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凌晨消息,國內類似美國Groupon“一個城市一天團購一次”的團購網站正呈“百團大戰”之勢,李開復和胡延平,兩位互聯網領域的資深人士,都不看好這一模式,他們認為這類團購網站門檻低易被模仿、難做成大公司以及消費者受益但商家難獲回頭客。
一年半前在美國成立的Groupon.com創造了互聯網行業奇跡。這家團購網站的模式為“每個城市每天團購一次”,八成商品是網民當地的生活服務類產品,比如健身、按摩、美容、餐飲等。Groupon目前的估值為13.5億美元。
在國內,曾創辦校內網、飯否的知名創業者王興在今年3月初推出了模仿Groupon “美團網”,在隨后的兩個月內,國內的團購網站呈現了爆發之勢。據統計,目前國內的團購網站已經有130家。
互聯網領域的資深人士、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在上周六(5月29日)舉辦的2010年中國站長大會上說,創新工場在半年前就已經仔細研究過Groupon的模式,但他最終決定不做這類網站,原因是他并不看好這種模式在中國的前景。
李開復的理由有三點:第一,門檻低、容易被抄襲模仿——只要非常少的資金即可做團購網站,一些大學生也開始創業做這類網站;第二,難成大公司,利潤率低,很難算出能不能達到1億美元的盈利;第三,商家難獲回頭客——用戶受益了,但只是為了看著低價,中國消費者更在意低價,所以回頭客很少,商家最終也不會對這種推廣服務感到滿意。
胡延平,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主任、業內知名的互聯網產業觀察家,他的看法和李開復基本一致,他認為,“團購門檻太低,低到幾乎沒有門檻,這種模式能帶來多少利潤短期不太能算出來;國內團購吸引的顧客大多是為了便宜,回頭客少,這和商家初衷不符,能否長期堅持是個問題”。
胡延平認為,中國企業復制Groupon模式并沒有什么問題,全世界都在這么做,重要的是要在模仿的基礎上做些創新,做出門檻來。目前正在運營的團購網站都在探索自己的創新之道,但要做出門檻還需時日。
盡管李開復不看好團購網站,但他也是團購網站的使用者,他透露自己團購了三次,買到了物超所值的東西。這是李開復作為用戶看好團購網站的地方,但作為投資者,基于上述原因,他并不看好這一模式。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荒唐網店借"六一"叫賣童子尿 律師稱屬違法虛假宣傳
盡管網上賣家很多,但交易記錄基本上都是零。記者通過網聊的方式同一家在四川的網店店主周先生取得聯系,周先生表示最近幾天才掛出了童子尿的商品,如果記者真的需要,他可以通過郵匯送貨上門。到目前為止,周先生還>>>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3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