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正常合法的購匯程序,必須提供購匯人完整有效的身份信息,但透過屬于第三方支付的快錢,你在網上海外購物時購匯則很可能繞開此道監管。
日前,騰訊、網易等網站一條自稱是前快錢員工爆料,快錢以員工名義代客購匯進行海外支付結算業務的帖子被廣泛轉載。而記者就此嘗試在一家支持海外代購的網站上用快錢賬戶購買一件8.67美元(折合人民幣59.67元)的商品,即便記者提供的是亂填的錯誤身份證號碼,但該筆交易依然成功。
針對記者的疑問,快錢并未正面回應,只是稱快錢是應客戶需求而展開海外網絡購物的試點。目前快錢公司已向有關部門報備,同時快錢正積極向有關部門申請海外購物正式試點,有關部門已經受理了快錢的申請。
目前,國內對個人購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一年內個人購匯和結匯的額度為5萬美元。
快錢以員工名義購匯?
在網上自稱是前快錢員工爆料的帖子稱,快錢公司推出的海外網站支付結算服務并未與銀行達成合作,快錢替消費者付給作網站的外匯都是以該公司員工的名義在銀行柜臺購進。帖子中稱,客戶在海外網站購物并利用快錢賬號付款,快錢收到交易后讓員工在銀行柜臺以員工個人名義進行一筆同樣金額的購匯。快錢再把外匯支付給海外商家。
“如果情況屬實,這顯然是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的,因為第三方支付機構需要在國家外匯管理局獲得核準函才能實現海外支付結算。”一家第三方支付機構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按照國家外匯管理的規定,第三方支付平臺在處理客戶境外支付申請時,必須通過與合作銀行的系統對接,將消費者的購匯信息錄入國家的個人結售匯系統。
記者嘗試聯系該網帖的發帖人,但并未得到回應。不過,記者從一位了解快錢公司內部運作人士處了解到,在處理境外消費的業務時,快錢的確是以員工的名義在銀行柜臺進行購匯。此外,該人士還透露,公司由于擔心外管局發現這種套匯的做法,一般是產生一筆購匯需求,才讓員工到銀行柜臺以個人名義進行一筆同樣金額的購匯。“要求證很容易,只要進行一筆真實的海外購物交易,在填寫個人身份證明信息是填入一個錯誤號碼,最終這筆交易還是會成功。這就說明購匯信息的驗證并沒有跟銀行聯網。”該人士稱。
快錢公司對記者的求證并未正面回應,只是稱快錢是應客戶需求而展開海外網絡購物的試點。目前快錢公司已向有關部門報備,同時快錢正積極向有關部門申請海外購物正式試點,有關部門已經受理了快錢的申請。
記者體驗:身份信息錯交易仍成功
快錢公司對記者表示,通過快錢進行境外交易支付的過程是:消費者在境外B2C網站下訂單,留下身份信息;在B2C網站選擇第三方支付;頁面將跳轉到第三方支付網頁,消費者選擇開戶網銀;完成訂單支付。此外,對于境外所有交易都需要經過信息驗證后才可通過。對于信息有誤的交易訂單,快錢和銀行聯合驗證后,會隨后做出退款處理,并由商戶發出通知。
記者嘗試在一家支持海外代購網站上用快錢賬戶購買一件8.67美元折合人民幣59.67元的商品,在支付完成后,頁面跳出要求輸入個人姓名以及身份證號的對話框。記者輸入了正確的姓名但錯誤的身份證號,很快系統向記者登記的郵箱發出支付成功確認郵件:“您于2010.06.11通過快錢在**有限公司成功付款59.67元。”郵件中同時附有交付憑證。
快錢公司給予記者的說法是,消費者在境外購物的支付過程中留下身份信息,完成支付后,支付公司會和合作銀行一起對消費者的身份和購匯額度進行驗證。驗證后,合作銀行批量購匯并匯總,完成與境外B2C網站結算“通常驗證所需的時間不超過兩天,如果消費者個人信息錯誤,我們會通知消費者交易失敗并退回款項。”快錢公司有關人士稱。截至記者發稿,該交易獲得付款成功確認已超過48小時,快錢并未有任何支付失敗的信息,同時快錢上的賬戶也并未有退款顯示。
而一家支持海外購物支付的第三方支付網站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消費者在利用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海外購物付款時,系統會跳出要求消費者輸入個人姓名和身份證號的界面,該界面旨在與銀行個人購匯系統中的信息進行比對。如果與此不符,網站會即時跳出個人信息不正確的提示,并跳轉至其他界面。
公司回應含糊其辭
某國有銀行廣東省分行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企業要想進行境外支付結算業務需要從國家外管局取得業務開展的核準函,銀行將以該函為準與企業建立外匯結算的對接。記者嘗試與快錢公司總部所在地的上海外匯管理局經常項目處非貿易外匯管理科核實快錢從事境外業務的資格,但截至12日記者發稿,上海外匯管理局有關部門并未予以回應。
快錢公司有關負責人在記者關于“資格”問題的回應也是疑點重重。回應指出,“快錢公司已向有關部門報備,同時快錢正積極向有關部門申請海外購物正式試點,有關部門已經受理了快錢的申請。”但截至記者12日下午5點發稿時,公司并未對具體報備和申請試點的具體部門作出進一步明確。
由于第三方支付行業并未出臺正式的監管法規以及相關牌照,2009年4月,央行曾要求所有第三方支付機構要在當年7月之前在央行完成登記,其內容包括支付清算業務流程和風險管理。快錢所指報備的“有關部門”,是否就是指央行呢?而接受快錢申請海外購物正式試點的“有關部門”會否是指發放外匯支付結算核準資格的國家外匯管理局呢?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微軟亞太區首席運營官安德魯·皮卡普(AndrewPickup)日前接受了《華爾街日報》的專訪。皮卡普在1993年加盟微軟,2003年前往新加坡,擔任該國商業和營銷總監。皮卡普隨后被升任為微軟亞太區首席運營官。 北京時間6月>>>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1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