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早間消息,互聯網電視在業界一直頗受關注,而央視近日曝光彩電廠商自建內容平臺涉黃、相關部門將頒布內容管理規范,更是將這股熱浪從電視終端燒到了內容建設方面。但不少家電企業老總表示,其內容規范的過程其實背后在進行利益的博弈。
百元入網費相當于3%毛利
“涉黃事件是互聯網電視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其最終的指向是內容的規范化。”清華同方數字電視副總經理王向東昨日在接受新浪科技連線時表示,“但這個事情并非如此簡單。彩電廠家互聯網電視的內容進行規范化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利益博弈的過程。”
清華同方是最早響應監管、與取得互聯網電視相關內容牌照的中國網絡電視臺(CNTV)建立合作的彩電企業。“我們也是按照CNTV的游戲規則在玩,CNTV想針對每臺電視機收費,我們目前就是采用這種合作模式。”王向東毫不諱言CNTV的強勢地位,“每臺電視的入網費超過100元。說實話,這個標準不大符合彩電企業的毛利水平。彩電行業的平均毛利率不高,大約2%~3%,而100元就相當于3個點的毛利。”
與CNTV談合作的還包括TCL,不久前,雙方宣布建立聯合研究院,但TCL在互聯網電視內容方面的合作卻沒有選擇CNTV,而是杭州華數。“我們廠家談合作的選擇空間很小,只能去找家性價比較高的內容商進行合作。”TCL一位高管昨日對新浪科技表示,與華數的合作模式也是按照每臺電視收取入網費,價格相對較低,但具體數額并未透露。
“正規渠道”成本是自建平臺的50倍
在相關部門未發“禁令”通知和內容牌照之前,彩電企業均建立了自己的內容平臺,創維有酷開,長虹有樂教,TCL有MiTV。而這些平臺此前無一例外均被央視一一曝光內容涉黃和涉及盜版。彩電廠商在大喊冤枉的同時,也頗覺無奈。
“我們的內容都是經過過濾的,而且下載和點播都是有版權的。”上述TCL高管表示。
“我們自建的內容平臺都是健康內容,而且成本非常低,處于一個合理的范圍內。”創維集團品牌總監沈健對新浪科技表示,“創維酷開是一個單獨的公司在運營,注冊資金為500萬元,后期版權費也并不是很多。去年創維電視銷量約有700萬臺,以70%~80%的比例具備互聯網功能計算,每臺電視的入網費也僅1元多。”
與CNTV的入網費相比,自建內容平臺的成本僅為1/50。業內專家表示,由于模式不同,價格不能簡單相比,實際差距也或許并沒有那么大,但自建內容平臺的成本遠低于同僅有的幾家“合法”內容商進行合作,這是確定無疑的。
三網融合不應形成新的壟斷
“目前,我們自建的內容平臺沒發做了,已經停止了。”沈健頗為遺憾,雖然其中內容據稱都有版權,并具備成本優勢,卻不符合相關部門的管理規范。
早在去年8月份,廣電總局就發布通知規定,通過互聯網連接電視機或機頂盒等電子產品,向電視機終端用戶提供視聽節目服務,應當取得以電視機為接收終端的視聽節目集成運營服務的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這被業界廣泛解讀為互聯網電視的一紙“禁令”。
今年隨著三網融合步伐的加快,彩電廠商均以為看到了互聯網電視的曙光。3月份,廣電總局也發放了相關牌照,但只有廣電系統的CNTV、上海文廣、杭州華數三家獲得了內容運營牌照。據稱,廣電總局還將頒布兩份管理規范,規定彩電廠商只有同上述三家內容運營商建立合作,才能上市銷售互聯網電視。
一方是強勢監管部門,一方合作價格居高不下,彩電廠商均感十分被動。最終,內容方面的成本無疑將轉嫁到最終消費者身上。
“規范的目的應該是促進行業的發展,而不應是阻礙發展。”沈健認為,“我們也在嘗試與擁有牌照的內容商談合作,但不希望形成新的壟斷。相關許可證的發放應更開放些。畢竟,互聯網電視這個市場首先是由彩電廠商推動起來的,只有先把產業模式、產業格局搞起來,才能真正進行三網融合。”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據國外媒體報道,盡管Twitter正在努力發展社交網站業務,但韓國研究人員上周五發布的研究結果顯示,用戶使用Twitter的方式更加接近于傳統新聞媒體。 北京時間5月3日下午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盡管Twitter正在努力發>>>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揭秘:互聯網電視涉黃事件背后的利益博弈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6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