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Bill Gates)15年撰寫的《未來之路》封面
自從比爾·蓋茨出版《未來之路》以來,已經過去了整整15年。在這本書中,這位微軟創始人對未來進行了大量預測。這些預言的準確度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吧:
電子郵件
預言:蓋茨在書中寫道:“電子郵件以及可以共享的屏幕將使得許多會議的必要性消失……即使一定要召開面對面的會議,其效率也會大幅提升,因為與會者已經通過電子郵件交換了背景信息……信息過載將不再為信息高速公路所獨有,這甚至不再是個問題。“
裁定:錯誤。現在看來,蓋茨當初對電子郵件的預言有些過于理想化,并沒有考慮到一些意料之外的后果。如果說電子郵件對會議有何影響,那也是讓開會的頻率更高,效率更低。“你沒有收到我的郵件嗎?”這恐怕已經成為開會時最常碰到的問題,這一疑問往往會導致另外一場會議的召開。據估計,有將近40%的員工每個工作日都至少要花費兩小時來處理電子郵件,這使得很多企業采取了一些旨在減少電子郵件數量的政策。最常用的解決方案是:召開更多面對面的會議。
錢包式PC
預言:“你將能夠用口袋或是手袋來攜帶錢包式PC。這款產品將可以顯示信息和日程,閱讀并收發電子郵件和傳真,監測天氣和股市情況,支持簡單和復雜的游戲,如果感覺無聊還可以瀏覽一些信息,或者輕而易舉地瀏覽你為孩子拍攝的數以千計的照片。”
裁定:準確。蓋茨的錢包式PC基本上就是今天的智能手機,只不過多了一項語音通話功能。
無線網絡
預言:“未來的無線網絡將更快,但是除非有重大突破,否則其帶寬還是會遠遠低于有線網絡。移動設備將能夠收發信息,但價格會非常昂貴,很少有人會使用這些設備來收看視頻流。”
裁定:錯誤。如今,通過無線網絡接收視頻流既不昂貴也不少見,事實上,這已經成為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用戶幾乎無需多加考慮。蓋茨沒能預測到無線網絡將會更為便宜,速度也將更快。但是他的主要錯誤還在于科技預言者的一種常見而錯誤的假設:新技術之所以被采用,主要是因為技術優越,而不是因為社會因素。即使多數的有線網絡仍然擁有比無線網絡更大的帶寬,但其社交性卻無法與無線網絡媲美,后者使得人們可以隨時隨地訪問信息。
社交網絡
預言:“信息高速公路不僅可以讓遠隔萬里的好友更容易取得聯系,還能幫我們找到新的伙伴。通過網絡形成的友誼將自然而然地讓人們緊密聯系在一起。”
裁定:半對半錯。社交網絡已經成為信息高速公路的一項殺手級應用。Facebook擁有4億多名注冊用戶,還有其他數不盡的社交網絡也在創造著人與人之間的全新關系。但是通過互聯網建立的友誼未必就會導致面對面的相見。在更多的情況下,一個有著250名Facebook好友的用戶很少與網友見面。
網絡購物
預言;“由于信息高速公路可以傳送視頻,你將能夠經常看到你所購買的商品……你不必擔心通過電話為母親訂購的鮮花是否如預想中的那般美麗。你將可以看到賣家陳列的大批花束,如果愿意,隨時都可以改變主意,用鮮艷的銀蓮花代替即將凋謝的玫瑰。”
裁定:錯誤。信息高速公路可以傳送視頻,這一點蓋茨說的沒錯,但他完全誤解了網絡購物形成過程中的社會和經濟因素。一個賣家怎么可能會有時間與每個想在母親節訂花的客戶進行視頻對話?有哪家公司能夠允許用戶在最后一刻更改訂單,并承受由此產生的巨大成本?蓋茨對網絡購物的預言與以往對個人噴氣助推器和移動人行道的預言一樣:技術上可行,但從社會和經濟角度來看,卻并不可行。
視頻會議
預言:“通過將攝像頭連接到PC或電視上的小型視頻設備,我們就可以通過信息高速公路來獲取更高質量的圖像和聲音,但價格卻會更低。”
裁定:準確。網絡攝像頭已經成了PC的標準配置。即使沒有配備這款設備,也可以用不到30美元的價格從微軟購買一款。
互聯網與網絡
預言:在這本長達286頁的書中,蓋茨只在第4頁提到了萬維網,并將互聯網描述為更為龐大的“信息超級高速公路”的一個子集。蓋茨寫道,與PC、CD-ROM、電話網絡和有線電視系統一樣,互聯網也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先驅”之一。但他也表示:“它們都無法代表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如今的互聯網并非我所想象的信息高速公路,盡管你可以將其作為高速公路的一個開始。”
裁定:錯誤。蓋茨認為,互聯網將在未來的信息高速公路中扮演一個配角,但它本身并非信息高速公路。但這種觀點在《未來之路》出版時就已經過時。就連蓋茨本人也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就在該書出版后不久,他便對微軟進行了重組,將更多精力放在互聯網領域,并且在《未來之路》的第二版中進行了大量修改,增加了一些強調互聯網重要性的內容。從很多方面來看,蓋茨對互聯網的模糊預測只是一種想當然的看法。
通過出售需要安裝到PC中的專有軟件,蓋茨將微軟打造成了世界級的企業。但他卻并不希望同樣的功能可以通過更便宜、更快速的分布式網絡傳播,但他本人對此卻無能為力。在《未來之路》所有的錯誤預言中,這恐怕是代價最高的一個。由于未能預見到互聯網的主導地位,微軟至今依然在網絡大戰中處于劣勢。
隱私
預言:“從現在起,10年內,你或許只要搖一搖頭,就可以免遭陌生人或任何打錯號碼的人的騷擾……通過制定明確的‘白名單’,你就可以將你的家——或是任何你所希望的地方——打造自己的‘庇護所’”
裁定:少部分準確,大部分錯誤。我們的確可以借助科技來設置“白名單”,你可以使用呼叫者的ID來回避不想接的電話,或者向“全美謝絕來電電話注冊處”(National Do-Not-Call Registry)進行登記,從而避免接收推銷電話。但是就此認為科技將提供更好的隱私保護卻并不符合實際。隱私已經成為電腦時代受傷害最為嚴重的一個領域,多數人在信息超級高速公路上行駛時都必須付出相應的隱私代價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A8音樂今日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宣布劉曉松已辭任本公司#64008;政總裁一職,#63988;一仲已獲委任為#64008;政總裁,以上變#63745;由2010#63886;5月24日起生效。 5月25日上午消息,A8音樂今日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4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