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朱 姝)靠政府撥款的官網正醞釀上市,這讓投資者有喜又有憂。
《IT時代周刊》近日獲悉,10家國內新聞網站將作為首批選定上市對象“登陸”A股。依據京城媒體報道,這10家新聞網站包括中央級別的央視網、人民網、新華網,還有千龍網、東方網、浙江在線和四川在線等7家地方新聞網站,并且,中宣部與證監會均在積極推動此事,確保今年至少有1-2家能夠成功上市。
目前,我國的官辦新聞網站的運營管理體制主要有三種:一是完全依附于母媒體,資金來源主要是中央或地方財政以及母媒體的撥款,網站本身沒有自主經營權;二是獨立型的公司化運營體制,如千龍網、東方網等;三是“事業單位、企業化經營”體制,這也是當前大多數新聞網站的體制類型。
業內人士認為,這10家網站每年仍靠政府資金維持運營,其影響力和流量與商業網站仍有相當大的距離,遠沒有達到上市的要求。這些事業單位體制的網站如何改制為公共企業,能否在新浪、搜狐等商業門戶網站的強大競爭壓力下,找到新的盈利增長點,都是眼前面臨的大難題。
官網先改制
據知情人士透露,近些年政府新聞網站的轉企改制一直在探索和進行中。
早在2007年,時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的蔡名照就曾表示,列入改革試點的新聞網站可以嘗試通過多種渠道拓展資金來源,引進國有戰略投資者,在確保主辦單位控股的前提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組建股份公司,條件成熟時在國內上市。
今年5月中旬,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湖南長沙召開全國重點新聞網站轉企改制試點工作座談會,交流重點新聞網站轉企改制工作經驗,加快推進重點新聞網站轉企改制試點工作。
據悉,全國重點新聞網站轉企改制試點工作于去年10月開始啟動,預計到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試點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實行股份制改造,運用上市融資等經濟手段,增強重點新聞網站綜合實力。在此期間,多家網站已經開始或完成了轉企改制工作。湖南華聲在線已經提交了方案,正等待批復;此前兩次IPO受挫的上海東方網正在進行第三輪沖刺,央視網也已經完成了轉企工作,還沒有完成股份制改造。
然而,轉企改制不單單是將事業單位改成企業的問題,還包含將其改成股份有限公司的環節。所以,雖然上市一直是新聞網站追求的目標,但目前還沒有幾家新聞網站進入上市程序。
《人民日報》社內部人士出面證實,人民網正處于轉企過程中,預計年底前完成轉企改制工作,“上市是下一步的事情,具體時間表還沒有確定”。新聞出版總署報刊司的一位知情人士則透露,“此前人民網已經改制,掛了兩套牌子,除網絡部外還成立了單獨的公司,這是在上市層面需要做的準備。”此外,新華社內部人士也介紹說,新華網去年已經啟動轉企改制工作,而且新華社內部一直有上市沖動,除新華網外,旗下系列刊物及其網絡子公司也打算在3年內打包上市。
“事實上,在傳媒產業改革的這些年里,一些傳媒還是走在前面,比如,千龍網等早就是公司化運營體制,已經很貼近市場化運營。而一些網站的流量已經超過了其母體平媒的閱讀量。即便是第一類和第三類的新聞網站上市,對于媒體的整合性轉型都是有利的。”鳳凰新媒體執行董事、首席運營官李亞向本刊記者表示。而鳳凰網也正在謀求單獨上市。
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胡正榮表示,被保薦上市網站最大的優勢是擁有政府資源,而且由于與傳統主流媒體捆綁為一體,具有新聞采訪權和新聞發布權,這是商業類網站所不具備的優質資源。
然而外界對這些“官網”上市的擔心是,這些網站長期依靠行政撥款,上市之后其盈利能力是否能夠得到保障。
盈利能力受質疑
人民網、央視網、新華網這三個全國性的中央網站被認為是入市的第一梯隊集團軍,除了網站自身的權威地位,就其盈利能力而言,它們應該比地方網站更勝一籌。
據人民網內部人士透露,人民網去年收入3億元,廣告收益在近兩年的增長都達到了100%。“實際收入可能已經超過這一數據,人民網不同于其他商業網站,除了廣告收益,還有來自政府的撥款。”該人士稱目前人民網正在籌建專門的廣告公司,統籌《人民日報》和人民網的廣告業務。
行業人士指出,目前的轉企改制試點工作推動了有關重點新聞網站的發展,人民網、新華網今年以來的運營收入均比去年同期有較大增長。即將與國家網絡電視臺合并的央視網,其盈利能力也很樂觀。
據央視網總經理汪文斌介紹,央視網已經持續盈利5年。另有傳言稱,央視網僅憑借2008年北京奧運轉播權就獲得超4億元收入。如今,2010年足球世界杯開戰之際,央視網再次憑借其特有的資源獲得世界杯新媒體轉播權,汪文斌認為僅憑此權益央視網今年將入賬5億元,其中2/3來自版權轉讓。
不過,官辦新聞網站有獲益于政府拔款或壟斷的一面,但在市場競爭中,也面臨完全商業化的新浪、搜狐、網易、騰訊等傳統門戶網站的壓力。并且,官辦網站的運營模式簡單趨同,但商業門戶的收益模式已經趨于多元化,甚至更多地開始倚重非廣告收入。2009年搜狐超過一半收入來自網絡游戲,網易近九成的收入來自游戲。同時,它們已經建立起較為強大的行業影響力,在用戶群和點擊量上都有很大的優勢。
據近3個月的調查顯示,在新聞類網站的前20名中,這些擬上市的網站中只有人民網、東方網上榜,而騰訊、新浪、搜狐、網易穩居前4位。
國金證券傳媒行業分析師毛崢嶸認為,中央網站也需要尋找自己的盈利模式,僅靠同質化的內容不足以支撐投資人的盈利需求。汪文斌也指出,央視網需要把業務鋪開,并探索運營模式。
中信證券研究員皮舜則較為樂觀,以目前情況預測,除廣告之外的視頻點播等業務會是這些擬上市網站的主要盈利來源。“但有可能我們目前只能看到淺層次,在國家引導之下可能會有新的盈利模式浮現。在機會面前誰都可能發生改變。”
誠然,隨著科技的進步,新興媒體的傳播力量將逐漸加強,其發展也是勢在必行。《人民日報》此前曾經嘗試收費閱讀,但最終實行還是困難重重。單純的新聞網站如果找不到更好的盈利方式,那么上市也只能是一個概念化運作,難以得到投資者認同,其盈利前景也更值得懷疑。
投資者顧慮重重
“官網”上市消息公布之后,投資界人士稱,這代表著監管層對新聞媒體進入資本市場的態度更趨明朗,一個新的投資機會正在來臨。目前,人民網正在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坊間傳聞,諸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央企都對成為人民網的戰略投資表示興趣。不過,中石油和中石化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并未知曉相關事宜。
但也有相反的觀點認為,對新聞網站上市一事而言,撇開資源整合和內部改革等問題,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其融資政策受到限制,這些網站可以吸收國有戰略投資者,但由于新聞網站的媒體屬性所限,國有戰略投資者不能對其控股,甚至連話語權也不一定擁有,這一點很可能會削弱國企投資新聞網站的熱情。
IDG資本一位投資經理稱,PE若要投資官辦新聞網,需解決兩個問題:其一,這些網站是否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尚待考驗;此外,這些新聞網站的業態和商業模式并無過多創新之處,雖然在內地資本市場尚屬新概念,但能享受到溢價的也僅有少數,對于風投而言,即便順利進入,也很難獲得超額回報。
就盈利能力較強的央視網和新華網而言,有分析認為其利潤的大部分仍直接或間接來源于母媒體,持續盈利能力有待觀察。
深圳東方富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瑋近日也留意到了這個信息。陳瑋稱,首先得看這些新聞網的盈利能力究竟如何,收入來源是否只是靠傳統的廣告業務。另一家對文化傳媒領域也頗有熱情的創投公司——深圳達晨創投則對新聞網上市給予了積極的關注,目前,該公司正與一兩家新聞網接觸。
同時,胡正榮還認為,官辦新聞網站的管理模式也令人擔憂,即便是上市后,其編輯方針、干部任命還將由政府決定,董事會能具有多少發言權不得而知,這將導致政府信息發布平臺與商業網站兩個定位難以平衡,也會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意向。“如果這些擬上市的網站還是堅持在現有業務格局下操作,未來將不是那么樂觀。”胡正榮說。而在事實上,新聞網站上市并沒有技術問題,業界更關心的是部分新聞網站募集資金以后準備干什么,這是投資者目前無法預期的。
令投資人望而生畏的是,傳媒領域對資本的限制并未完全放開,在現行政策框架內,新聞網站的新聞機構屬性使得以民營資本居多的PE/VC資本難以有可乘之機。
股市的漲跌最能反映投資者心理,官網上市的消息未能刺激傳媒類股的行情飆升,反而在消息發布后周一開市以6只個股跌停的成績領跌各行業板塊,板塊整體跌幅達6.48%,居兩市跌幅榜第一位。
財經評論家周俊生的話一語中的,新聞網站上市跟傳統媒體上市遇到的問題是一樣的,上市以后不可能按經濟規律運行,但在政府的保護下它們又可以畸形發展,這就是中國奇怪的現實。假如市場經濟與權力經濟相結合,與政府勾連在一起的企業就無往而不勝,最終害的只能是投資人。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網帖曝合肥42中女教師“孔菲艷”利用補課等理由,誘奸學校900名學生,后經查實,該帖所載內容造假。網帖中上傳的“孔菲艷”照片,實為一名新加坡小姐,名叫“CassandraNg”。昨日,安徽商報多名讀者致電記者,猜測這>>>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2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