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間隙織織圍脖,到開心網偷偷菜,去天際網轉一圈——— 這樣的情形對于職場中人并不陌生。不論是員工眼里集聚資源的好平臺還是老板眼里的“職場公害”,不可否認,社交網絡正在改變著人們的交流、工作和娛樂方式,影響甚至沖擊著企業的管理。
社交網絡之于職場人士,究竟是正面大過負面,還是負面大過正面?今天我們先來看看“正方觀點”:一位社交網站創辦人向我們逐一剖析,社交網絡風行的深層次原因究竟是什么?其究竟能滿足職場人的哪些需求?對職場中人有哪些正面負面的作用?又對哪一類職場人的影響和價值相對最大?
社交網絡風行究竟滿足的是啥需求
究竟為什么坐辦公室里的人開始“心不在焉”,越來越喜歡在虛擬的社交網絡中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很多時候甚至有點“不務正業”?
“互聯網、IT技術正越來越多地改變職場、組織、工作和生活,不論這種改變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我們都需要認識到,社交網絡等互聯網產品的興起是源于用戶深層次的需求,技術和產品的創新只不過剛好迎合了這種潛在的而不是顯性的需求”,環宇通軟創始人、和君咨詢合伙人駱永華表示,各種社交網站的出現和興起,背后都有真實的需求做支撐,是行為合理化的動力在起作用。
“很多互聯網的產品的出現及其背后機理都與之類似。比如,客戶說我要一個杯子,然后我們給他一個杯子;客戶又說我要一杯水,于是我們用杯子裝了水拿給他;然后客戶說,我想用這杯水洗手。對于客戶需求,也許我們不會給他杯子也不用去倒水而直接把他領到隔壁的水龍頭更為簡單直接。就好像高校里的大排檔為什么火爆,絕不僅僅是其滿足了學生們吃的需求,而是滿足了學生們夏夜跟朋友消夜聊天打發時間的一種社交消遣需求。對于社交網絡亦是如此,我們不能停留在這熱那熱的表象和結果上,我們必須洞察新產品熱背后的機制和原因。”
在駱永華看來,諸種社交網站滿足了職場人三種類型的需求:
第一個層面是信息獲取、人脈擴展、工作上遇到問題尋求答案等等跟職業有關的需求。對于中小企業而言,由于規模的限制、組織架構成熟度的不足、組織內資源的相對稀缺,往往需要向外去尋求信息、人脈、經驗和資源———只有通過社會化的方式去滿足才具有規模經濟的效應。
第二個層面是在職業人的人脈管理(不僅僅是客戶關系管理)上。除了通過作為公眾平臺的社交網站能跟盡量多的目標人群建立聯系之外,如何把雙方的關系更拉近一些,增加點親密感、信任度,而不是停留在點頭之交、不僅僅是就工作談工作,就需要通過一些非正式的方式,比如開心網的“你撓我一下我踢你一下”、人人網的生日送“鮮花”送“禮品”、微博的評論和轉發、開心農場的偷菜偷糧等等。相當多的白領通過這種方式間接拉近了跟客戶的心理距離,或者跟同事保持微妙平衡關系。
第三個層面是平衡“過度理性”。因為白領們平時工作太繁忙、壓力過大、理性思維過度,往往需要比較輕松的無厘頭、甚至是失控放縱的方式來平衡理性和壓力。這也是很多白領熱衷于泡吧、K歌、戶外甚至個別文質彬彬的家伙深夜飆車的原因之一。一系列SNS游戲恰恰滿足了這個方面的需求。
“這些需求并不是一夜之間新產生的,其實一段時間以來一直都存在的,只不過由于技術或創新的問題,以前沒有被滿足,或是通過其他可替代的產品或方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滿足。比如在Facebook和校內網這樣的基于同學校友關系的SNS紅火之前若干年,5460和Chinaren那樣的校友錄也曾流行過。新的技術革命或某種產品上的創新,無非是以可能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體驗剛好滿足了水面之下潛伏的需求,從而某種互聯網產品也就貌似突然風靡一時。”
誰受影響更大?“中小型企業”和“夾心層白領”
對于職場中人來說,社交網絡具有社交價值和娛樂價值,利用得當,是一種和同事、朋友、客戶等各種資源拉近距離的方式,可以有效管理社會關系,迅速傳播個人品牌,例如銷售人員更容易與更多客戶進行更頻繁的溝通,了解更多的信息,公關人員亦可利用社交網絡做過公關傳播;而如果沉溺過度,也會因為五花八門的信息和應用在令職場人放松身心的同時,也會分散注意力、擠占本已有限的時間,造成信息過載,影響工作效率,諸多游戲性的應用甚至讓很多缺乏自控能力的白領不同程度地沉迷其中玩物喪志;有時在社交網絡中無意泄露個人信息和商業機密,也是同樣現實的風險。
在駱永華看來,要分析和判斷社交網站對于職業白領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首先要對知識型組織和職業白領進行更細的區分。
駱永華認為,從不同維度看,職場中人分為多個類群,而不同組織、不同職業、不同階段的白領,其需求和行為習慣往往差別很大,而社交網站滿足的也往往是他們不同層面的需求,正反面影響也大不相同。
外企、國有企業往往規模較大、內部制度和體系較規范成熟、組織內資源較豐富,他們的員工因為工作而產生的需求往往在內部就得到了很好的解決;而對于很多小型企業甚至微型企業來說,工作上的很多需求要到外部去尋找信息、資源。
剛畢業的學生,帶著既茫然又憧憬的心情,希望行業內社會上的各色人等認識得越多越好,但他們對于職業和工作依然是鏡外看花的狀態;工作兩三年的小白領開始明白,做好手頭的事情、跟上上下下的領導同事處理好關系最為重要,外面的世界再好自己暫時無法利用和把握也就暫時和自己無關;工作七八年后,有了一定經驗后工作開始游刃有余,到了一定崗位上開始需要去為團隊尋求外部資源的支持,作為領導也有了一定的與外界交換的權力和資源,這個時候人脈開始超越企業、行業進行橫向拓展;而工作十年之后,有些人的事業已經相對成功,也積累了不菲的財富,同時快速上升勢頭也開始放慢,這些資深職業人士開始更多著眼于經營同一階層的小圈子,追求自己、家庭及密友們的高品質生活。
而對于不同的職業而言,因為工作性質的不同,社交網站的價值更是差異甚大。對于Sales、BD哪怕是PR、Manager來說,通過社交網站拓展人脈,是個公司和個人都受益的事情;但對于行政、財務或者具體的開發人員等主要側重于企業內部工作的非商務人群來說,在社交網站上花費時間則往往是滿足個人目的多,滿足企業需求少。
“總之,對于中小型知識型組織、3到8年的白領骨干、側重在外部業務拓展的職場人,社交網站的價值和影響相對較大。他們對于社交網站的應用往往難以平衡和把握,也是最讓企業為之頭疼的。”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這份報告,在前言中首先肯定互聯網是“20世紀的重大科技發明”與“當代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標志”。它說,中國政府充分認識到互聯網對于加快國民經濟發展、推動科學技術進步和加速社會服務信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社交網絡網入職場:生活用品+心靈雞湯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2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