們擅長使用的最主要也是最直接能夠打動消費者的手段之一;即便是那些依然固守在“地面戰場”的廠商,也在積極嘗試以網絡促銷作為“空中火力支援”,于是多種多樣的廠家商家促銷活動開始充斥各類網站。當任何一個廠商都不再具有網絡促銷的“先發”優勢時,關注度就成為了一個新問題——到底哪種促銷方式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同一種促銷方式是否適合于不同產品?網絡促銷是否僅適用于網購?哪些網絡渠道更容易被消費者關注?進行網絡促銷活動需要避免哪些問題?
網促要成功,選擇方式很重要
網絡促銷是否不一定要有太多新意,只要把線下實體店的方式“克隆”到網店就行了?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責任編輯:原野)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
推薦閱讀
消息人士透露,Vancl(凡客誠品)助理總裁許曉輝將離職創業。該人士表示,目前許曉輝已向公司提出離職,并透露許曉輝已加盟一創業團隊,離職后將隨該團隊自主創業。 凡客助理總裁 許曉輝 6月26日消息,消息人士透露,V>>>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絡促銷:如何“擊”中消費者興奮點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1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