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沒有人投資通過反向收購在美上市的中國內地民企了。”
一位長期投資于此類公司的外資對沖基金經理意興闌珊地說,中國民企通過反向收購(reverse merger),即借殼到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之路是否關閉也不再重要,因為市場已經完全沒有需求了。
有鑒于此,一些中國內地民企正打算轉道香港,另尋上市途徑。
有人歡喜有人憂
實際上,此次中國民企誠信大危機去年已有預演。渾水(Muddy Waters Research)去年6月和11月便針對大連綠諾(RINO)和東方紙業(ONP)發表唱空研究報告。之后,綠諾已經認栽,從納斯達克退市到粉板(Pink Sheet),而東方紙業還在與渾水糾纏。
上述對沖基金經理曾以首輪私募投資者身份投資于大連綠諾。他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該基金在渾水發表唱空綠諾報告前,已基本沽貨獲利離場。但他拒絕透露回報率。
而投資嘉漢林業(Sino-Forest)和中國森林(China Forestry)的保爾森與美國私募基金凱雷,就沒有如此幸運。保爾森前日血本無歸大斬倉,沽盡所有嘉漢林業股票,預計賬面損失超5億美元。而作為中國森林最大的外國投資者,凱雷持有其11.18%的股份。但中國森林行政總裁李寒春自今年1月因涉嫌挪用460萬美元公款被捕,股票停盤至今,凱雷也被牢牢套住。
目前,似乎任何與Sino和China相關的公司已成了“過街老鼠”。曾任職分析師的輝立資產管理基金經理陳煜強向本報記者表示,外國投資者對中國企業往往并不了解,盡職審查難以進行。他認為,這一輪中國民企誠信危機將持續一段時間,正如1990年代一度在香港掀起的民企誠信危機。
彭博編制的通過反向收購到美國上市的中國股票指數,已從去年11月份的高位暴跌近40%。
轉戰香港 私募大舉介入
不過,也有人認為,現在反而正是入市的時機。總部位于美國紐約的Straus 資產管理公司中國區基金經理方芳向本報表示,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民企相當多,“部分公司出了問題,但不能一鍋端”。她指出,目前在美國上市的中小型中國企業,無論好壞,市盈率都不足10倍,有的甚至在5倍以下。“如果是好的公司,現在反而有機會。”方芳說。
她承認,市場出現恐慌,對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民企失去信心,而信心的重建需要時日。她表示,很多企業現在情愿通過大股東私有化退市,希望在其他資本市場得到更好的支持和認同。
市場消息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現在已有約10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民企計劃退市。該人士稱,包括貝恩(Bain)、德州太平洋集團(TPG)以及胡祖六創立的私募基金春華資本等,都已通過買斷伙伴關系進入在美上市的企業。“這些大型私募基金介入后,肯定要再到香港和A股上市,這也是中國內地公司的無奈自救。”他說。
有香港基金經理向記者直言,對在美上市民企退市轉戰香港存有戒心。事實上,境外對中國內地民企的信任恐慌已蔓延至香港,過去幾周以來,部分在港上市的中國民營企業遭投資者大筆拋售“洗倉”,其中部分農林業相關股份更是下跌30%~80%。
面對可能轉戰香港的在美上市民企,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6月21日表示,對香港的監管質量和環境有信心。他說,香港采取準入制上市,并不是簡單的披露制,企業上市門檻相對較高,“有的企業不一定能上市,可將問題企業排除在外”。
李小加還分析指出,香港的市場參與者了解中國內地企業,包括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都有豐富的盡職調查經驗,因此企業若有問題容易被發現,“可乘之機相對少一些”。他還說,香港與內地的監管機構已形成有效的配合機制,可更加有效地進行善后處理。
推薦閱讀
道瓊斯公司律師馬克#8226;詹克森表示,Briefing.com一直在“無恥地”利用道瓊斯在新聞產品上的良好聲譽以及做出的投資。據指控,這家網站至少非法轉帖了100多篇文章,另外在道瓊斯發布消息僅僅三分鐘之后,就轉載了7>>>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6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