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最貴?相信關注網絡和電視媒體的同學們都應該有所了解,當然非“張悟本營養賬本”莫屬了。這位被譽為“中國營養食療專家第一人”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他本人的專家門診掛號都排到了2011年,并且掛號費高達2000元,實乃中國第一人。。∥模篻ame城老千
在2010年5月27日,衛生部官員首次公開否認張悟本專家身份,并對其經營的營養專家提出各方的質疑。且當日悟本堂大門緊閉,各方輿論不斷。
“張悟本事件”和網癮戰爭在很多方面有著相同的共性,有可還說他們應該是一對孿生兄弟,且同為社會熱點話題。下面我們對于這兩事件闡述下相同點。
行業發展之“瘤”
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坎坎坷坷。房地產、電視購物、SP業務等都在發展到一定時候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也是行業發展所必須經歷的過程。對于網癮戰爭和“張悟本事件”都是某個行業發展到一定時期出現的某些問題。
如今,在工作上、生活上網絡已經無處不在,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當網絡成為一種習慣,一種依賴以后,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天天依賴網絡,離開不開網絡的時候,網絡依賴癥就出現了,這就是所謂的“網癮”。
“張悟本事件”前期是有一個很大的社會背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健康越來越被重視,而且中國就醫貴、煩,以及是藥三分毒的理念。營養食物養生行業慢慢浮現到了人們的視線中,健康是物價的,當基本生活物質滿足以后,養生越來越被人追捧,“張悟本事件”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產生的一個“瘤”。
所有行業從初期、發展、高速發展、穩定等一些列的發展規律中,都會存在格式的問題,這也是促進行業發展的一股“敵對勢力”。它能更好的引發行業人、社會和國家關注行業發展所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制度、法律來給予規劃,使行業良性健康發展。
“瘤”滋生利益
當行業出現問題以后,就會存在無數的流通,就想游戲中的各種BUG,當懂的人利用這個BUG能復制裝備、制造外掛,甚至直接倒號等等。當“瘤”出現以后,就表示該產業存在的巨大的BUG,存在法律、法規、行業限制的真空期。一些聰明的“壞胚子”就能相處各種方式為自己產生巨額利益。
隨著網癮戰爭被擺上臺面的時候,全國各地各種不同方式的戒網癮機構拔地而起。據某些機構統計,我國網癮青少年從最初的400萬增加到1300多萬,到2009年全國戒網癮機構有300多家,市場規模達數十億元產業。在2010年初一篇《收入1500萬的楊永信VS3800萬的陶宏開》一文透露出戒網癮結構的暴力。
“張悟本事件”爆發以后,一位資深的書商揭示了各種營養暢銷書的利益鏈,并且指出,張悟本以及其團隊至少賺取了2000萬以上。這其中包括:《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銷售400萬冊所收入的版本就有1680萬;另外開頭說過他的預約號拍到了2011年,在診費這塊收入就高達300萬,除此以外各種講座、專訪等等收入,其團隊收入巨額利益。
利益永遠是趨勢個行業“瘤”所滋生的,正是由于利益的存在,擁有會有這樣一群人,不管道德、良心的譴責,一如既往的鉆入其中,并靠傷害某群人的利益來得到個人及團隊的利益。
“毒瘤”暖床
當“瘤”出現以后,在各方面的營養滋養下慢慢的會變成“毒瘤”,也正是由于各種暖床的存在,“瘤”才能如此快速的成長,危害越來越大,所波及的范圍也越來越廣。
當網癮概念提出后,主流媒體對于各種“由于玩游戲而殺人(自殺)”等等,翻來覆去的報道,而且不去追求事件的真正原因,扭曲事實真相,要的就是迎合“瘤”,并引起關注度,增加收視率,同時也一樣會有各種業內人,將游戲=毒品,不斷的加以擴大,并在媒體上還出現了游戲是電子海洛因,通過網絡媒體、電視媒體、報紙雜志等對游戲病毒的報道,引發了社會和孩子家長的恐慌。也正是如此,給網癮更加擴大化,并且也給戒網癮接受帶來更多的“客戶”和經濟收入。
營養學當關注的人越來越多時,電視媒體、養生書記、網絡報紙雜志等報道,給“張悟本”提供更多話語權,更多傳播他的理念,并且在各種電視臺還專門開設了營養學講堂,并且還有座談會等等,這些都是直接滋潤“張悟本事件”的暖床。另外也存在的外部原因,如我國醫療機構的各種弊端:就醫難、就醫貴等等外部環境,都無形的給了“張悟本事件”營養和推動力。
任何事情的發生都需要有其對應的社會環境,俗話說:天時地利。沒有這個只有單單的靠個人或者團隊人的推動也是很難形成的。
監管需發力
任何行業都有其監管部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首先,網癮是什么?權威機構、醫學界、國家機構都有給過具體的定義嗎?何以判斷某人對網絡有癮,當判斷標準都不確定,更不用說戒網癮了。
其次,戒網癮流程,醫學流程是什么,國家是否有專門的營業許可證,是否應該有對應的衛生許可證;甚至從業人員資格證,這個都有嗎?
再次,收費標準是什么,該如何定價。
從網癮這個概念被提出來,到戒網癮機構的盛行,再到現在,我相信上面提到的三點還是不能很準確的答復,已經相對應的監管結構和法律法規。
與此同時,“張悟本事件”也同樣遇到這樣的問題,營養學行業的規劃,法律法規的制定;營養書籍出版規范;沒有確定直觀部門。這就是他們沒有任何阻礙發展到現在,直到范圍更加廣泛,危機到生命時,引發社會等質疑。
對于新行業來說,在法律法規跟不上的情況屢屢出現,這正是新行業發展過程中最容易出現問題的關鍵。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2010年阿里巴巴股東大會上,馬云提到,他做了一個“痛苦的決定”,就是賣了自己手中的股票,而且自從賣了股票,阿里巴巴的股價就再也沒有漲上來。馬云對此給了大家一個人性而合理的解釋,但是對于股東就公司股價低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癮和 “張悟本事件”是孿生事件?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3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