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秀芪)網絡生活已成為當今人們現實生活的一部分。在擁有人數近3.4億、網民居世界第一的中國,因為有了網絡,人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精彩,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大的改變,不知不覺中,以互聯網為主要標志的網絡時代已經給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深刻變化,網絡新聞成為傳統媒體的一支新生力量,為人們關注,而網絡實名也成為了網民爭論的焦點。
“在重點新聞網站和主要商業網站推行論壇版主實名制、取消新聞跟帖‘匿名發言’功能取得實效,網站電子公告服務用戶身份認證工作正在探索之中。”近日,國務院新聞辦主任王晨表示,要積極探索“網絡實名制”。 這是官方首次明確表態,網絡實名制確實已被列上日程表。
一直以來,推進“實名制”的主要動力來自對公共安全的需求,而抵制“實名制”的主要精神力量則來自對言論和表達自由的追求。
網絡實名遭質疑
“網絡實名制”就能解決網絡安全隱患嗎?信息安全與言論自由到底應該如何平衡?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周漢華認為,“網絡實名制”有其合理性。但與互聯網有關的信息安全問題很復雜,并非“實名制”就能解決。周漢華指出,經過20多年后,互聯網已經成為個人生活、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實名”的現實世界,與網絡虛擬世界一樣存在問題。如果“以為網絡實名制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就是過于理想化,也是把問題簡單化了。” 網絡是一個很開放的區間。把維系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實名制”上,也是非常極端的看法。事實上,各國都在探討更有效的管理手段,比如社區自治、技術手段的監測、政府管制等。
實施網絡實名制不可“一刀切”、一蹴而就。網絡實名制非常容易引發質疑和爭議,也是各種調查得出多數網民反對網絡實名制的主要原因。網絡應用的最主要特點就是多樣性,包括產品和服務的多樣性、快速更新換代、用戶需求個性化、分散化等特點,其所牽扯的權利與權利、權利與義務的沖突和不平衡也必然是紛繁復雜的,所以網絡實名制的推廣切不可“一刀切”、一蹴而就。
讓“網絡實名制”有法可依才是王道
在沒有成熟的管制經驗前,不能輕易否定“網絡實名制”,但也不能夸大該措施的有效性。互聯網的問題很復雜,不是頒布行政命令或者推行一項政策就能見效,必須采取多種辦法,綜合治理。進一步說,網絡輿情也只是察民情、聽民聲的一種手段而已,不能什么問題捅到網上去了才重視。各級政府部門還應該重視網下民意,真正走到民眾中間去。
在民情、民意通達的基礎上,真正盡心竭力為民眾辦事、解決各種矛盾問題,又怎么會有洶涌的輿論潮呢?周漢華認為,網絡是一個很開放的區間。把維系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實名制”上,也是非常極端的看法。事實上,各國都在探討更有效的管理手段,比如社區自治、技術手段的監測、政府管制等。“互聯網治理”是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新問題。“之所以稱為治理,就是不同于傳統的管理。
“互聯網治理”是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新問題。“之所以稱為治理,就是不同于傳統的管理。” 互聯網畢竟是一個開放的平臺,網絡實名制也好,匿名也罷,其實都是一柄雙刃劍,有可能傷人,也有可能傷到自己。關鍵還是看可操作性。從這個角度講,讓人們有一部公開、公正的《互聯網管理法》可依,才是硬道理。
在標榜變化和多樣性、個性化與自由的互聯網世界,沒有百分之百沒有爭議的事情,實施網絡實名制更是如此,爭議永遠存在而且一定相當激烈。是否及如何實施網絡實名制是考驗各國執政者應對信息網絡社會挑戰的一個緊迫而艱巨的命題,不僅需要智慧、耐心和魄力,更需要充分的研究和論證,拿出最能夠兼顧互聯網治理和發展的解決方案來。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谷歌周三對其標識(Logo)和搜索結果頁面進行了重新設計。 北京時間5月6日消息,美國知名財經雜志《商業周刊》周三刊文稱,谷歌周三對其標識(Logo)和搜索結果頁面進行了重新設計,谷歌之所以要這樣做,就是因為搜索是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絡實名制過于理想化 安全與自由難平衡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6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