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粉絲超過一百,你就像是本內刊;超過一千,你就是個布告欄;超過十萬,你就是一份都市報;超過一百萬,你就是一份全國性報紙;超過一千萬,你就是電視臺;超過一億,你就是CCTV了。 ”作為一種即時網絡傳播工具,微博已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擁有海量粉絲也成為微博使用者追逐的目標。為了更好地聚集人氣,不少微博使用者開始在網絡上批量買入“粉絲”,“粉絲經濟”由此誕生。
1角錢買一個“粉絲”
在網絡購物平臺上,只要搜索“微博粉絲”,就可以找到多家店鋪,“粉絲”的價格從1角錢到1元錢不等。
比較常見的模式是打包買賣,有店家貼出“5000件以下請直接拍下付款,不用聯系,5000件以上請聯系掌柜有優惠”的標語。
在一些店鋪里,“高質量、永久粉絲”的促銷價為100件16元,能夠入圍這一稱號的粉絲,都已經達到“自身有頭像、有博文、有粉絲、有正規名字”的要求。
在一個浙江賣家的店鋪內,一元錢一件的“微博粉絲”僅當天就售出了120余件,店家會通過買家留下的微博地址及原始粉絲數量,進行加工再造。
如果有需要,還可以專門購買評論和轉發,50條評論的價格為20元,100次轉發則只需10元。這里的“評論”并不是簡單的“Re”,而是“全天均勻發布、有內容針對性的高要求評論”。
誰在消費“粉絲經濟”
“微博初期需要一些粉絲基礎,才能更好地聚集人氣。 ”一名賣家分析說,買家們有的是為了好玩,有的是為了出名,也有的是為了利用這一新的載體刊發廣告。 “畢竟人氣旺了,關注度就高了。 ”
經過多方聯系,記者與上海一家網絡廣告公司的負責人取得了聯系,并從她這里了解到了目前微博“粉絲”帳號買賣的現狀。
從事網絡廣告營銷工作已有八年的姚小姐,對于最新崛起的微博頗有感慨。自從微博逐漸被眾多網友熟悉,并開始向公眾推廣后,由于其操作之方便以及內容之公開,儼然成為不少人即時發布消息以及抒發自己感悟的網絡工具。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微博的群體中,微博就如同一個人的網絡門面,要想讓這個門面得到公眾的認可,并且擁有一定的點擊率,這“粉絲”的力量自然不可少。
網絡公司“養”帳號
“粉絲”數量的多少成了許多博主關注的焦點,不少網絡公司看準了這個商機。既然博主想要裝飾自己的門面,而網絡公司又有這種資源,大家互相利用,豈不是雙贏。同樣,不少企業也瞄準了微博這塊既廉價又有高曝光率的風水寶地,各種以企業或產品內容為名的微博也出現在其中,為了增加知名度,“粉絲”成了重要的籌碼。
“現在有許多公司,用軟件或者靠工作人員人工注冊,來增加帳號。 ”姚小姐說,“粉絲也分各種類型,真正賣得出價錢的粉絲帳號是需要有一定積累的,并非是當天注冊當天就能賣的帳號。為了讓手頭的帳號有一定的經驗值,這些公司會找專人‘養著’,每天去更新各種微博,以此增加‘粉絲’的經驗值。 ”
“‘粉絲’買賣只是網絡虛擬業務的新拓展,像提高點擊量、回帖量以及網絡刷票、游戲練級等等,都屬于這一范疇內的業務,利用不同的網絡代理、木馬等黑客軟件都能達到目的。”姚小姐說,至于一些網站上所銷售的廉價“粉絲”,若買下還有一定的風險性。因為這些粉絲經驗值較低,容易被辨別出是同一批注冊、專門用來拉動人氣的。在這種情況下,網站有權將這些“粉絲”刪除,購買者只能自己承擔損失。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網購平臺本應該作為抵制假貨的第一道防線,如今卻普遍淪為假貨的集散地,這對生產企業打假增添了不少壓力。有一部分原本對網絡打假信心滿滿的企業,在屢次遭受了來自網購平臺的阻力后,最終采取了消極的態度。 【IT商>>>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3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