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 丁乙乙】激動網宣布正式獲得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頒發的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簡稱“新聞牌照”),成為首家獲得新聞牌照的民營視頻網站。同日,激動網宣布啟動“大新聞戰略”,進一步加大對視頻新聞的投入。
根據《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向公眾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的單位必須獲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互聯網公司,尤其是商業網站,獲得新聞牌照的門檻很高。5月12日,激動網向記者證實,該網經過多年申請,于近日獲頒該牌照,成為民營視頻網站中首家獲得新聞牌照的公司。
激動網負責人表示,“這是國家主管部門對激動網正版模式和媒體價值的肯定和鼓勵”。激動網“視頻門戶”戰略的定位早在2006年就已提出,在資源布局上,激動網獲得了中央電視臺、北京衛視、東方衛視等全國100多家主流電視臺的內容授權;內容建設上,激動網在國內率先以頻道化進行運營,開設了新聞、財經、娛樂、體育等近20個內容頻道;團隊方面,該網持續引進媒體人才,目前編輯團隊規模達到150人,均來自于主流傳統媒體和門戶網站。
目前,激動網流量位居視頻網站前四名。“值得關注的是我們的流量組成”,激動網負責人介紹,“同分享類網站影視劇點播流量基本占據70%不同,激動網的短視頻和長視頻之比在2:1以上。我們大量的流量來自于新聞資訊類的短視頻。” 而且,激動網有三個訪問峰值,分別是早上10:00、下午15:00和晚上21:00,前兩個訪問峰值均是新聞用戶帶來的,“這和分享網站流量集中于夜間的影視點播是不同的”。
“視頻新聞比圖文新聞更有現場感、畫面感,比電視臺新聞又有豐富和互動的優點”,激動網副總裁兼總編輯陳志華表示,“不遠將來,視頻新聞服務將成為互聯網新聞用戶的主流選擇”。陳志華介紹,激動網在這方面已根植多年,目前日處理視頻新聞3000余條,具備第一時間全面報道各類重大事件的能力。春晚直播,該網創下200多萬并發流量;今年3月,激動網聯合國內100余家主流媒體,打造“百家媒體報道聯盟”,邀請數十位代表委員做客訪談,制作各類熱點話題專題片和專題200余個;世博期間,該網和央視緊密聯手,提供各類世博報道100余條。除了整合能力,激動網在北京和上海均設有演播室,具備了原創節目能力。目前,該網自制的資訊類節目“雷聞天下”已落地河南電視臺日播,“新聞相聲”落地陜西電視臺播出,“互聯網原創節目整檔向電視臺反輸出落地日播,這在視頻網站中也是首次”。
當日,激動網宣布啟動“大新聞戰略”。陳志華介紹,在獲得新聞牌照后,該網將展開一系列的媒體內容建設。與其他網站斥巨資投入影視版權購買不同,激動網除了保持影視引進之外,將投入5000萬元用于視頻新聞資源的拓展。“我們還將大力介入政策允許的各類新聞服務。娛樂方面,我們將在香港、臺灣乃至歐美設立合作站,提供最一流的娛樂報道;財經新聞,我們將完善產品建設,切入垂直類財經網站的市場;體育方面,我們會拓展節目引進和外部合作;汽車、游戲、IT等垂直頻道,我們也將持續投入,鞏固目前的前沿地位”。據悉,激動網的“大新聞戰略”將于下周做詳細發布。
“我們在新聞方面的對標對象,早就不是視頻網站,而是包括四大門戶的所有網站。”陳志華表示,“視頻新聞與圖文新聞有著太多差異,我們積累了很多經驗,這不是短期內能夠超越的。”
國內視頻網站發展經歷幾個主要階段,2006年,優酷、土豆等仿照YOUTUBE,大做分享,但此后陷入盜版紛爭和商業模式泥潭。去年開始,HULU模式受到業界追捧,酷6開設“酷6劇場”,奇藝更是旗幟鮮明地表示要做“中國的HULU”。關于視頻網站媒體化的轉型,雖然不時有聲音傳出,但未見實質性的動作。激動網是唯一從一開始就走媒體路線的視頻網站。
“這也是出于對視頻網站商業模式的考慮。媒體屬性越強,越能獲得廣告客戶的認同。而且,長視頻所帶來的帶寬成本過大,短視頻則性價比更高。”同等流量下,媒體類網站成本更低,廣告定價更高,也更易獲得廣告客戶的品牌認同。視頻網站的普遍不盈利的狀況,會否從媒體型網站中獲得突圍,成為業界關注的重點。正是基于此,今年初,酷6逐漸向媒體化轉型,土豆也將把編輯中心遷往北京大力建設。對此,陳志華表示,這說明越來越多視頻網站認識到媒體屬性的重要,但媒體建設從來都不是短期過程,激動網目前奠定的先行優勢,將給其帶來持續回報。而對于整個國內視頻行業,新聞牌照的頒發,也將改變廣告客戶對視頻網站價值的重新評估,從而重新分配投放預算。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YouTube為保護用戶隱私引入新的隱私機制Unlisted
“Unlist”就是用于解決以上這一問題的。當這一選項被應用到視頻之后,該視頻不會顯示在用戶公開主頁的列表中或者搜索結果中,然而任何人都可以訪問這個視頻,前提是知道視頻的URL地址。在之前的例子中,教師只需在班>>>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5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