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良晨)縱觀國內眾多流行的互聯網模式都是抄襲。幾乎是美國什么火了,中國的創業者就拿來抄。博客火的時候,中國差不多每個網站都開通了博客頻道,社交網Facebook火了,國內開心網、校內、人人網涌現出來,Twitter火了,飯否、嘰歪、新浪等等微博一擁而上。
互聯網資深人士、奇虎董事長周鴻祎表示,“我們國內所謂著名的創業者,就是善于抄襲美國的項目,美國出一個他抄一個。”
李開復也認為“抄襲”沒有問題。他認為,阿里巴巴、騰訊、百度都是先借用美國的模式,在這個基礎上創新的,所以他認為第一步來引用美國的商業模式沒有一點 的問題,并覺得不必為這個多浪費口舌。
創新工場是一種新的天使投資和創新產品的整合。我們是一個公司,自己做創新產品,但是做到一個階段,會為這個產品開一個公司,再找其他的風險投資,一起投這個新公司。所以,創新工場的產品就是更多的高科技產品。目前創新共創的9個項目中有7個都是移動互聯網的。
中國的互聯網更關注于娛樂,包括社交網絡和博客、音樂、游戲,所以對這些的關注度比美國高的多。中國的用戶喜歡大量的信息,所以一個公司進入中國的時候,如果沒有發現到這些差別,他們就注定無法成功。”李開復表示。
李開復說中國上互聯網的人數固然很多。但是移動互聯網的潛在用戶將會更多,而且移動互聯網的每一個用戶他隨身攜帶機器,一天上網的時間不是一兩個小時,而是整天都有可能移動上網。所以這三四倍大的群體,每天可能四五倍的上網時間,這些基數一乘起來再加上電子商務帶來的機會,我們深深的認為會帶來中國的第三個浪潮。”
從李開復中演講中,使用中文并不斷夾雜幾個英文單詞的講話風格中,你可以感覺到李開復能夠與國際科技趨勢接軌,但無法與中國國情趨勢接軌。這似乎和李開復曾經供職的蘋果、微軟中國研究院、Google等公司的管理及企業文化有關。
創新工場才剛起步,即便李開復心中有一個美好的愿景和夢想,即便他有過硬的內功,即便他擁有無可替代的資源優勢,即便他已經找到了可以盈利的模式和強大的團隊配合,這也只能夠說明他具有一個很好的起點,這并不代表創新工場就已經獲得了成功,離成功還遠著呢!創業成功的要件還有很多,只靠美麗的夢想是不夠的。需要腳踏實地的去走好每一步才是王道。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作為Web2.0的典型應用,SNS社區高速發展過程仍在持續。同時,其在中國互聯網用戶的普及率也已經達到了相對較高的比例。而門戶網站、傳統的BBS論壇及其他各類網站,以及資本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在抄襲中突破 李開復創新工場缺驚喜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3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