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內一家媒體報道,4月的北京,柳樹開始吐出鵝黃的嫩芽,北京官場中關于原北京市地稅局局長王紀平的消息如同柳芽一般讓人目不暇接。
早在農歷新年之初,陳飛(應受訪者要求,化名)就聽到消息稱王紀平在北京“兩會”后旋即被“雙規”的消息,但并沒有得到昔日同事的證實。直到最近,消息得到確認。
陳飛是北京市海淀區政府機關的一名退休科級干部,在工作時曾受到王紀平“不分青紅皂白”的責難,退休后的他除了關注北京狂飆的房價外,更為關心的是昔日“老領導”的動向。“他人還是不錯的,但工作上的大膽有時候不靠譜,作為缺乏監督的一把手,如果不出問題就是例外。”陳飛這樣評價自己的老領導。
事發信息系統升級工程
今年3月初,即有媒體透露王紀平被查處,涉案金額達上千萬元人民幣。此前的王紀平可能自己都沒意識到大禍臨頭。
1月份的北京“兩會”上,身為市政協委員的王紀平高調露面,表示“一定盡可能為納稅人做幾件天大的"小事"。”2月份,王紀平還以市政協委員的身份,頻頻接受媒體就商鋪和寫字樓的所得稅問題以及住房等問題的采訪。
4月24日,《華夏時報》披露了王紀平被“雙規”的消息,一同被“雙規”的還有負責北京市地稅局信息系統維護的信息系統安全保障中心原主任刁維列。
傳言被確認后,北京稅務系統內議論紛紛,網絡上關于王紀平的帖子也在短時間內擠滿各大網站。
生于1948年的王紀平系河北石家莊人,行伍出身,1974年從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復員。先后做過海淀區副食店售貨員、人保干事、黨支部副書記、公司團委書記。1983年,王紀平出任北京市海淀區委財貿部副部長,其后仕途一帆風順,先后任海淀區常務副區長、區長,北京市工商局局長。2001年9月,王紀平的官場生涯到達頂峰—調任北京市地稅局黨組書記、局長。2008年11月退休,出任北京市政協經濟界委員。
王紀平在擔任北京市地稅局長期間,素以“膽大,責任,能干”著稱,率先在全國建成了“12366”納稅服務系統,實行了發票改革,建立了個人所得稅明細申報系統,實現了財稅庫橫向聯網,率先在全國建成了電子政務的同城異地容災備份中心和高端查詢展示平臺。
幾年下來,北京地稅局納稅服務體系建設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專家小組評價為:已經達到國際水平。北京地稅局“率先建成與國際接軌的現代化公共管理部門”的愿景已見雛形。
據與王紀平相熟的秦全耀介紹,王紀平工作有軍人的作風,沒有官架子,待人很有禮貌,“這可能緣于他賣過肉,總愛把談話對象當顧客有關。”
而作為“學者”的王紀平,在地稅局長位置上還撰寫出版了諸如《中國稅收簡史》、《網上納稅實務》、《北京稅收史》、《治稅方略》等專著。但據思威瑞特聯合(北京)財稅咨詢有限公司業務總監王駿稱,業內對王紀平評價并不高,“作為中國人民大學等高等學府的客座教授,王紀平的治學能力和學術水平顯然名不副實。”
如此有著豐富的個人“經歷和業績”的正廳級干部退休后突然被“雙規”,略知內情的人普遍認為與地稅系統的“信息整合系統升級”有關。
2001年,王紀平就任北京市地稅局長后著手建立“12366”納稅服務系統,開始發票改革,在一系列的招投標中,王紀平大權在握,“腐敗機會不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稱,王紀平之子曾留學加拿大,回國后在外企工作,還辦有咨詢企業,王紀平本人主管工商、稅務,有著深厚的人脈資源,自然會為其家人大開“綠燈”。
地稅風波后遭質疑
據知情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王紀平的倒臺事發于他的一位部下。這個部下包養的一個情婦舉報了這個人,紀檢部門在查處這個部下的時候,牽出了王紀平。
不過王紀平在北京市地稅局任職期間就爭議不斷。一位北京市地稅局人士總結:“前幾年大刀闊斧搞改革,可能是褒多貶少;后幾年利欲熏心心漸黑,非議不斷麻煩纏身。”
在王紀平退休前的2008年9月,人民網“強國論壇”上,還有人投訴稱:“北京市地稅局局長王紀平是個大貪官,怎么沒人查他?”
人們對王紀平的深度關注始于北京市“地稅風波”。
2009年4月,北京市地稅局“老臣”、常務副局長蘇文權被調查,加上此前海淀區地稅局原副局長熊曉京、豐臺區地稅局原局長許飛等被查事件,一度讓北京地稅局成為稅務系統關注的焦點,將北京市地稅局推到全國輿論的風口浪尖。
伴隨“地稅風波”潮起的是北京市坊間對王紀平的質疑。作為蘇文權、許飛、熊曉京的上司,王自然也成為有關部門關注的重點,有關其涉案的傳言早在業內傳播。有網友發帖歷數北京地稅局改革工程,指責王紀平“作秀,專權濫用”。
“同一個地方,同一個系統內連續發生嚴重受賄案件,身為這個系統的頂端人物,王紀平怎能擺脫干系?”北京市政法系統相關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近日,“王紀平雙規”的消息再度震驚業內,有媒體甚至戲稱“北京地稅局”實為“北京地碎局”。
“一些矚目首都甚至全國的事件讓北京地稅局深層的問題開始暴露在公眾視野之中。”一位北京市稅務干部對記者如是說。記者問及具體是哪些“深層問題”,這位稅務干部選擇了沉默。
將對其進行離任審計
王紀平雖已被“雙規”,民聲依然沸騰。
網名為“免費殺毒”的北京市地稅局網友寫了一篇長論,批評王紀平稅務改革的弊端。
“免費殺毒”認為,王紀平在主政北京市地稅局期間缺乏有效監督機制,個人權力過大,一個系統的人、財、物大權一手掌控,所謂的“民主決策”,其實更多的是“權力管理”,以至于重大決策基本是一言堂。
“我覺得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王紀平在大力推行"信息整合系統升級"過程中沒有按照法定程序,在招標過程中出租權力,為自己謀取一己私利;他沒有把工作成果看做集體智慧的結晶。”“免費殺毒”認為。
“免費殺毒”舉例表示,“稅收確實提高了不少,個人所得稅明細申報系統也確實建立了,稅收管理員和納稅評估信息也確實開發了,那又怎樣?恰恰是這些所謂的"信息整合系統"工程使得他在利益面前失去了應有的公心和責任,這和他"責任能將知識最快地轉化為工作能力"的言論具有強烈的反差。”
質疑向更深的領域延伸。
“王紀平在任期間的地稅局確實做了不少"信息資源整合系統",也確實建立了這樣和那樣的中心和平臺,這些都是大家能看得到的政績。大家看不到的是:這些東西究竟花了多少錢?估計很多人不清楚。”一位北京市某稅務所主任建議,對北京市地稅局進行全面審計,“把真相還原出來,公之于眾,只有這樣,才能讓官員對公權力充滿敬畏之心,才能讓民眾對政府機構充滿信心并產生信任,也只有這樣,北京市地稅局才能放下包袱,輕裝上陣。”
“大家不知道王紀平時期的北京市地稅局有沒有問題。”國家稅務總局相關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他認為,如果要審計不應僅限于經濟責任。
“用人問題上有沒有問題?”北京市地稅局朝陽區分局的一位干部反問記者,他透露,王紀平對人事任命的權力一直抓得很緊。
對于上述情況,北京市地稅局人事處相關人士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證實,“(王紀平)對人事權確實抓得很緊。”
北京市委組織部相關處室負責人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北京市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暫行辦法》的規定,王紀平退休后,有關部門將按照規定,對他進行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和機構編制責任審核。”
“離任絕不等于責任就一離了之。”上述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一位中央黨校的工作人員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目前,北京市地稅系統所有的人事工作全部凍結,這意味著地稅系統的大調整時期來臨。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央視高層5日稱中國網絡電視臺cntv.cn將與央視網cctv.com合并運營,這一消息再次引起了業界對相關國際域名cntv.com的關注。 5月6日消息,央視高層5日稱中國網絡電視臺cntv.cn將與央視網cctv.com合并運營,這一消息再次>>>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6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