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負責人近日表態將積極探索和推行網絡實名制。在網民現在已超4億的我國,近幾年網絡人身攻擊頻頻出現,河北“艾滋女”事件讓當事人閆德利受害非輕;重慶一公司老總在網上被人匿名攻擊,渝中警方介入調查,發現攻擊者是公司開除的一名員工。
“實名制”是否能給網絡人身攻擊者戴上緊箍咒,以此遏制網絡人身攻擊?昨天,就此話題,本報記者聯系上中國人大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中央財經大學傳播系副教授譚云明等專家,并采訪了一些網友。
員工被開除 發帖罵老總
一個關于網絡人身攻擊的案卷,正在重慶者羽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游飛翥的手中。昨天,游律師介紹,去年10月,一名網民在某網站匿名發帖,稱某公司老總非法經營。
帖子中,發帖者繪聲繪色,列出了一系列的非法經營的事項。不少網友看見帖子,信以為真,不少網友跟帖進行評論。不久,公司將帖子下載打印,并找市公證處公證。去年11月,自稱沒有非法經營的公司老總,向渝中區警方報了警。
據了解,警方介入調查,發現發帖者是該公司一名被開除的員工,并對其進行批評教育。游律師說,目前,公司正考慮起訴這名前員工。
網民被攻擊 多數沒報警
而事實上,大多數遭遇網絡人身攻擊的網民,都未向警方報警。昨天,家住大坪正街的網民“薔薇”給本報記者提供了她被攻擊的網絡記錄。
記錄顯示,4月10日,有網民進入她空間,匿名罵她:“你是個小姐”,“長得像青蛙”。薔薇說,她很生氣,懷疑是喜歡她男友的一個女孩所為,但其匿名難查,沒有報警。
我市一論壇負責人稱,在一些網絡論壇,屢有網民以他的名義,發少女照片,找一夜情,并留下手機號、QQ號。結果一查——原來是女網民被人網絡攻擊。受害者也很少報警。
實名制減少人身攻擊?
家住江北的網友“希拉”稱,作為網民,匿名可以說實話,實名也可以造謠誹謗。實名制之后,網絡人身攻擊仍會存在。“這就像犯罪,雖有法律,但仍有人觸犯。”
渝中區一律師事務所律師康妮認為,網絡的虛擬性特征,讓網民模糊了是非界限,忽略了網絡人身攻擊屬于違法行為。有人犯罪之后,才后悔莫及。實名制對于網民來說,有警醒作用。
中央財經大學傳播系副教授譚云明對此表示,雖然說人有自律的一面,網絡實名制對人身攻擊者起到他律作用,可以減少人身攻擊。
實名制后遇誹謗咋辦?
網友“薔薇”則認為,傳統的誹謗方式,對被誹謗者及社會的負面影響面較小。而通過網絡世界,誹謗便能造成可怕的社會影響。
她認為,現行的《民法》、《刑法》中,沒有將網絡考慮進去,按現行法律依據,網絡人身攻擊的犯罪成本較低。比如閆德利的前男友,僅以誹謗罪判刑三年。
我市律師安妮則認為,我國推行網絡實名制后,要進行互聯網方面的立法,將誹謗等網絡人身攻擊納入法律范疇。立法之后,對網絡人身攻擊事件,便可以按新的法律依據量刑。
網友應增強責任意識
網友“小云”認為,我國網民多達4億,一些小打小鬧的網絡人身攻擊事件較多,警方通過實名制理論上很容易找到網絡人身攻擊者,但難以件件查處。
網友“應舉”認為,實名制可以讓警方及時制止網絡攻擊行為。這有利于降低執法成本、減小給被攻擊者與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對小攻擊事件不需查處,警方可以及時給出警告。
中國人大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介紹,非實名制在現實生活當中是有它不可替代的價值,但他并不十分主張反對網絡實名制。
網友“薔薇”說,有助于打擊網絡人身攻擊、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實名制”,會讓網民在享受上網自由這一權利時,遵紀守法,提高道德感,更有社會責任意識。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華誼兄弟公告,公司擬使用剩余超募資金中的3445萬元收購北京華誼兄弟音樂有限公司51%的股權。 華誼兄弟公告,公司擬使用剩余超募資金中的3445萬元收購北京華誼兄弟音樂有限公司51%的股權。 華誼兄弟副總裁、董事會秘>>>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絡實名制給網絡人身攻擊戴上緊箍咒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4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