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時間誕生400多家網站,什么商業模式能擁有如此眾多擁躉?
答案或許要從美國團購網站Groupon說起。Groupon從2008年11月上線,每天在一個城市推出某一單品,通過較大的折扣價格吸引網民團購消費,團購對象涉及餐飲、美容、健身和電影等服務。
Groupon沒有炫酷的技術創新,商業模式也不深奧,網站平臺的收益來自于提取一部分服務傭金,但其卻創造了美國互聯網史上新的奇跡。Twitter用了3年時間達到10億美元的估值,Facebook用2年時間達到10億美元的估值,而Groupon則僅僅用了一年半時間創下了13.5億美元估值的紀錄,且僅用半年時間即實現盈利。
與以往的門戶、搜索、電子商務、網絡視頻、微博等眾多互聯網應用從美國到中國的遷徙之路類似,Groupon刮起的團購旋風迅速波及到中國。從今年3月份開始,美團網、滿座網、愛赴團、拉手網、窩窩網、24券和酷團網等一夜之間如雨后春筍般冒出。據業界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的團購網站已經超過400多家。而且,讓人驚訝的是,這些網站幾乎都是Groupon的克隆,從頁面設計、營銷理念和商業模式等迥然相似。
盡管中國的互聯網模式幾乎都有模仿的痕跡,但像團購這樣在如此短時間內如此大規模地實現復制,實屬罕見。究其原因,業內普遍認為主要因為團購網站創業門檻很低。“投資幾千元就能做一家團購網站。”美團網創始人王興說。同時,團購網站采用先付費、再消費的商業模式,短期內就能帶來循環資金流,這讓缺乏資金的創業者興奮不已,像是找到了金礦。
但是短暫瘋狂之后,團購網站的弊端也暴露出來。“團購網站并不能讓我們享受到應有的服務。”多位團購體驗者抱怨,團購網站的價格大打折扣,其服務也隨之打折。另外,商家對這一商業模式也保持了相當的清醒。中醫保健按摩連鎖店“華夏良子”相關負責人也告訴記者,“團購網站使火的分店更火、冷清的店依然冷清,并不能帶來真正的商機。”
3個月冒出400“團”
談到中國團購網站的興起,不得不提起一個人——王興。或許,知道王興的人并不多,但玩過校內網、海內網和飯否網的用戶一定不在少數,王興正是這三大網站創始人。今年31歲的王興自2004年從美國特拉華大學碩士畢業歸來后,在6年時間內先后創業3次,被業內稱為“連環創業家”、“打不死的小強”。
他最新的創業項目則是美團網。據介紹,2009年7月,王興的飯否網因故被關閉,直到2010年1月,飯否依然開張無望,于是他萌發了創建一個類似Groupon網站的念頭。但做這個網站前,王興對所需的投資、存在的風險并未做太多評估。
今年3月4日,王興的美團網上線以來,多多少少由于王興的創業經歷,美團網一經上線,即引起廣泛關注。“美團網不是國內首家團購2.0網站(注:籬笆網等屬于團購1.0網站),但是第一家引起較大關注的團購網站。”有業內人士說。
“從校內、海內、飯否到美團網,我一直在利用人際關系傳播信息。只是以前做SNS(社區類網站),現在做電子商務的應用。”王興認為,美團網秉承了其一脈相承的創業思路,只是應用角度有所調整。
美團網的推出加速了Groupon模式在中國的遍地開花,北京的拉手網、愛赴網、滿座網和上海的酷團網等緊隨其后。“短短三個月,團購網站已經超過400家。”王興說。
這些網站基本都將用戶定位于20歲至45歲之間,有網絡購買和支付習慣、對價格敏感但希望追求高品質生活的人群。由于每天推送一款產品,它把一般電子商務網站變成了一種集體游戲行為,消費者不用再在擁擠的信息中漫無目的尋找自己喜愛的商品。
但這些網站不同的軟實力,又使其發展良莠不齊。小網站往往僅能在某一個城市運營,商戶品質、價格折扣欠缺吸引力,大網站如拉手網則將業務范圍已迅速拓展到100個城市,并不時推出“-1元的iPad抽獎”等活動吸引眼球、積累用戶。
滿座網市場總監李瀚霖告訴記者,滿座網從1月份開始試運營,3月份正式推出后,“銷售額每個月呈現百分百增長速度,6月份有望達到200萬元”。
商家初體驗但在泡沫式繁榮三個月后,商家和用戶對團購網站的質疑聲日漸高漲。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責任編輯:水木目)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
推薦閱讀
動視暴雪首席執行官鮑比-科蒂克(BobbyKotick)近日在E3游戲展時表示,希望將今日最具盈利能力的游戲公司,打造成全球最賺錢的娛樂公司。公司的對手將不僅是同業游戲企業,還將包括傳統的影視大亨。 6月18日消息,動視>>>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內團購網現泡沫式繁榮3個月誕生400家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1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