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問政”日益升溫,領導干部主動上網與網民交流將成為一種常態。正確引導網絡輿情,科學化解輿論危機已經成為各級黨政干部面臨的現實課題和緊迫任務。
但是,在一些地區,相當一部分基層干部存在著不懂網、不會上網、不會看論壇甚至不會打字的情況。辦公室的電腦成了擺設,更有甚者,有的基層干部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來看待網絡,對網上的涉市或涉縣輿情毫不關心。如此無視和輕視網絡,等于放棄了了解社情民意的捷徑、正面引導輿論的平臺。這樣的干部主政的地方,一遇突發事件,往往不知道如何運用網絡及時發布真實信息,導致謠言占領網絡陣地,進而誤導民眾,甚至造成較大程度的社會危害。
與不懂網者相比,部分干部對待“網絡問政”時缺乏主動引導能力,缺少坦誠溝通的態度。另有“不適應者”面對“網絡問政”時存在著只唯上不唯實的情形。有輿情被上級領導批示下來就很重視,上網了解情況,下去調查實情,還做出長篇回饋。一旦沒批示了就不關心了。有的面對輿情一味打壓封鎖,事情發生后只想到找有關部門刪帖,缺乏冷靜的分析和應對。
網絡有自己的特點和規律,不管張三李四,在網絡上都是網民,都是平等的對話主體。而某些領導干部發號施令慣了,到了網上仍放不下官架子,與網民對話時不是采取居高臨下的態度,就是大話、空話、套話連篇。這樣上網,效果只會適得其反。網絡上,難免有一些負面的聲音甚至是尖銳的批評,領導干部應端正自己的心態。確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應虛心聽取意見和建議進而改進。對于群眾有誤解的地方需要耐心講解,以求理解和支持,真正做到主動不被動,坦言不諱言,交流不交惡。至于作秀多作為少、請槍手發帖等網民最為反感的行為就更不應有了。領導干部應當認識到,黨和政府的工作受到群眾關心和關注是一件好事,應該善于聽取意見,善于處置問題,唯此才能形成良性互動。
當然,面對輿情也不能只是一味的回應,需要用理性和智慧來對待。一方面,不能把網絡所反映的民意當做民意的全部,要去偽存真,仔細篩選和甄別,防止政府決策被虛假信息所誤導;另一方面,要建立統一的信息發布平臺,防止政出多門的現象在網絡上發生,避免黨政機關所屬部門發布信息相互交叉甚至矛盾的問題出現。
上網看看,在線聊聊,既了解了社情、掌握了資訊,又發揚了民主、集中了智慧、化解了矛盾,網絡平臺應當好好利用。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旅游搜索引擎公司酷訊昨晚向媒體透露,開心網開放平臺近期就要上線了,酷訊網已經與開心網達成戰略合作,成為開心網首次開放平臺后唯一旅游類合作伙伴,酷訊將為開心網提供“特價機票”應用。 5月12日凌晨消息,曾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正確引導網絡輿情成為基層領導干部緊迫任務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5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