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你提到互聯網服務是長跑,沒有人可以預計到風險何時到來。在你看來,UC這樣一間公司,它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在什么方面?
俞永福:所有移動互聯網公司目前面對的第一大問題在于,產業鏈并沒有穩定和明確。傳統互聯網環境下這一點很明確:聯想做計算機,中國電信做網絡接入,新浪做內容。但今天的移動互聯網有點像2000年的PC互聯網,有點躁動,當時聯想除了做PC終端,還做FM365這種互聯網服務。其實任何一個產業,從早期躁動走向行業成熟,明顯的一點在于專業分工。一旦專業化之后,整個產業鏈的運轉效率會變得很高。
經濟觀察報:就競爭行業而言,UC又不是網絡運營商,又不是手機門戶,作為第三方獨立瀏覽器,它在這個行業中的位置和優勢何在?
俞永福:瀏覽器行業大致有三種公司在努力發展:一是做手機操作系統的公司,就像windows要捆綁一個IE的道理,這類瀏覽器都是一個單機版軟件,做一個全球化、簡單而標準化的工具。但是這有點像windows帶了一個寫字板,但用戶大量操作時還是會仰賴Office。這也是UC為什么能和這么多廠商合作的原因,自2004年開始,UC一個最重要的技術創新是采用了云計算的架構,不是單機版軟件,盡管當時這個概念尚未拋出。因此,作為一個手機上網的解決方案和服務平臺,我們和這些手機廠商不是競爭,是合作。第二類,像UC這樣的獨立瀏覽器,現在已占據了70%以上的市場,國際上的代表就是Operamini。目前UC一個月的用戶頁面瀏覽量已經超過了400億,Opera只有200億左右。第三類則是做內容的做瀏覽器,比如搜狐有搜狗,手機上騰訊做QQ瀏覽器,3G門戶做3G瀏覽器。但我們始終相信,只有獨立第三方才可以做好瀏覽器。
經濟觀察報:不久前,UC推出新產品,支持Flash10,這是否是對于此前蘋果和Adobe之間的爭論的回應?
俞永福:在過去十年間,對互聯網最明顯的沖擊是Flash,Youtube的成長正基于此,中國也開始有優酷這樣的網站,流媒體開始大踏步前進。這都是基于Flash這種技術平臺的突破。像校內、人人、開心網都很流行,但支撐SNS游戲的技術平臺依然是Flash。移動互聯網大佬們對此爭論很多,對我們來講,還是要看用戶需要什么,這個產品的推出意味著我們不用站隊了。日本的手機對Flash有很好的支持,如果為了提高表現力,讓所有應用廠商再去做一個專門針對Flash游戲的客戶端,這顯然不現實。
經濟觀察報:作為一間獨立的第三方手機瀏覽器公司,你們希望跟那些互聯網巨頭保持什么樣的關系?比如你提到的騰訊等等,它們也在進軍手機瀏覽器市場。
俞永福:5月16日,UC聯合新浪、百度、千橡、開心網,發出了一個移動互聯網應用開放的倡議:第一,必須尊重用戶的選擇權;第二,鼓勵良性競爭,一個沒有競爭的產業不可能有高效率和良性運營,中國互聯網十幾年高速發展,也源于它的高度市場化;第三,把餅做大,小市場的50%和大市場的5%,我們肯定愿意做大市場。對于移動互聯網而言,做大全球市場的機會是很大的。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在孫建業看來,之所以有這么多人“認領鳳姐”,在于“網絡紅人”有很高的廣告效應和其他商業價值。“炒紅一個人或者事件后,你就有可能接到上百萬元的單子”,孫建業說,正是在巨額利潤的誘惑下,一批專業網絡推手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俞永福:移動互聯網產業鏈不夠明確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2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