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名邀請 會員付費 優士幣”,抬高進入門檻,篩選會員
在當今美國的白領職場人群中,如果你沒有一張“LinkedIn”名片,你可能就out了。
當我們還沉溺于 “偷菜”、“搶車位”為主打的社區,感覺旁若無人時,美國的這家叫做LinkedIn的商務社交網站卻做得風生水起,如今已覆蓋了美國50%以上的白領人群,年收入達1億美元以上。
把LinkedIn模式復制到中國,將是什么樣呢?在親身體驗了幾年LinkedIn的服務之后,有著中國和菲律賓血統的盧漢森在2008年回到中國,創辦一個中國的商務社交平臺——優士網。與國內同類的社區網不同,優士網走的是“實名邀請 會員付費 優士幣”的少數派路子。
日前,記者獲悉,商務SNS優士網獲得了泰山天使創業基金百萬元級別的投資。至于具體的投資金額,盧漢森表示,最近馬上會有新的大資金進來,但目前尚不方便透露。
首批會員來自投資界高層
在創辦優士網之前,盧漢森已經在加拿大成功創辦了一個非常國際化的社區網站WorldFriends ,定位于跨文化網絡、尋找外國筆友、獲得旅行信息和學習外語的平臺。
這位有著中國和菲律賓血統的加拿大人似乎深諳如何運營社區,因為在 WorldFriends創立之初,他就找了自己的商業模式,既不僅僅是賣廣告空間,網站還通過幾種升級方式使用戶擁有不同的優先功能:例如,如果用戶可以支付每個月24.95美元的費用,則可以開放聯系方式(如電子郵件、即時信息、聊天語音或視頻信息等)給所有用戶;而一年支付244.95美元的用戶,則可以開放聯系給所有用戶,并能免費得到所有用戶的聯系。
在這樣的商業設計下,WorldFriends成立3年后就開始盈利了,盧漢森也很快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建立“商務類社交網站”。
回到中國,盧漢森發現:市場上已經存在天際、若鄰等商務社交網站了,但他們卻是面向大眾的,而并非高端商務人群。經過一年多的調研,盧漢森認為,國內的第一批社交網站之所以沒做起來,更多的原因是這些網站對自己產品的質量沒有把握好,這個質量包括會員的質量、關系的質量,品牌的質量等,而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循環。
一個有價值的社交網絡一定是建立在有意義的關系基礎之上,而有意義的關系就要有高質量的會員來支撐。優士網產品總監張月說,為了保證加入會員的質量,優士網采取的是“邀請準入”的模式,即只有得到優士會員的邀請才有資格注冊。而且,對于早期加入的會員,還會通過人工的方式對檔案的完整度進行審核,審核不通過則無法進入該社區。顯然,這些舉措與千方百計增加會員的大多數SNS網站做法是大相徑庭的。
既然入會門檻較高,那么第一批會員是如何實現的呢?
盧漢森說,這主要得益于自己十多年在創業投資圈中的經歷,而優士網的第一批創始會員就聚焦了這幫朋友。像華興資本的董事長包凡、德同投資的主管合伙人陳維立、嘉豐資本的創始合伙人許嘉榮、戈壁投資的合伙人蔣濤以及泰山基金的創始合伙人楊鐳等,他們紛紛在盧漢森的邀請下成為第一批會員。
盧漢森表示,自己邀請的100位創始會員質量較高,他們能帶更多的人進入社區,而這正是保證前期會員質量的一個重要舉措。而之所以從一開始就能吸引這些高端的商業社會和職場精英人士成為優士網會員,一方面是因為這些投資界的高層非常了解LinkedIn在美國的發展及其社會價值;另一方面他們也希望能在中國本土出現一種在本質上真正近似于LinkedIn的BSNS(商務社區)服務。在這些投資人看來,優士網并不追求單純的人氣和眼球,從一開始就致力于打造一個嚴肅、高端、真正將商業人脈資源社會化的社區,這與開心網等大眾化、娛樂化的社區定位是截然不同的。
“優士網不好玩,主要是用來做生意的。”盧漢森直言,優士網的頁面很簡單,但由于匯聚了大量的VC,很多創業者可以通過這里來找到投資。
“會員付費 優士幣”的本土化
在WorldFriends成功推行了會員付費的盧漢森,在設計優士網的商業模式時,同樣也選用了這一方式。然而,在中國互聯網界,似乎除了廣告費和游戲費之外,服務是很難收取到費用的。在一個消費者習慣于免費的大產業環境中,優士網的會員付費真能成功實現嗎?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
推薦閱讀
誰有“關系”,誰就能拿到Pre-IPO項目,進而“一夜暴富”。這種“關系”比“品牌”更重要的局面,造就今日PE圈的腐敗。業內人士認為,目前PE行業這種“貴”而“亂”的現狀,未來可能導致巨大的風險。 中國正進入全民>>>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商務社交網站國內復制解讀:主要用來做生意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1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