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消息,主題為“信息化與城市發展”的首場上海世博會主題論壇昨日在寧波舉行,騰訊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在會上表示,未來互聯網發展的三大趨勢:一、形成個人為中心的社會網絡,二、互聯網應用從個人向企業延伸,三,線下生活與線上生活逐步融合。
對于互聯網對城市生活的具體影響,馬化騰認為主要在三個方面,創新商業模式,促進傳統產業升級、承載社會價值,最終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
其一、由互聯網和信息化所創新的商業模式,比如網絡媒體、網絡社區、網絡游戲、即時通訊、搜索、電子商務等,不但高效便捷地提升了人們的學習工作效率,豐富了人們的文化娛樂需求,而且還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其二,互聯網作為智力密集型、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生產工具,已經成為了促進傳統產業升級,倡導綠色環保的引擎。在當前國內外都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抵御自然災害對人類破壞的緊迫需求之下,互聯網產業體現出了獨特的優勢。
其三,互聯網也正在成為一個承載社會價值的平臺。互聯網的信息快速傳遞和互動特性,讓公眾在社會輿論監督,公益志愿事業等方面越來越迸發出網絡的強大力量。無論是傳遞世博精神和公益理念的網絡志愿者接力,還是參與、分享世博的最大網絡社區“i城市i世博”,都是每個人關聯世博的網絡新方式。
馬化騰還預測未來互聯網發展的三大趨勢:一、形成個人為中心的社會網絡,二、互聯網應用從個人向企業延伸,三,線下生活與線上生活逐步融合。
馬化騰認為,以個人為中心的社會化網絡形成,是未來互聯網發展的一大趨勢。通過博客、微博、社區、SNS,以個人為中心,建立起一個虛擬的分享和交友網絡。這一社會化網絡和傳統社會網絡相比,具有很高的便攜性、私密性和豐富性。
趨勢二,是互聯網應用開始從個人向企業延伸。互聯網的“億時代”也將驅動企業級的互聯網應用風起云涌。互聯網正改變著各行各業,不只人們的生活,未來,企業商業同樣離不開網絡。
趨勢三:線下生活和在線生活逐步融合。馬化騰援引工信部第一季度通信產業介紹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網民總數已達4.04億,社交網站用戶群達1.91億,國內網站數量達到323萬個,年增長率12.3%。而另一個數據調查顯示,目前中國互聯網主要服務有效瀏覽時間,首當其沖是社區交友,占總體40%,其次是在線視頻、搜索和新聞資訊。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介紹,早在2007年6月,攜程旅行網就已在上海建成國內最大的旅游業呼叫中心,擁有超過3000個呼叫席位。隨著攜程業績迅猛增長,僅時隔一年,原有的呼叫中心就已無法承載業務發展的需要。 5月8日,中國領先的綜合性旅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馬化騰:未來互聯網發展三大趨勢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4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