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Schmidt)宣稱基于谷歌Android操作系統的手機每天出貨量達6.5萬臺。而另據研究機構發布數據,2010年第一季度Android智能手機全美銷量已經超過了蘋果iPhone手機。搭載Android的智能手機占全美手機零售量的28%,黑莓為36%,iPhone為21%。
貝葉思咨詢認為上述數據反映了Google開源Android平臺的初步成功,但受制于激烈的市場競爭,特別是來自蘋果和微軟的競爭,以及Android自身的限制,Google要贏得移動互聯網的未來,前路仍然漫長。
免費開源的Android平臺是Google成功的基礎
諾基亞通過占領手機市場的高份額盈利,蘋果依靠軟硬件和服務通吃的封閉式模式盈利,而谷歌則是通過向手機廠商和軟件開發者免費派發開源的Android操作系統,進而籠絡開發者打造行業產業鏈進行盈利。免費、開源的平臺吸引了眾多的廠商和開發者參與其中,完成了移動互聯網產業鏈的基礎打造工作。
從終端廠商看,兩年多時間里,Google公司主導開放手機聯盟(OHA)成員數量迅速攀升,先后有宏達電、摩托羅拉、三星、LG、宏基、東芝、夏普、華碩、聯想、華為、OPPO、中興等廠商加入開發陣營。據統計,Android系統已經在49個國家的34個手機平臺上進行使用。
國內三大移動運營商也不甘落后。中國移動于5月13日發布首款移動定制Android手機多普達A8188,中國聯通首款采用Android2.0版本操作系統的摩托羅拉智酷XT701已于3月11日上市,中國電信與摩托羅拉定制的基于Andriod平臺大的智尚XT800早在2009年12月29日就已發布。
軟件應用上,截止3月16日,AndriodMarket只有超過30000個應用,且在快速增加中,從未來預測看,隨著Android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Gphone銷量提高后,基于Android的應用將出現新一輪的爆發。
眾多廠商及運營商的紛紛加入,增加了產業鏈上下游其他廠商的信心,一時間內,代工廠商、芯片廠商以及手機配套應用廠商源源不斷地加入其中,Andriod平臺出現了欣欣向榮的場面。前文提到的基于谷歌Android操作系統的手機每天出貨量達6.5萬臺便不足為怪了。
但貝葉思咨詢認為,Google在獲得初步成功的同時,仍面臨著諸多的威脅:
來自蘋果、微軟等競爭者的威脅是Google急需面對的問題
來自蘋果的威脅:其一、終端上:iphone手機時尚的外形設計、良好的用戶體驗、人性的界面以及其他多處創新造就了為數眾多的iphone粉絲,這對后來廠商是一個巨大的屏障,后來者只有開發出更具創新的產品才有可能從iphone處爭奪到該類客戶。在多點觸控上,受專利影響Android目前暫無該設備,這不得不說是一大不足。其二、軟件應用上,樂觀預測目前AndriodMarket可達4.5萬個,而APPStore應用說早在2010年1月就達到了10萬個,可謂差距明顯。同時,蘋果擁有iTunes客戶端,可以方便的下載付費音樂、App應用,同時在音樂播放上音質iPhone明顯比目前的Android設備強很多。其三,操作系統上,蘋果最新發布的iPhoneOS4.0,其提供的多任務同時處理、應用文件夾、郵件系統的改進、企業功能、游戲中心,以及Apple全新的iAd廣告平臺必然進一步提升iphone的競爭力和用戶忠誠度。
來自微軟的威脅:相對蘋果來說,微軟對Google的威脅可能小一些,但最近微軟的舉動也不容小視:2月15日,微軟發布了公司最新一代手機操作系統-WindowsPhone7,3月17日,微軟正式推出了WP7在線應用商店WindowsPhone Marketplace;4月13日,微軟正式發布了兩款自有品牌手機Kin1和Kin2,意欲將微軟手機打造成為微軟在手機端的營銷渠道,從而帶動旗下手機操作系統、移動MSN、手機軟件等的崛起,真正實現硬件+軟件+服務的發展模式。目前包括運營商AT&T、德國電信、Orange及制造商戴爾、惠普、LG、三星在內的十余家公司均表示會推出搭載Windows Phone 7手機操作系統的產品,宏達電則宣布公司會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一部Windows Phone 7手機。如果WP7成功,微軟依賴在pc領域的軟件優勢發力打造的產業鏈版圖也足以對Google造成不小威脅。
Andriod自身局限
Google憑借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及開源的Andriod平臺吸引了不少開發者,但其平臺的不足之處在于標準的不統一,很難協調眾多的終端廠商。
目前Android已經有多個版本,包括Android1.1、1.5、1.6、2.0、2.1,而據媒體載,命名為Froyo又稱“凍酸奶”的2.2即將面世。據稱,Froyo將增加內置的USBtethering(網絡共享),從而實現手機與筆記本電腦共享網絡連接,這項功能蘋果和AT&T在美國至今仍然未能實現。此外,用戶還可以將自己的Android手機變成一個移動的Wi-Fi熱點。
對于開源的Andriod平臺來說,快速的版本更新對廠商來說是一個矛盾體:一方面為廠商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基礎,從而提升終端功能,另一方面必然存在新舊版本間開發者、消費者使用時的兼容性問題。因為迄今為止Google仍然難以強迫各大手機廠商推出相應的手機升級固件,這就造成了不同廠商各自為戰的局面。隨著新版Android系統推出,更多的應用程序難免向新版本的系統傾斜,而這樣可能會導致老版本用戶用不了新軟件。當占用戶比例最高的Android1.5用戶越來越得不到令人滿意的應用程序的時候,Android平臺的用戶(包括開發者)忠誠度將大打折扣。如何解決平臺標準問題將是Google急需面對的問題。
貝葉思咨詢認為:免費開源的Android平臺是Google成功的基礎,一定意義上講,Google移動互聯網戰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來說取決于該平臺是否能夠吸引足夠的產業鏈廠商加盟。在蘋果、微軟等諸多廠商群雄角逐這一市場時,加之目前Andriod的自身局限,Google正面臨新一輪的挑戰。從這一點來說,在這個競爭積累的行業市場里,某個廠商的任何階段性的成果并不能說明什么,關鍵問題是誰把握住了該市場的未來。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谷歌街景采景車會記錄網絡ID信息,以便提升其數據定位能力,但同時也會記錄下WiFi用戶的“有效荷載數據”(payloaddata)。谷歌此前也已承認此事,并遭到了歐美各國政府和隱私保護人士的抨擊。 北京時間6月4日早間消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Google移動互聯網之路仍然崎嶇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3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