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網絡游戲找明星代言已經成為了網游行業一種流行趨勢。不管游戲種類模式、資質深淺,“明星代言”似乎成為網游的標配。影視界“一姐”范冰冰,跨界成為“史女郎”;不雅照女主角車模獸獸,變身《西游記》女兒國國王;娛樂教主謝娜,一改活潑搞怪形象,化為《惡魔法則》的溫婉女主角……
明星代言是錦上添花 不是雪中送炭
而越來越多讓人眼花繚亂的明星代言背后,卻遭到不少玩家同行的質疑。明星代言真能讓網游化腐朽為神奇?
樂購網記者在某網站做的一項“網絡游戲代言人對你玩游戲有多大影響”的辯論中看到,一位網游玩家戲稱:“我們玩的是游戲,又不是玩代言人”。更有玩家直言:“花大價錢請代言人,不如把錢讓利給我們”。
“其實明星代言對網絡游戲來說是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樂視網游戲事業部總經理孫峰這樣告訴樂購網,“網絡游戲能不能持久良好的發展,最重要的還是要看游戲產品本身”。孫峰認為,好的游戲代言人確實對產品的發展有極大的好處,但前提是這款游戲本身是好玩的、是對玩家有一定吸引力的。
網游代言人效應時效短
網絡游戲任何形式的推廣,其實最終目的都是盡可能的引導潛在用戶進入游戲。這樣的宣傳是否真的能夠打動用戶,從而引發玩家進入游戲的欲望呢?某游戲網站做的“你會因為代言人關注一款網游嗎?”的投票調查中,五成玩家表示將票投給了“看看熱鬧就算了,不會試玩游戲”、和“連看都不看,根本不關注”。
快樂天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CEO成戊丁在接受樂購網專訪時曾表示:“很多火爆的網游代言,其實給產品帶來的人氣,都是一時的,短期對提升品牌知名度或許很有效,但如果游戲本身不好玩,玩家很快就會從對代言人的興趣中解脫出來,玩家的流失率是很高的。”
低俗炒作商家突破道德底線
除了火熱的明星代言,形形色色的“網絡紅人”代言也被不少網游公司所看好:名不見經傳的游戲《蜀門》,在邀請了越南“大胸妹”作為品牌代言人后大紅大紫。之后就有了越來越多的網游公司打起了尺度的“擦邊球”:第一“裸模”張筱雨代言《大話軒轅》、不雅照獸獸傍身《西游記》……
一時間網游品牌推廣仿佛成為了“低俗炒作”的代名詞。在2009年新聞出版總署對已出版運營的200多款包括網游進行的集中審查中發現,26款國產網游在審批或備案后添加了宣揚暴力、血腥、色情等不健康內容,其中16款涉及低俗甚至色情挑逗性的廣告語言進行游戲宣傳推廣。
一位要求匿名的網游公司高管對樂購網表示,“從市場效益來看,這種品牌營銷方式或許是很有效的。但從社會效益來看,這樣的炒作是低級很庸俗的。用負面形象的代言人來代言游戲,是商家盲目逐利的結果。追求經濟效益的背后,這些廠商實際上已經突破了道德的底線。”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財富》雜志網絡版今天刊文稱,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是一名“早熟的夢想家”,但作為一名大學生年齡的CEO,扎克伯格有著同齡人的叛逆性格。大衛·柯克帕特里克(DavidKirkpatrick)在新書《F>>>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6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