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動網CEO呂文生
Hulu首席執行官詹森·基拉爾
【IT商業新聞網】(記者 王博)“Google都退出中國了,他們還玩什么。” 激動網CEO呂文生為了澄清昨日京華時報發表的,關于YouTube與激動網談入華事宜這一消息時如是說。
6月8日7點左右騰訊網轉發了關于YouTube與激動網談入華事宜,欲開專門頻道這一消息,事隔不過兩個小時,騰訊再次發表來自激動網的官方消息,激動網CEO呂文生表示,雙方近期并沒有正式敲定任何合作,他也不看好YouTube入華。就在激動網急于與YouTube劃清界限的同時,我們卻看到眾家國內視頻網站向Hulu拋出橄欖枝。
6月2日下午,Hulu總裁詹森-基拉爾(Jason Kilar)在訪華期間于清華大學科技樓密會了優酷CEO古永鏘、奇藝網CEO龔宇、激動網CEO呂文生和普羅維登斯基金的中國區負責人。四人就分享類視頻模式和Hulu模式進行了對比,并就中國視頻用戶和市場等話題進行了交流。
同為全球視頻網站翹楚,為何在華待遇卻大相徑庭,或許從兩家網站的背景和盈利模式中可以看出端倪。
YouTube曾是美國最受歡迎的視頻網站,它創立的視頻分享,用戶上傳視頻模式,造就多位網上名人和激發網上創作。2006被谷歌收購后,面對諸多版權訴訟,迄今為止盈利模式仍廣遭詬病。2008年 Youtube正式支持簡體中文,但由于中國法律的限制,谷歌公司無法直接推出針對中國市場的視頻網站,為了在華獲得廣闊的互聯網資源一直進行著曲線救國的艱難道路。激動網是國內首家獲得新聞牌照的民營視頻網站。如果未來YouTube與激動網合作,或許能夠規避部分政策風險。顯然,激動網暫時還不想作這方面的擋劍牌。
而Hulu則是由美國國家廣播環球公司(NBC Universal)和新聞集團(News Corp)在2007年3月共同注冊成立。盡管如此,被業界譽為“含著金湯匙出生”的Hulu,看好它的人并不多。但所謂舊媒體的又一次“垂死掙扎”,卻成為迄今為止傳統電視、電影工業向互聯網接軌最成功的案例。Hulu近期在公開場合表示正在考慮向中國用戶開放上傳視頻的服務,并希望在全世界通過合法的方式為用戶提供服務。合法一詞體現了Hulu以正版模式為主打的全球運營策略。
2009年網絡視頻版權戰烽煙四起。這場戰爭走熱的背后暴露了整個網絡視頻行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包括盈利模式,行業潛規則、行業機制以及發展方向等。不過現在觀之這些問題的浮現,也使中國的互聯網視頻行業向更為健康有序的方向轉變。
視頻互聯網行業 “流量就等于收入”的現象將一去不返,版權才是盈利的王道在2010年已初顯端倪。但就像有關分析專家所說的那樣,中國的版權市場比美國的更為復雜,完全的Hulu模式不一定適應中國的網絡視頻的發展,當然,YouTube模式也并不是毫無可取之處。但是,對版權資源的重視,會讓擁有大量自有內容的視頻網站成為各個終端青睞的合作伙伴是必然趨勢。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Google曾表示,新系統需與網絡內容的爆炸性增長保持同步,過去兩年中,博客、視頻和社交媒體技術都蜂擁至網絡。借助Caffeine,Google將加快索引次數的更新,對一小部分網絡進行消化,而不是對整個網絡重新索引并更新>>>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2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