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視頻正成為炙手可熱的產業。昨日,央視旗下的中國網絡電視臺宣布與國內最大播放軟件公司暴風影音成立新的播放平臺,也被視作國資背景的視頻網站進一步深耕民用市場的動作之一。
不過,暴風公司CEO馮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直指視頻產業亂象叢生:互相抄襲和互相盜版等惡性競爭現象嚴重,監管部門眾多卻缺乏游戲規則,國資和民營正展開搏殺。
太熱:多數巨頭都進入
網絡視頻正成為炙手可熱的產業。幾乎所有互聯網巨頭都進入了這一領域,馮鑫說,一個小小的播放器軟件,市場至少有數十個。連搜索巨頭百度旗下視頻網站奇藝也即將上線。
各路資本爭相進入的原因在于該市場呈爆發增長態勢,去年很多視頻網站收入幾乎呈5倍增長,目前月收入過千萬元級別的公司,已經有暴風影音、優酷、迅雷等六七家公司。視頻廣告價格也在水漲船高,今年,許多視頻網站的廣告已提價50%以上,接近地方電視臺的廣告報價。
從目前看,視頻產業年收入規模已達到10億~20億元,雖然與過百億元規模的網絡廣告、網絡游戲等產業相比還不算大,但這20億元蛋糕足夠養活四五家大型視頻網站。
太亂:互相抄襲缺監管
與“熱”俱來的是,視頻產業呈現一片亂象。馮鑫說,視頻行業存有太多競爭關系,同行之間的斗爭日趨白熱化,他說:“就在昨天,國內知名的PPS與PPLIVE兩家視頻公司開始了掐架。”
他說,一方面表現在市場環境混亂。影音作品侵權問題嚴重,互相盜版,導致各種版權官司此起彼伏;視頻網站互相抄襲軟件代碼,缺乏原創。另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監管,雖然管理部門眾多,卻沒有規則。
這種亂象也制約視頻產業發展,雖然增長迅速,但總體蛋糕仍有限,而且“只見投入不見產出”,據記者了解,這些月收入過千萬的四五家公司中,實現盈虧平衡的也寥寥無幾。
而且,這些公司離上市目標仍有不小距離。雖然用戶規模不成問題,但收入規模偏低制約這些公司成長,與月入幾億元的公司相比,還有不少差距,即便是收入最低的中國概念股月收入也至少在兩三千萬以上。這些視頻公司實現上市夢想至少還需兩到三年成長時間。
出路:國資民營合作
目前,央視、新華社等國有資本正大舉進入視頻產業,也在擠占民營視頻公司的生存空間。不過,馮鑫認為,網絡視頻行業目前更需要的是一種開放合作的狀態,他認為,只有“國資”“民營”真正做到實質性的合作,這個行業的發展才會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
他舉例說,國家網絡電視臺等“國資”具備大量的視頻內容,進入市場時間不久,但缺乏廣泛的用戶基礎,急需一個釋放其內容資源優勢的窗口。而暴風影音等“民資”在國內有數千萬用戶,但主要的角色仍是客戶端播放軟件,內容資源是其軟肋,雙方可優勢互補,共同從廣告收入中分成。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Facebook作為社交類網站廣告營收被看好,證明了用戶在互聯網未來發展中的重要性,雖然美國廣告市場不斷增長,各個服務商都在增長,Facebook最快,雅虎最慢,廣告市場的地位更容易被新商業模式帶來的媒介創新所革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眾巨頭進軍視頻產業:太熱也太亂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6891.html