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吳雨)屋漏偏逢連夜雨。高管卷款潛逃余波未了,中移動又爆出總裁王建宙退位的傳聞。而在移動在手機支付(移動支付)領域發力,本已遭非議;國資委一紙文書,更讓移動入股浦發的布局撲朔迷離;中國銀聯牽頭和銀行、運營商、手機制造商成立移動支付產業聯盟,再讓移動感受被孤立。
隨著3G網絡和終端的不斷完善,以及移動電子商務應用和市場的逐步發展,手機支付漸漸興起。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手機支付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9.74億元,用戶規模達8250萬人。專業咨詢機構艾瑞咨詢預計,2010年,我國手機支付市場規模將達到28.45億元,手機支付用戶總數將突破1.5億人。
面對如此潛力巨大的新市場,運營商和銀行機構都早已垂涎三尺。
今年3月初,移動宣布以398億元入股浦發銀行,獲得該行20%股權。來自申銀萬國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移動此舉不僅是財務投資,更是為了掃清手機支付業務的制度阻礙。
幾乎與此同時,中國銀聯也發表聲明稱,新一代手機支付業務已經進入大規模試點階段,試點地區擴展至全國六個省市。
移動和銀聯各自出手,兩大各自領域的王者在手機支付領域的競爭,從幕后走向臺前。由于手機支付尚無統一標準,分析認為,“誰的業務模式在市場上占得先機,誰就有可能以先入為主的姿態一統江湖。”雙方的急切,可想而知。
移動入股浦發面臨壓力 支付安全受質疑
坐擁5.2億的用戶和1000多億元的年利潤,是移動不甘寂寞的資本。“任何銀行要談手機支付都繞不開中移動。”一位全國性商業銀行內部人士無奈地說。而移動染指手機支付的野心,也由來已久。
據悉,移動最早從2003年8月開始與銀聯合資成立了聯動優勢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短信和WAP相結合的方式推進第一代手機支付。2009年,移動還在經過三年試點的基礎上于完成新的移動支付的技術和業務方案,并在國內多個省市推出移動支付業務。
支持移動的觀點認為,移動業務的拓展方便用戶,而行業競爭的存在也有益于用戶。但反對者認為,銀行卡已足夠使用,移動沒必要也不可能把天下所有的錢賺盡,應當專注于把網絡和服務做好,而不是功能的增加。移動做手機支付,就如同男人和女人爭生孩子。
似乎為了證實反對的觀點,5月10日,國資委發布《關于開展中央企業對外并購專項檢查的通知》。根據通知,國資委將重點審查對外并購項目是否有利于突出主業,是否存在投機性對外并購事項等。分析人士認為,移動“不務正業”涉足金融業面臨壓力。
此前國資委曾多次下發文件,正在加大控制央企的非主業投資。據媒體報道,原本由中移動集團公司操作的參股計劃,后來改由下屬廣東移動分公司作為出資主體。而此舉被業界認為是“避免國資委的政策審批”。
但此次國資委《通知》明確指出,“國資委將審查央企及其子企業的對外并購情況。”亦即中移動必須面對審查。
安全問題,則是業界對中移動手機支付的又一項疑慮。
“移動的安全難得人心。首先手機容易損壞或丟失,另外現在生活中還存在的很多‘黑卡’用戶,那意味著什么,手機支付你能保證安全嗎?還是銀聯的安全性高?”有用戶如此評論。
而移動存在的諸多霸王條款和亂收費問題,也是用戶質疑移動的手機支付的重要原因。“運營商的壟斷,讓我們的移動電話和短信不得不忍受很多亂收費問題;還再加入移動支付,民何以堪!”
策動移動支付產業聯盟 銀聯爭奪繼續主導權
與移動相比,中國銀聯的資本也不遑多讓。銀聯作為國內唯一的全國性銀行卡聯合組織,不僅對市場規則和發展趨勢有最深刻的了解,而且手握國內最龐大的銀行卡受理網絡,優勢可謂得天獨厚。資料顯示,銀聯的手機支付可關聯10張銀行卡,并囊括了大額支付在內所有銀行網銀功能,安全性較高。
不過,業內也有觀點認為,中國銀聯對手機支付的推廣難度要大于中國移動,“因為銀聯自身資本金只有十幾億元,而250萬臺存量POS終端的改造升級所需金額超出了銀聯自有資金”。
POS機的改造,是目前公認的推廣手機支付的支付環境改造難題的焦點。據悉,銀聯計劃統一更換POS機,將加上頻率為13.56M的信號受理端。
銀聯的難題,讓移動暗自高興,中移動早已布置自己2.4G頻率的支付環境,爭取成為事實標準。為擴大自身的優勢,反擊移動,銀聯必須另辟蹊徑。
近日,銀聯聯合聯通電信、商業銀行和手機制造商等,共同成立移動支付產業聯盟。聯盟各方將聯合推廣基于金融賬戶、采用ISO有關非接觸通信的國際標準的智能卡手機支付業務。
據了解,首批加入產業聯盟的會員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18家全國及區域性商業銀行,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兩大移動通信運營商,諾基亞、聯想等手機制造商,以及多家智能卡及安全芯片廠商、受理終端廠商、系統集成商、科研院所等相關機構,陣容可謂龐大。
中國銀聯方面稱,移動支付產業聯盟的成立,將不僅打通支付、通信、芯片、智能卡、電子等不同行業間的壁壘,同時還是銀行和移動通信運營商共建的基礎服務平臺,公交、地鐵、水電煤、影院、石油公司、醫院、商業零售等各行業用戶都可以基于此平臺開展服務。
業界認為,聯盟的成立,孤立了移動。目前,無論是傳統的現金、銀行卡支付手段還是新興的網絡支付,均以銀行結算標準使用。“從銀行來說,按照相關規定,銀行發卡必須遵循銀聯的標準。”光大銀行電子銀行產品設計處處長陳紅薇表示。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不約而同地,國內多家B2C巨頭都瞄上了日用百貨。無論是中關村經營IT起家的劉強東,還是做了11年圖書生意的李國慶俞渝夫婦,百貨似乎有相同的吸引力。在他們眼中,百貨業相比IT和圖書,擁有更高的毛利率,也意味著更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爭手機支付主導權 銀聯電信聯通圍堵移動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5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