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期以來,不少地方黨政官員向記者反映,現在很多官員對網絡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有多少官員患有“網絡恐懼”癥?最恐懼什么?近日,人民日報社旗下的人民論壇雜志展開專項調查,總計有6243人參與。
調查
七成受調查者認為官員恐懼網絡
誰最怕?“縣處級”干部最擔心
70%的受調查者認同官員患有“網絡恐懼”癥。對于“哪一級別的干部最怕網絡監督?”300位黨政干部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選擇“縣處級”這一選項的占47%,列第一位。而記者采訪發現,宣傳部長和縣委書記這兩個群體的官員最怕網絡監督。
江蘇省某縣縣委宣傳部部長坦言,宣傳部長和縣委書記這兩個群體之所以最怕網絡,是因為宣傳部長的職責就是要抓好宣傳工作,宣傳工作搞得好不好直接關系著當地的形象和本人工作業績。而縣委書記作為地方一把手,當地形象好不好、發展得如何,直接關系著一個地區的和諧發展與穩定。
怕什么?工作疏漏曝光影響前途
你認為“網絡恐懼”表現在哪些方面?調查結果顯示:“擔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現象被曝光,影響前途”(占60%);“擔心私人信息被曝光,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占28%)。
從調查結果看,“擔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現象被曝光,影響前途”高居榜首,說明網絡監督更多地集中于官員公權力的行使。對于官員來講,職位越高,掌握的權力就越大,影響力范圍就越大,公眾對其楷模形象要求就越高,部分隱私被公開也是現代社會的正常現象。
觀點
八成受調查者:官員怕網絡是社會進步
“您認為官員的‘網絡恐懼’是好事還是壞事?”88%的受調查者認為是“好事,說明社會進步了”;6%的受調查者認為是“壞事,不利于干群和諧,社會穩定”;有6%的受調查者選擇“不好說”。
癥狀
官員“網絡恐懼”幾種類型
囂張型:“天價煙局長”周久耕
典型案例:“天價煙局長”周久耕的“落馬”很大程度應當歸功于網絡的威力。先是周的關于房價的不當言論被人在網絡上猛批,接著是周在公眾場合所吸的價格上千元一包的所謂高檔香煙和所戴的一塊名表被細心的網民發現并搬到網上,之后是有關部門啟動對周的違法行為的調查和處理。
點評:周久耕這類官員,由于有著各種違法行為,既害怕黨政部門的監督,也很害怕新聞監督,但最怕的是廣大群眾通過互聯網的檢舉。
好色型:“煙草局長”韓峰
典型案例:2010年2月28日,廣西來賓市原煙草局局長韓峰的日記在網上廣為流傳。“局長日記”記載了韓峰與多名女下屬、同事淫亂,收受賄賂等內容,被稱為新的“官場現形記”。3月13日,廣西自治區檢察院批準對韓峰進行逮捕。
點評:進入互聯網時代,一切丑惡都可能暴露于網絡的“光天化日”之下。
“被動”型:“最年輕市長”周森鋒
典型案例:2009年6月,29歲的清華大學畢業生周森鋒,無疑是網絡熱點人物。6月21日,他以全票當選湖北宜城市市長,成為湖北省目前年齡最小的市長。“最年輕市長”的消息一出,頓時引發網絡熱議。
點評:“最年輕市長”遭遇網絡風暴,充分展現當前網絡的非規范特征,對于那些具有“非常規”特征的官員來說,只要自己坐得正、行得端,那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近日有網友曝料稱,在百度上搜一些特定色情網站相關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縣處級領導干部最害怕網絡監督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6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