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2日消息,國外媒體昨日撰文稱,Facebook創業過程中也曾犯下許多失誤,推出許多不盡人意的產品或是不受用戶歡迎的服務,不過最終Facebook都設法進行了補救。
以下是文章全文:
科技業里,像Facebook這樣的公司樂于宣稱自己采取的是“迭代開發”的策略。老產品下線,新產品逐個發布,而不是每年一次盛大地發布一堆產品。Facebook網站上不時冒出一些實驗性的功能,然后又突然消失。這也是Facebook獲得成功的諸多原因之一:它總是與時俱進。
不同于像教科書一樣精心打磨過的產品,迭代開發的產品會在公眾眼前展露出許多失誤和不足。在Facebook的歷史上,立法機構的威脅、用戶的異議或者是負面意見都曾促成了該公司的許多產品決策。Facebook最近對其產品和服務條款又進行了一些調整并招致用戶強烈反對,現在我們可以等著看看,Facebook將如何應對用戶的反對情緒。
一方面,在忠實用戶和立法機構的不滿面前,Facebook展現出了極大的靈活性。另一方面,Facebook也表明其力量在不斷增長,越來越不可能撤回做出的某項決定。不到10年前,大學行政人員就能讓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關門大吉。而現在,美國參議員們開始討論Facebook最近修改隱私政策是否將產生不良影響,但沒人知道參議員們的高談闊論是否能削弱Facebook的力量。
以下是Facebook成長歷史上那些聲名狼藉的失誤事件:
推出Facemash
發生于:2003年10月
事件:在創立Facebook之前,哈佛本科生馬克·扎克伯格某天半夜突然冒出一個瘋狂的念頭,他闖入了校園網目錄,使用其中的內容創建了一個名為Facemash.com的網站,這個應用讓學生們可以投票選出自己心中最有吸引力的兩個同學。早在營銷界聽聞“病毒傳播”這個詞語之前,Facemash就真正地實現了病毒傳播,盡管并非人人都喜歡這種傳播方式。
Facebook怎么搞砸的:當時還沒有Facebook,不過扎克伯格的行為——闖入校園網目錄、未經許可就把自己同學的個人身份放在半公開的網站上——都與今日的Facebook相似。
Facebook如何補救的:哈佛大學幾個女性團隊抗議了幾次后,校方關閉了Facemash.com網站,并起訴扎克伯格有違網絡安全、侵犯版權和個人隱私。盡管校方最終放棄了起訴,但Facemash也就此中途夭折。不過,現在看來,很明顯扎克伯格當時就為Facebook打下了根基。
與ConnectU的糾紛
發生于:糾紛始于2004年,最終在2008年得到解決
事件:Facebook創立初期也是一團糟。Facemash項目讓扎克伯格在哈佛人盡皆知。三名打算開發名為Harvard Connection(隨后更名為ConnectU)的社交網絡項目的哈佛大四學生也找到了他,雇傭他擔任程序員。扎克伯格最后創辦了Facebook,ConnectU的創始人則一直聲稱扎克伯格在為其打工期間竊取了ConnectU的代碼和知識產權,并先后向校方控告和向法庭起訴扎克伯格。
Facebook怎么搞砸的:如果扎克伯格的確竊取了ConnectU的知識產權,這是個嚴重的問題。
Facebook如何補救的:Facebook沒有對現有產品做出任何修改以應對法律訴訟。不過在2008年時,Facebook正打算吸引更多用戶和投資者的注意,因此十分希望能了結此問題。據悉Facebook向ConnectU創始人支付了6500萬美元,實際上算是購買了ConnectU的往日資產!恫珦艟銟凡俊罚‵ight Club)導演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拍攝的有關Facebook起源的電影《社交網絡》(The Social Network)一片中將詳細透露事件原委。該片將于今年秋季正式上映。
放棄Wirehog項目
發生于:2004年秋季
事件:兩位業內人士在今年的TechCrunch Disrupt創新大會上透露,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早在2004年曾推出一項P2P文件分享服務Wirehog,而該服務幾乎導致Facebook中途夭折。
這兩位業內人士分別是音樂共享服務Napster創始人西恩·帕克(Sean Parker)和《Facebook效應》(Facebook Effect)一書的作者大衛·柯帕特里克(David Kirkpatrick)。據帕克回憶稱,扎克伯格當時對Wirehog和Facebook一視同仁都非常重視。扎克伯格推出Wirehog遠遠走在時代前列,當時甚至還沒有f8開發平臺。不過,柯帕特里克表示,Wirehog項目在2006年被中止。
早期的Facebook用戶或許還記得Wirehog這個附加項目,Facebook用戶可以借助Wirehog與好友分享圖片和音樂文件。令人感到詫異的是,當時卻幾乎很少有用戶隱私問題,這或許是因為Facebook彼時還只向美國部分大學開放。而能使用Wirehog的用戶則更少了。
Facebook怎么搞砸的:早在Wirehog悄然問世之前,文件分享就已經讓許多反盜版斗士血脈賁張,因此不難想象,Facebook最初想示好投資者時,這樣一項服務多少會帶來一些阻礙。但據知情人士透露,Wirehog項目之所以中途被砍,是因為Facebook創業團隊認為Wirehog發展不夠迅速,而且對Facebook主業有所影響。
Facebook如何補救的:Wirehog被關閉了。更重要的是,Facebook開始對Wirehog表現得非常漠不關心。據消息人士透露,這并不屬實。事實上扎克伯格和Facebook早期團隊,尤其是聯合創始人安德魯·麥可蘭(Andrew McCollum)對Wirehog曾寄予殷切的厚望,并認為Wirehog有潛力與Facebook平分秋色。
不過,隨著Facebook在2007年推出開發者平臺,從中能看到Wirehog背后的哲學已經深深影響了Facebook的發展,即使用Facebook用戶身份和社交關系為另一種應用提供基礎。
強行推出動態消息
發生于:2006年9月
事件:現在看起來既愚蠢無比又無關痛癢,但在2006年秋季,Facebook用戶群起反對網站上突然冒出的一項名為動態消息(News Feed)的新功能。該功能會將用戶的行蹤聚合顯示在好友的
推薦閱讀
Facebook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表示,他目前尚未制定這家全球第一大社交網站的IPO時間表。而對于外界質疑其改變部分設置引發隱私擔憂的說法,扎克伯格也給予了回應。 據路透社6月3日報道, Facebook首>>>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Facebook十大失誤回顧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3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